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使 发表于 2009-11-26 08:28:20

宽恕,不再是包袱

宽恕,不再是包袱
微風吹拂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宽恕,不再是包袱》--从原谅自己开始
前言 

      宽恕与和好,至今仍是许多人努力追寻的重要课题。在我指导一些人的灵修过程中,我经验到很多人不断谈到这个主题。这些人大都生活在严格的教育之下,苦不堪言。人们总是告诉他们,无论如何就是得原谅。他们随后也发现,自己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因而受到痛苦的捆绑。对某些人来说,要求他们原谅,等于要他们压抑被他人伤害的感受,吞下所有的愤怒,并且尽快地原谅他人。这样的要求实在过于苛刻,他们当时的内心必定充满了怨恨与折磨,这些感受捆绑住他们。即使他们能够原谅,充其量也是在理智上说服自己,但是在无意识中,又产生了另一股力量,使他们无法真正的原谅。还有一些人,虽然愿意放下所有的痛苦与折磨,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有些人无法原谅自己,总是生活在自卑与过错当中,他们一再谴责自己当初为什么做错事情,他们无法接纳自己,也不相信天主会原谅他们。
  和好与宽容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多数人渴望与自己和好,并与周遭的人和平共处。不过他们却时常感觉到,要与人人的生命经验和好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因此,总是深陷与家庭的争吵与分裂中。若把个人的经验层面扩展到世界上,他们的经验正是民族分开的缩影,即使缔结和平条款,也无法消弭这些分裂。在今日,我们体验到和好是国家存亡的重要基石。没有和好,世界就不会有未来。而社会能否成长茁壮,也有赖于相互冲突的团体是否已经准备好原谅彼此。例如,非洲各族及前南斯拉夫族裔,是否能享有长久的和平;东方穆斯林与西方的基督徒之间,能否相互尊重、和平相处,这一切在取决于他们为和好付出多少的准备。和好不只是宗教层面上的重要课题,也同样是政治的重要基础。
  在圣经中,天主与人的和好在耶稣基督上显露无遗。初期教会将宣扬与传达和好视为自身的任务。当然,今日的教会也同样承继了耶稣所托付的使命,努力地在世界中,成为促进和好的中介,以及不同种族、语言之间的和好的桥梁。这就是教会的任务,要在世界中成为和好的泉源,在人民与种族之间号召和好之音,并且在充满敌意、冲突与分解之处大声疾呼,倡导和好的重要意义。
  宽恕与和好紧密相连,不过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宽恕”词来自于希腊字aphesis,由动词aphiemi变化而来,意指遣退、抛弃、释放、解除、让人自由。拉丁文dimittere这字也有着类似的意思,意指辞退、释放、留下、让人自由。“宽恕”与罪有关,它意谓豁免、主动抛弃的罪愆、由罪当中得到释放或摆脱罪恶。宽恕最彻底的童话是“给出去”。
  “和好”有着促进和平、和解、平息、平静下来,以及亲吻之意。它也代表着透过对话,使两个伙伴产生亲切感并接近彼此距离。它能够停息冲突、缔造和平。最紧密的亲近就是全然接纳他人,和好不仅能够使人们彼此能够更接近,还能接近人与神的距离。人在经过这样的历程之后,能够与自己和好,甚至接纳自己。“和好”这字的拉丁文reconciliare意谓着:再创造、再结合,以及使相聚再次成为可能之事。它的特殊意义在于再次建立人与人、人与天的的关系。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宽恕就不会有和好”而宽恕的终极意义是:和好的双方,能重新和平相处。
  在这本书中,我希望以现代的观点阐述圣经内宽恕与和好的例子。其中蕴含着我对个人、社会以及政治层面的观察。在教会内,和好圣事早已行之有年,不过现在的世界,了解和好真义的人却越来越少,因此,我愿意由它最初的起源开始谈起。宽恕与罪有很大的关系。今日看待过失与罪的眼光早已不同于三十年前。针对这个主题,我也将借用艾希特出版社已绝版的书《学习改变——庆祝与活出和好》里的部分观点,进行陈述。

作者简介
安森·谷伦神父,德国圣本笃会的会士,于1945年1月14日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美丽小镇。自幼随着父母贩卖灯泡、手电筒电器设备,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在慕尼黑度过。十九岁时,进入符兹堡的敏斯特诗瓦次赫修院,加入圣本笃会。透过本笃会的培育,他修习了该修会的特殊灵修方式,并对古老的灵修传统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后更将现代心理学与此古老的灵修传统结合,别开灵修蹊径。
  1977年完成了哲学、神学以及企管的学业,接任了修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在任期间,营运的部门有二十个,工作伙伴约三百位。
  安森神父相当关注与人相关的议题,曾在德国各地举办多场演讲,提供相关课程,帮助需要协助的人。目前他是德国著名的灵修指导者,有相当多的企业高阶主管接受过他的灵修带领。他同时也是德国极受欢迎的天主教作家,著作极为丰富,已被译为三十种语言,单单在德国即拥有超过两百万的读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宽恕,不再是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