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餐
本帖最后由 刘先生 于 2014-6-16 19:40 编辑耶稣的身体已经破碎,就像飘零的山河
在神父手中,举起,落下,哀乐回旋
心,看见
一双双悲悯的眼,血水流淌
被遗弃的婴儿,凄凉哀嚎
被定罪的小贩,无望的,坐等枪响
流浪的,失地农民,成了徘徊中的幽灵
附着在落叶上,飘洒落日的余晖
挖煤工,活在三千尺地下
漆黑的生活做了无间道的祭品
活动的圣画,扛在一位信徒的肩上
从无水之地雁一样掠过
我的眼睛落在一块小小的面饼上
他,进入食用者牙齿的隙缝
在舌尖摩擦生锈的味蕾,释放铁的气味
牺牲,一旦被永久纪念
牺牲者就会超越生死,喝令仇恨从牺牲者面前走开
我有些吃惊
教堂已经成为失去高度的建筑
摩天大楼为什么还是要指责教堂建的太高
是谁,使蓝天变成了灰褐色的垃圾场
本帖最后由 刘先生 于 2014-6-16 21:02 编辑
第六节做了修改:
我有些吃惊
教堂已经成为失去高度的浮云
摩天大楼为什么还是要指责教堂攀升的太高
是谁,使蓝天堆满了继续腐败的垃圾
“我的眼睛落在一块小小的面饼上
他,进入食用者牙齿的隙缝”
写的不符合实际,望改正!:lol 歌功颂德 发表于 2014-6-20 15:07
“我的眼睛落在一块小小的面饼上
他,进入食用者牙齿的隙缝”
写的不符合实际,望改正! ...
除非领圣餐者都是无牙妹,否则小小的面饼必须进入食用者牙齿的隙缝。 刘先生 发表于 2014-6-20 15:11
除非领圣餐者都是无牙妹,否则小小的面饼必须进入食用者牙齿的隙缝。
我以为老刘你真的对天主教很了解呢,你可以去问问你认识的天主教的人,这个现象可能出现嘛? 歌功颂德 发表于 2014-6-20 15:14
我以为老刘你真的对天主教很了解呢,你可以去问问你认识的天主教的人,这个现象可能出现嘛? ...
除非领圣餐者都是无牙妹,否则小小的面饼就必须通过食用者牙齿的隙缝进入宇宙黑洞。
歌功颂德 发表于 2014-6-20 15:07
“我的眼睛落在一块小小的面饼上
他,进入食用者牙齿的隙缝”
写的不符合实际,望改正! ...
改正?他多骄傲啊,什么时候错过?再说改正追你家去,呵呵。 还是大实话 发表于 2014-6-20 15:28
改正?他多骄傲啊,什么时候错过?再说改正追你家去,呵呵。
三胖张开口,让大家看看长了牙没有! 歌功颂德 发表于 2014-6-20 15:14
我以为老刘你真的对天主教很了解呢,你可以去问问你认识的天主教的人,这个现象可能出现嘛? ...
他不懂,还不承认。和他说也没用,这人爱装,骄傲已经捆绑了他。 还是大实话 发表于 2014-6-20 15:51
他不懂,还不承认。和他说也没用,这人爱装,骄傲已经捆绑了他。
三胖张开口,让大家看看长了牙没有!是不是个无牙妹?
你也写篇文章,别装的像一个有正常智商的人。你篡改胡适博士的话以后,我们村大人孩子都已经无牙啦,笑得。 还是大实话 发表于 2014-6-20 21:13
你也写篇文章,别装的像一个有正常智商的人。你篡改胡适博士的话以后,我们村大人孩子都已经无牙啦,笑得。 ...
还是那么喜欢闻屁,现在又是什么味道?你们村的人既然都是无牙妹,自然会像小草说的那样:腚就是脸了。 胡适博士是怎么讲来着,假博士不许篡改啊,呵呵。 胡适是个典型的无神论者。1912年圣诞前夜,胡适在参观过天主教的一次宗教活动后,写道:“有人告诉我今夜天主教堂有弥撒礼,因往观之……坐定审视,堂上有塑像甚多,中列十字架,上刻耶稣裸体钉死之像……此等偶像,与吾国神像何异?虽有识之士,初不以偶像祷祀之,然蚩蚩之氓,则固有尊敬顶礼迷信为具体之神明者矣……坛上牧师合十行礼,俨如佛教僧徒,跪拜起立,沓沓可厌。其所用经文及颂祷之词,都不可解,久之,始辨为拉丁文也。吾敢言座中男女十人中无二之能解其词者。此与佛教中之经呪何异乎?始行礼时,已十一时,礼毕,则已一点半矣。子夜风雪中坐此庄严之土,闻肃穆之乐歌,感人特深,宗教之魔力正在此耳,正在此耳。”然“其言荒谬迷惑,大似我国村妪说地狱事。”
对于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主义作风,胡适也甚为不满,他愤怒地指出:“在做慈善事业方面,在处理个人事务,国内事务方面,耶教徒确实为耶教徒。然而,一介入国际事务,他们便摇身一变,不是耶教徒了……这些自称信耶教之国家只认暴力,不认别的……他们对弱国这权利和权益不理不睬……他们仍置法律与正义不顾,只管攫取国民和贸易收入,只管侵略别国的领土。”同样的例子还有,1915年3月,胡适在《耶教在中国的机会》一文中联想到中国的历史,再次对强权国家发出强烈的抨击,他认为,1897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杀,占领胶州湾;1898年法国借口一名传教士被杀占领广州湾以及1900年中国的义和团运动都与这种霸权行径直接相关。
胡适博士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国学家,他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这种特殊身份与学问使他比一般人更清楚地看出佛教的封建文化本质.所以胡适博士指称,“佛教是个垃圾桶。”因为在它里面,充满了反民主、反民权、反进步的迷信垃圾。
庚子之乱,乱自拳匪。“拳匪”是对义和团最准确的称呼,其首领(李来中、张德成、曹福田等)及骨干是不折不扣的土匪、流氓、骗子。他们以反对外国传教、铲除洋人、二毛子(汉奸)为名,聚众闹事,为非作歹。清廷被他们“刀枪不入”的骗术所惑,想利用义和拳打洋人;义和拳遂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拳匪焚烧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华人基督徒和家人,扒铁路,割电线,烧西药房,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一时间,红色恐怖(拳匪头扎红巾,腰系红带)笼罩北方几省和京都。不仅沾“洋”字的大祸临头,就是政府高官、皇亲国戚在拳匪面前都不免战战兢兢。拳匪说谁是汉奸,谁就是。“鉴别”的方法是所谓焚表,即在烛火上燃烧一张黄裱纸,纸尽灰扬,表示得到“神”的默认,此人不是汉奸,才能免祸。要想加害于人,焚表时略作手脚,此人即在劫难逃。
拳匪甚至猖獗到了闯到紫禁城里去杀“二毛子”,即思想开明的光绪皇帝。制造恐怖、疯狂排外的不仅是拳匪,还包括官军。杀外国人和二毛子杀红了眼,清军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北京街头杀害德国公使克林德和日本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对后者破腹剖心)。各国一再请求清政府保护外交官和传教士,清政府的回应是变本加厉。既而,清政府竟然昏聩到向西方各国同时宣战,派重兵围攻北京大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妄图杀尽西方在京所有的外交人员,以及躲在西什库教堂的所有外国传教士和教民。这样的政府、这样的暴民,不教训行吗?
庚子战争是中国的耻辱。耻辱不是因为战败,而是清政府和百姓表现出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愚昧、野蛮和狂妄,是中国犯下的严重战争罪行。
此战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其空前绝后处有六——
1)中国在大规模残杀外国传教士和教民(本国基督徒)、焚烧教堂、杀害外交官之后,向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强国同时宣战,计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十一国。几年前的甲午战争,一个日本已经把中国打得落花流水。现在清廷挑战全世界的列强,《宣战诏书》宣称要对各国“大张挞伐”,这种愚昧和狂妄,古往今来没有先例。
2)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以文明古国自命的中国在庚子战争中的首要战略目标竟然是攻陷北京的各国大使馆,杀尽各国外交官(以及被使馆庇护的外国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的教民)。战争中应该保护外国侨民;中国政府竟公然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这种杀尽外交官、杀尽洋人妇孺的野蛮、残酷,古往今来没有先例。
3)如前述,中国在庚子战争中的首要战略目标是攻陷京城的各国大使馆。一个国家用战争手段、正规军倾全力攻打京城的外国使馆,本应易如反掌,得手不过“弹指一挥间”,可是竟然久攻不克,最后以失败告终。如此战绩(或曰败绩),古往今来没有先例。
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攻打外国使馆的清军主力是董福祥的“甘军”,加上拱卫京师的御林军“虎神营”、“神机营”的配合。董福祥麾下的甘军至少有二十七营,以每营五百人计算,甘军人数(保守估计)至少一万三、四千。“使馆区内被围者约3000人,当中2000人为寻求保护之华人,外国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儿童76人”。兵力对比如此悬殊,武器装备呢?过去官方一个遮羞的说法是我们的大刀长矛对外国的洋枪大炮,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清政府军队的精锐早已经现代化了。当时清军在北方的主力“武卫五军”(即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军、宋庆的豫军等)的武器装备并不比外国联军差。不要忘了,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军舰的吨位、数量、火力都超过日本海军。实际上,攻打外国使馆的甘军武器装备远胜于使馆的防守者;后者只“配备三支机关枪及四门小火炮”。外国使馆久攻不下,清军黔驴技穷之际竟然火烧翰林院。翰林院在英国使馆北面,从北面进攻使馆比较容易,遂一把火烧掉了这个至尊至贵的衙门。只是烧了翰林院,也是枉然。
京城的战场除使馆区之外,就是西什库教堂。北京的基督教“南堂”被拳匪焚毁,北堂(即西什库教堂)成了外国传教士、家属及大批中国教民的避难所。攻打北堂的是成千上万的拳匪(加上正规军的协助),督师的是军机大臣刚毅。教堂一旦被攻破,将是惨不忍睹的大杀戮。可是西什库教堂巍然屹立,拳匪和清军就是攻不下来。清政府军民废物到如此程度,夫复何言。
4)清廷昏聩地对十一国宣战,外省督抚中的头脑清醒者,如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看到亡国之祸就在眼前,遂发起“东南互保”,公开声明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他们与各交战国达成协议,东南各地方政府不奉行宣战诏令,列强也不得在东南地区启衅。中央政府作战,地方政府中立,并与各敌国互相保护,如此荒唐之事,古往今来没有先例。
5)庚子战争中的交战双方,一方(西方列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为另一方(中国)好。清政府的失败乃是中国的大幸运;若八国联军失败,将是中国的大灾难。这也是战争史上的今古奇观。 6)在庚子之乱和其后的战争中,中国北方民众被拳匪、官军涂毒、祸害;是外国联军攻占北京以后,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解民于倒悬的”竟是外国军队,这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八国联军在中国烧杀奸淫、无恶不作,这是中国人从小就被灌输的众多谎言中相当突出的一个。此乃中国人的自欺欺人。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的确有其人,但不是外国军队,而是中国人自己。八国联军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其军规、军纪与拳匪、清军不可同日而语。烧杀淫掠、祸害百姓的是拳匪和清军,尤其是在战争后期、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八国联军虽不能说秋毫无犯,但是占领北京以后,它起的主要是维持秩序、恢复秩序的作用。紫禁城当时由日本军队管辖,可说是秋毫无犯。外国军队中军纪差的是俄国军队。俄国单独出兵,进占南满洲。这支军队并不在联军统帅的指挥之下,严格讲并不属于八国联军。
清军中军纪最坏的是董福祥的甘军。董福祥是土匪出身,回民。他率领的“回子兵”军纪败坏,恶名远扬。兵匪一家,并非虚言。七月廿一联军破京之日,董福祥纵兵大掠;出彰仪门而西,董个人就发了上百万银子的财。清军腐败,在庚子战争中基本上是一触即溃,甚至未触先溃。清军被击溃后作鸟兽散,不少败兵游勇成了真正的野兽,烧杀奸淫,无所不为。清朝的地方官在战争中逃之夭夭;能对百姓提供保护的,倒是外国占领军。对百姓危害最烈的还是拳匪。拳匪在中国北方、包括京津地区掀起的红色恐怖,尤其是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得到清廷认可之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浩劫。“灭洋”者,一切沾‘洋’字的均在消灭之列(尽管这并不妨碍他们用“洋油”到处放火)。洋人、洋妇、洋孩固然格杀勿论,信洋教的亦罪不容诛。烧教堂,扒铁路,割电线,烧车站,毁桥梁;大破坏中连洋人工程师和家属一起杀害。
拳匪屠戮,初试牛刀是在河北省涞水高娄村,匪首张德成亲自指挥。该村有三十四户人家信奉天主教。拳匪趁信徒下午在教堂里望弥撒时闯进教堂,大杀大砍,将信徒全部杀死。然后去教民家,不分男女老幼,斩尽杀绝(对妇女则有先奸后杀发生)。接着搜索财物,放火烧屋。三十四户人家一百四十余人无一幸免。
拳匪的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拳匪在路上遇见穿制服的学生,指为汉奸、乱刀砍死的不计其数。御林军“虎神营”的翼长阿克丹(二品大员)因为曾经入教,被拳匪斩首示众。武毅军统帅聂士成几乎是庚子战争中唯一认真抵抗过联军的清军将领。因为他弹压过拳匪的杀人越货、为非作歹,拳匪对他恨之入骨。就在聂将军身先士卒、与联军奋战方酣之时,拳匪竟然闯入他家,将他的老母、妻子、女儿绑架而去。亲兵报到阵前,聂将军大怒,分了半营人去救家人。拳匪丧心病狂,与外国联军合击聂军,聂将军中炮阵亡。拳匪打算拿聂将军“戮尸”,因联军追来,仓皇逃命,聂将军的马弁才把尸体抢回来。付都统庆恒(正二品大员)掌管御林军虎神营。他是端王载漪的亲信,竟也遭拳匪的毒手,一家老小十三口,连同庆恒本人,被拳匪折磨至死。
拳匪任意诬指他人是汉奸,想要谁的命就要谁的命。不仅政府高官、军队将领难以免祸,拳匪杀“二毛子”(汉奸)竟然杀进了皇宫禁苑。在端王载漪带领下,拳匪闯入深宫。“大师兄”在西太后面前趾高气扬地宣称∶宫里也有二毛子,得查验;连太监、宫女都要验。西太后问他如何查验,答曰∶如果是二毛子,只要在额头拍一下,就有十字纹出现。西太后并不相信这些鬼话,但迫于情势,忍辱退让,让他们验了一些太监、宫女。拳匪得寸进尺,在载漪带领下,以后又闯入紫禁城宁寿宫,欲杀“二毛子”光绪皇帝,被西太后阻止。拳匪嚣张到闯入皇宫去杀皇帝,还有什么人他们不敢杀?他们的架子比亲王、郡王的还大。在天津,他们在路上遇到文官坐轿,喝令下轿,武官骑马,喝令下马;而且必须脱帽,在路边肃立。如果不从,白刃相向。
杀人、放火、大肆破坏之外,当然还少不了抢劫;只有抢劫才能财入私囊。在乡镇的抢劫自不待言,拳匪在京城都敢明火执仗,打家劫舍。一般民宅固不能免灾,连京城的“大宅门”都被殃及。协办大学士孙家鼐(官居一品)家住东单头条,被洗劫一空。孙着短衣逃难,避到安徽会馆;他的一个儿子被剥到只剩一条短裤。直隶总督裕禄昏庸不堪,把拳匪奉为上宾,视为干城。当清廷想调两广总督李鸿章接替裕禄,拳匪预感情势不妙,因为李鸿章几次上奏,力主清剿拳匪。那些狡黠的便纠合弟兄,公然抢劫,发一笔横财后溜之大吉。匪首张德成、曹福田早就成了巨富。他们树大招风,开始不便开溜,继而决定“另开码头”。走时当然要“干一票”。其时各路粮台都集中在总督行辕,现银即有上百万。于是张、曹各率部下,到达总督行辕呼啸而入,见人就杀,见银就抢;丢掉“灭洋”招牌,尽显土匪本色。
拳匪如此涂毒百姓、作恶多端,百姓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匪首张德成在联军进京后落荒逃走,被河北省的百姓抓住活活打死。
在庚子之乱和随后的战争中,拳匪制造的红色恐怖是中国近代史上罕有其匹的浩劫。这场浩劫正是八国联军用战争手段终止的。平息浩劫、解民倒悬,这不是八国联军出师的“副产品”,而正是联军作战的目的。当然严格地讲,联军要解救的主要是各国的外交官、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的基督徒,但是中国的民众官绅也同时获得了解救。
如果说八国联军平息这场浩劫的丰功伟绩不可没,这种说法并不过份。如果说八国联军阻止了中国历史的大倒退、大反动,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八国联军不论武器还是兵员都不能与大清相提并论,但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到了北京,连皇帝与慈禧都吓得跑到了西安才停住脚步。成千上万的北京市民搬着梯子帮助外敌进入紫禁城。从天津进至北京的部队其实只有七国(德国只为象征式的掌旗兵),共计1万8千人:日军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800人,意军53人,奥军50人。原则上可以说,这一万八千洋人就把大清国给灭了,当初八国联军只是想教训一下大清,没想到可以把皇帝和太后赶跑了,夺取了皇宫。他们这些军人里没有一个政治家,否则,就可能找个傀儡而改朝换代。
当时沿途的清兵和义和拳民估计有15万之多,加上京畿卫戍部队,不下20万之众。双方比例悬殊。就装备和军事态势上看,洋兵有的滑膛枪,清兵一样不缺;洋兵的重武器比如点药捻子的火炮,还不如守城的清兵多;洋兵瞎子摸黑长途跋涉,时值8月,气候炎热而潮湿,加上沿途浓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极易令清军伏击八国联军;清兵则本土作战以逸待劳,还有山东、河北以及京畿无数拳民助战。出乎洋人意料的是,8月4日,联军向北京进逼,沿途并没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8月16日晚,联军已经基本上占领北京全城。
中国人民组成的帮助八国联军运输武器弹药的船队(志愿军),表明对腐败政府恨之入骨的中国人民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天然反应:里应外合推翻腐败政权。
有人做过比喻:“基地组织”等于“义和团”,“本拉登”就是“大师兄”。不要觉得好笑,这就是当年义和团的本质。 2005年,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提交《成果文件草案》,首次对“恐怖主义”下了定义:“任何以胁迫一定人口、某个政府或国际组织为目的,造成平民死亡或对其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均为恐怖主义行为。”具体来说就两条:1、抱有政治目的;2、针对非武装人员的暴力袭击。“老佛爷”时期,朝廷煽动义和团暴民去攻击外国使馆、屠杀外国使节、甚至大规模屠杀中国基督徒和外贸商家的行为,全部具备了“恐怖主义”的两大特征:1、抱有政治目的(扶清灭洋、铲除西方民主思想);2、针对非武装人员的暴力袭击(围攻外交使节、屠杀中国基督徒)。从这个意义上进行反思,八国联军对满清的军事打击就相当于今天的“反恐战争”。
奉行恐怖主义的清政府是可悲的,最后由政府总理李鸿章出面收拾烂帖子,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偿人家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平均每个中国人赔偿一两白银。而实施恐怖主义的义和团是可怜的,最后被人过河拆桥、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被后台老板清政府当做了替罪羊——砍头示众! 还是大实话 发表于 2014-6-21 11:36
胡适博士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国学家,他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这种特殊身份与学问使他比一般人更清 ...
胡适是个典型的无神论者。
对基督教他有如下观点:1912年圣诞前夜,胡适在参观过天主教的一次宗教活动后,写道:“有人告诉我今夜天主教堂有弥撒礼,因往观之……坐定审视,堂上有塑像甚多,中列十字架,上刻耶稣裸体钉死之像……此等偶像,与吾国神像何异?虽有识之士,初不以偶像祷祀之,然蚩蚩之氓,则固有尊敬顶礼迷信为具体之神明者矣……坛上牧师合十行礼,俨如佛教僧徒,跪拜起立,沓沓可厌。其所用经文及颂祷之词,都不可解,久之,始辨为拉丁文也。吾敢言座中男女十人中无二之能解其词者。此与佛教中之经呪何异乎?始行礼时,已十一时,礼毕,则已一点半矣。子夜风雪中坐此庄严之土,闻肃穆之乐歌,感人特深,宗教之魔力正在此耳,正在此耳。”然“其言荒谬迷惑,大似我国村妪说地狱事。”
对于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主义作风,胡适也甚为不满,他愤怒地指出:“在做慈善事业方面,在处理个人事务,国内事务方面,耶教徒确实为耶教徒。然而,一介入国际事务,他们便摇身一变,不是耶教徒了……这些自称信耶教之国家只认暴力,不认别的……他们对弱国这权利和权益不理不睬……他们仍置法律与正义不顾,只管攫取国民和贸易收入,只管侵略别国的领土。”同样的例子还有,1915年3月,胡适在《耶教在中国的机会》一文中联想到中国的历史,再次对强权国家发出强烈的抨击,他认为,1897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杀,占领胶州湾;1898年法国借口一名传教士被杀占领广州湾以及1900年中国的义和团运动都与这种霸权行径直接相关。
胡适嘲笑佛教是垃圾桶,基督教既然与佛教中之经呪何异乎?那么,基督教是垃圾箱也符合胡适持之一贯的思想。
胡适嘲笑佛教是垃圾桶,基督教既然与佛教中之经呪何异乎?那么,基督教是垃圾箱也符合胡适持之一贯的思想。
===============================================================
请讲话时,考虑世间还有羞耻二字,即使对你无所谓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