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7 23:40:13

止羽 发表于 2014-2-7 23:33
吃完猪的人还是要死的,所以还是需要主。

没有不死的人,永生是怕死鬼的呻吟。

止羽 发表于 2014-2-7 23:48:03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7 23:40
没有不死的人,永生是怕死鬼的呻吟。


死是主来向人启示他自己的必由之路,凡人怕死是非常正常的,这种怕正是主赐予的。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7 23:57:15

止羽 发表于 2014-2-7 23:48
死是主来向人启示他自己的必由之路,凡人怕死是非常正常的,这种怕正是主赐予的。 ...

怕死鬼你见过吗?

主是善源 发表于 2014-2-8 01:45:26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7 23:40
没有不死的人,永生是怕死鬼的呻吟。

你亏欠了天主的光荣,像一只猪活着。天主教徒不待见,回教忌口,佛教也忌口,却自称是学者。

请问论坛,还有比刘姥姥更传奇的吗?{:3_66:}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17:15:07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7 22:48
有个现象,就是在影片《1942》以前,网络上喜欢嘲笑河南人,之后好像很少看到这种起哄。看到河南的42年,谁 ...

以前我们这里有个河南籍的老红军,住的的是红军楼,享受高干待遇。可是老了,就糊涂了,到处捡东西吃,别人丢的半边馒头他会捡来吃。邻居看不过意了就以为是老红军受到家人虐待。儿媳气得不得了,丢死人了。最后还让电视台作了个专访节目,反映全家孝爱和谐,儿媳勤恳能干才平息了事态。
后来我的一个同学的老母亲也是在外面捡些破烂回家,引起家人不睦争执。我当时也很不理解。
最近几年也轮到我了,老丈人时常在外面捡些广告废纸回家,引来丈母娘的不满愤怒。人老了,当真就会唤起童年经历的恐惧和不安?不管怎样,我开始理解他们曾经的可怕经历。
求主让我们老了的时候不要像他们一样,把废品往家里搬。因为和文明国家比,我们和老年人的经历一样可怕。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8 19:01:17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17:15
以前我们这里有个河南籍的老红军,住的的是红军楼,享受高干待遇。可是老了,就糊涂了,到处捡东西吃,别 ...

二神甫是过门女婿?不错,和丈人住在一起少了很多家庭矛盾。

自由 发表于 2014-2-8 19:08:19

止羽 发表于 2014-2-7 23:07
五十步笑百步,甚至百步笑五十步的事常有。好在主是大有怜悯的,看我们如同一群流浪猫吧。 ...

一群猫?

“快要饿死的人,只希望来一只猪”?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20:16:18

本帖最后由 刘亚巴郎 于 2014-2-8 21:04 编辑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8 19:01
二神甫是过门女婿?不错,和丈人住在一起少了很多家庭矛盾。
还好,隔得不远,遇事有个照应。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21:03:33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7 22:21
http://tv.sogou.com/movie/wxt5hmbaxtildx5zwu.html?p=40230600

夹边沟这个片子拍的可真够晦涩,新闻纪实手法,看了半天进入不到角色。我认为只有对这个历史有特殊感情的人才会看这部片子,比如自己的亲人朋友曾经在这里有段故事的人。

发个问,刘幼名,你亲人是否有这样的故事?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8 21:04:02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20:16
还好,隔得不远,有事有个照应。

真是不错,是不是四世同堂了?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8 21:08:46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21:03
夹边沟这个片子拍的可真够晦涩,新闻纪实手法,看了半天进入不到角色。我认为只有对这个历史有特殊感情的 ...

我的伯父死于反右斗争。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21:15:40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8 21:04
真是不错,是不是四世同堂了?

现在都是两三人守个大房子。今天总算吃完春节了。我的客厅大,50多平米,四代人加近亲这里办个两桌还行。
现在我就向大家推荐大客厅的好处。家人都爱往这聚,以后说不定还能为教友做点什么。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21:17:38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8 21:08
我的伯父死于反右斗争。

求主怜悯。这段历史很不熟悉,是哪年?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8 21:31:34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8 21:17
求主怜悯。这段历史很不熟悉,是哪年?

看样子你也就40多岁吧?和修公爵差不多。

自由 发表于 2014-2-9 07:21:29

贺兰散人 发表于 2014-2-8 21:31
看样子你也就40多岁吧?和修公爵差不多。

你又有了收获

自由 发表于 2014-2-9 07:23:22

自由 发表于 2014-2-8 19:08
一群猫?

“快要饿死的人,只希望来一只猪”?

呵呵,有点意思啊。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10 21:45:16

本帖最后由 刘亚巴郎 于 2014-2-11 00:00 编辑

想到电影拍摄中的基督信仰场景时,中国导演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故意为之。比如蒋公明明是新教基督徒,但(陈道明饰的)会划十字圣号,还在耶稣的苦像面前哀祷(1942里)。但凡一提到中国的信仰,总是天主教标记,教堂、十字圣号、钟声、神父等,这类电影太多了,如《屠城血证》等等,就连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也用天主教堂。
其实不是导演们无知,只是新教实在难以用艺术语言表达,只有用天主教来顶替。
呵呵,天主教抢了镜头,只能怪清教徒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清”掉了。

止羽 发表于 2014-2-10 23:33:07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10 21:45
想到拍摄电影中基督信仰场景时,中国导演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故意为之。比如蒋公明明是新教基督徒,但(陈 ...

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11 00:51:38

本帖最后由 刘亚巴郎 于 2014-2-11 14:06 编辑

止羽 发表于 2014-2-10 23:33
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
容易通过电影表现,可以当成教会标记,也可看做一种文化现象。只是她不能代表救恩本身,但能反应人对救恩回应的方式。天主教方式符合国人的理性、审美和视觉习惯,较新教更容易让人明白。但新教弟兄也不必难过,这种现象只发生在中国,因为国人对信仰理解都很表层。美国好莱坞以圣经启示和属灵反思为蓝本的大片实在太多,如《终结者》《黑客帝国》《指环王》……。这些可大多是新教活泼释经的成果。虽然容易受到若斯底主义的诱惑,但代价换来了活泼自由的信德。

止羽 发表于 2014-2-11 10:09:22

刘亚巴郎 发表于 2014-2-11 00:51
容易通过电影表现,可以当成教会标记,也可看做一种文化现象。她不能代表救恩本身,但能反应人对救恩回应 ...

评说得中肯,李安拍的《少年派》也非常有信仰寓意。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唠嗑春晚《 天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