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神修努力的目标
改变自己——神修努力的目标赵中兴
美国开国元勳富兰克林,一生都在努力改进自己和他的国家。少年时代的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狂妄任性的人。有一天,他忽然憬悟到要做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要努力扫除个人人格上的污点,否则便无法达到完人的境界。于是他将自己不良的习惯,不受欢迎的性格,经常犯的过错,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自己的备忘录上,例如:好争辩、没礼貌、无耐性、不守时、懒惰、自私、自大、刚愎自用……等等。总计不下十馀项,他立志改正这些缺点,一有成效,便把这项缺点从表中删除,如有再犯,再把它写上,如此经过一段时间,虽然有时感到很不习惯,他仍然坚持奋勉,以后果然判若两人,养成了和蔼可亲的性恪。他常常这样勉励自己:「一钉之失,则失一蹄,一蹄之失,则失一马,一马之失,则失一将,一将之失,则失了一场战役。」他认为小毛病不能改正,终会成大过:疏忽比缺乏知识更有害处。
努力改变自己,是人生一项重要课题。有人可能会问:「我能改变自己吗?」有人则也会问:「你能改变我吗?」我想没有人能改变你,真正能改燮你自己的,还是要靠你自己。因为形成人格的所有感觉、态度和信念,都是你自己所造成的,是你自己要它存在的,也祇有你才能让它留下或者是让它离去。
琴絃在最好的琴师手中,也能发出粗糙的刺耳声音,技艺最佳的弓箭手,也有可能射不中目标。这都是疏忽,大意、错误、过失、精神不集中所招致的后果。这个怪不得别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犯过错误,唯有愚笨的人,才会一错再错。西塞罗说过一句名言:「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是一种耻辱。」补救过错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去改正它,不要让它再犯第二次。
我们从错误中学到的教训, 较从成功中学到的多,我们常因为知道了那些是不当作的事,而发现了那些才是最应当作的。那些从不犯错误的人,可能永远不会有这样发现。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有错误而不敢承认,而又不能勇于改正的人,才真正是耻辱。能勇于承认错误,实际上可以解释成你今天此昨天更聪明了。所以当别人批评你的错误时,那实在是对你的友爱和帮助,你应当自我检讨一番。我究竟错了没有?果有错误,就应该切实改正,若没有错误,也可以解释清楚,这正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不要和人家争辩。论语上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直者,则闻其适;友谅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有这样的好朋友,那能不受益呢?
智者不以无过为善。人之大德在能改过,做一新人。」这是十五世纪中国哲学家兼政治家王阳明先生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使我个人在许多危难的时刻,重获得了希望和欢愉。每当我犯了过错,「十目所视,千手所指。」似乎感到整个世界都在谴责我,因而坐卧不宁,茶饭无心,只求一死。但我想到了若望福音第八章,怜悯淫妇那篇圣经,第10—11节:「妇人!他们在那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主:没有人。」耶稣向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想想主的仁慈,对于我们可以补救的事,又何必自己编织罗网以自苦呢?是的,我曾犯过错,但是我不再重踏覆辙。如果仅是悔恨过去的过错,那只是浪费时间,一无所获,倒不如利用时间来分析 错的原因,而加以纠正,这才是正途。人之伟大与否,不在于有无过错,有时过错是不能避免的,道德的本意在要求人们认识,过错是可以挽回的,因而应该努力纠正之。只要能勇于认错,努力纠正,我们便可转变成为一个新人,一个更完善的人。假如当时富兰克林不能适时改正自己的过错,修正自己的个性,在修德慎独上下功夫,他怎能使人亲近?怎能由他直接交涉,凭他人格的感召,使普莳的法国政要们愿意尽力帮助美国独立之战,脱离英国统治?如果他没有决心改正自己的个性,也许美国的历史都要改写了。成全是由不断的修正中产生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都须经由神修方面痛下功夫,一点一滴的改正!己所产生的成效。富兰克林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们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