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景
发表于 2010-4-24 21:32:20
回复 34# 义峰
对天主教研究了几年,最基本的宽恕之道也没明白。
耶稣教导我们祈祷时说: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
我们每人都是罪人,我们要求天主宽恕我们,我们自当从内心宽恕得罪我们的人。
刘幼民
发表于 2010-4-25 07:23:17
回复义峰
对天主教研究了几年,最基本的宽恕之道也没明白。
耶稣教导我们祈祷时说:求你宽恕我们的罪 ...
雨景 发表于 2010-4-24 21:32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切记:这里是学术论坛,不是某些人宣教布道的场所。
hzs0918
发表于 2010-4-25 09:40:13
你总是不着调,你连基本的教义都不甚明白。却一直尝试挑点毛病出来。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却非要装着很有学问。
给你点建议,好好学习天主教教义后再来发表意见。
义峰
发表于 2010-4-25 14:59:21
回复义峰
这倒也是,江苏这么大,我在江的南边,你可能在江的北边。
请允许我也来推测一下,或许你是南 ...
雨景 发表于 2010-4-24 21:15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江南人氏,江南土著。
义峰
发表于 2010-4-25 15:01:06
回复义峰
对天主教研究了几年,最基本的宽恕之道也没明白。
耶稣教导我们祈祷时说:求你宽恕我们的罪 ...
雨景 发表于 2010-4-24 21:32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只是就事论事说了些教会的内幕,我不明白这与宽恕与否有什么关系。说实话,陆新平“总主教”
与沈斌主教的所谓“生活问题”我也知道一些,但在我看来,这也轮不到我来“宽恕”他们。至于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那更是不关我事,我只看看戏就是
山人
发表于 2010-4-25 18:17:12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10-4-25 19:07 编辑
山人不会唱歌!更不会为谁唱歌!
不会下棋!甚至不懂如何观棋!
偶尔有个小感想,就抒发一下!
雨景
发表于 2010-4-26 08:50:47
切记:这里是学术论坛,不是某些人宣教布道的场所。
刘幼民 发表于 2010-4-25 07:23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小刘啊,我没走错门吧?这里应该是天主教的学术论坛吧。
雨景
发表于 2010-4-26 08:54:05
我是江南人氏,江南土著。
义峰 发表于 2010-4-25 14:59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你这土著不会分布在我的眼皮底下吧!
雨景
发表于 2010-4-26 09:31:47
回复 45# 义峰
我没有要求你去宽恕他们,你需要的是他们的宽恕!
从勾心斗角,甚至是刻骨仇恨还会转化为来自内心的宽恕。对一个没有完全了解天主教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如果你把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诚、包容与友爱都看作是虚伪的,甚至遐想着拥抱时带着“刀剑”,我觉得你应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对目前我们教会的处境,我承认你说的是事实。所以我们教会要求尊重主教在教区的最高尊严和责任,教会应该以主教为首来领导自己的教区。希望政府能够真正的去了解我们的教会,好让信众善度信仰生活。我们爱自己的国家,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义峰啊,我在这里借用几句佛学禅语送给你 。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义峰
发表于 2010-4-26 11:53:09
雨景,我从来不关心别人是何方人氏,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跟你同乡。至于你认为陆新平、徐宏根和沈斌拥抱时,如果真的存在真诚、包容与友爱,我只能说,你非常有“信德”,呵呵
卢晓峰
发表于 2010-4-26 16:42:54
“切记:这里是学术论坛,不是某些人宣教布道的场所。 ”
你错了,既然是论坛,那就允许别人说出自己观点,不管是宣教还是传教,别人都有权力。不是只允许“周官放火,不允许百姓点灯”的。更何况别人还不是真正的宣教呢。
迷糊
发表于 2010-4-28 00:51:02
不做棋子?希望不做棋子,但愿如此。阿门!
其实爱国会和倾向爱国会的主教神父教友们不都是棋子么?都是魔鬼的棋子啊!
刘幼民
发表于 2010-5-5 18:42:09
消息人士称,五月份计划祝圣主教的神父,在祝圣典礼中就必须面对还未合法主教的参礼。
--------
如 ...
义峰 发表于 2010-4-21 14:54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中国模式”的天主教的主教是由教区评选产生,中国主教团对其进行审核,经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核准,报给梵蒂冈,由教皇予以任命。相较于“越南模式”,“中国模式”有两个优势:一是主动权在中方。在“越南模式”下,越南政府对主教人选的表达权是有限的,虽然教皇选的人要经政府确认,但政府总不能多次否决,否则就必须承担破坏越梵关系的责任。但在“中国模式”下,可以基本保证候选者的素质。二是比“越南模式”更符合教会法。越南主教的任命,很明确是要由政府确认的,而且,如果政府不同意,教会还须另提人选。现行《天主教法典》第377条第5项明文规定:“今后不再授予国家政权任何选举、任命、推荐或指定主教的权利及特恩。”而“中国模式”则不然。在整个主教选举、叙任过程,政府并未直接出面。主教或助理主教的人选,是由教区民主选举选出来的,人选的审核是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来做的,最后的也是有教皇的诏书。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避免了越南那种因为没有天主教教会组织而不得不越俎代庖的尴尬,与祝圣的《天主教法典》没有冲突。
hzs0918
发表于 2010-5-5 22:07:33
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在这里体现的真是淋漓尽致!!!
那一件真实的事来说,一个堂口所谓的地上教会也就是爱国会满打满算不超过20人,而地下教会也就是忠贞教会人数有近400人,政府召开宗教会议,把所有的地上教会成员全召集起来,再通知3-5位地下教会的人员也来参加宗教会议,然后做出所谓的选举、推选。举手表决。你来想想最后的结果。到底选出的人是否能代表广大教友呢?
忽悠人的事,不要拿来忽悠天主。甚至连人都忽悠不了,还想忽悠天主?
掩耳盗铃啊!!!
刘幼民
发表于 2010-5-5 22:50:28
地下教会与地上教会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城乡区别而已,大家都在闹着玩呢,忽悠人的便是所谓的《天主教法典》。
为什么有恨
发表于 2010-5-5 23:28:01
迷糊 教友,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恨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我们都是基督徒,我们那学习研讨过圣经,圣经上记载‘一切政权来自于天主’对吗,那共产党的政权难道不是来自于天主吗?如果是的话,作为天主教徒就应当遵守,爱国会是在特殊时期成立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为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能够传扬福音,而且和当政者关糸融洽,适应中国的国情,又能造福于老百姓,有什么不好,我们作为天主教徒听好是天主教徒,不是其它,应守好天主十诫,千万不要去乱评判别人,如果你现在评判别人将来你也会被天主评判的,千万要切记。
山人
发表于 2010-5-6 15:36:09
呵呵!翻出一篇旧文《从朋友之书谈起》也许能回答网友--为什么有恨--的疑问。
引言
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在今年(2006年,笔者按)为韩德力神父75岁生日及晋铎金庆的庆祝上备了一份厚礼――邀请韩神父的朋友及关心中国教会之士写下他们对中国教会的看法和期许,收集成书,以献神父。编者们认为这样做更富意义,而且更能取悦韩神父。这本《朋友之书》取名《中国教会的今天和明天》。本文谈不上是读此书的“读后感想”,因为此书的英文部分,由于笔者读不通英文,故全部跳过。至于中文各篇也是笔者兴趣所至处才停下细读。故此,本文所论并不是全书所反映的观点。
一、关于《朋友之书》
为什么我明知自己没有完整阅读本书的内容的情况下还要先谈这本书?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正好在2006年秋季号的《鼎》上看到钱志纯主教的一篇文章《论中国官方与非官方教会和解的迫切性》。钱主教的这篇文章,据“编者按”里的话来看,是“钱志纯主教应韩德力神父七十五岁大庆的邀请而写”的。但奇怪的是,南怀仁文化协会在此次活动所编的《朋友之书》中竟然没有收入钱主教的此篇文章。难道钱主教不是韩神父的朋友?故其文不能收入《朋友之书》?想想,当然不是。
我想要说明的是,我先看到的《中国教会的今天和明天》,是中文简体字的版本。紫红色的封面,白色的字,封面正中间是岒南画派名家欧豪年教授(多默)以“爱与生命”为主题的作品――耶稣像。封底亦是紫红色,左上端有南怀仁的图像及一个标志着天文学的“混天仪”(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南怀仁文化协会之南怀仁并不是中国历史上那个钦天监的耶稣会士南怀仁。这个南怀仁是圣母圣心会创始人,故不可能着清朝官服,也不会和天文学有什么关系。想必是封面设计者认识之误)。南怀仁图像下面有中文、西文对照的内容,是本论文集概括性的介绍。
然而,当我有幸再见到一本由(台湾)“光启文化事业”出的繁体字版的《中国教会的今天与明天》(这本应该算是标准版本)后,比较观之,发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问题。标准版本上不但没有钱志纯主教的那篇文章,而且也没有收入香港汤汉主教《上主是我的牧者》一文,也没有《鼎》的执行编辑林瑞琪先生的《原塞北七教区二十五年来的复兴》一文。(也许还没有其它的,恕我察的不细。但就我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来说,已经够了。)
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如果说汤汉主教,钱志纯主教,林瑞琪先生都是应邀撰文的,那就没有理由在他们文章(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急忙出书。抑或他们没有按时交卷?但问题是简体字版本又收入了汤汉主教、林瑞琪先生的文章,而又独不见钱志纯主教的文章。是钱主教因身体老迈又迟到了一步?最后没法,只能拿到《鼎》上发表这篇应邀之作了?这其中到底因为什么?这是我心中的问题。当然我也不愿意想的太深、问的太深。只点明心中不明白的地方就可以了。
二、关于钱志纯主教的文章
说句实话,本人不喜欢钱主教这篇文章――《论中国官方与非官方教会和解的迫切性》(《鼎》,2006年秋季号,总第一百四十二期)。当然,我不是凭个人之好恶来看这篇文章,我尽量做到客观。首先说,主教写文章就是主教写文章,其中总免不了居高临下,我尊尔卑的教导性语气。当然,所论依旧不过是大陆的主教神父甚至是普通教友耳熟能详的“问题”,在此恕不多述。我只提自己“感兴趣”的二个地方。
1、文章一开首就提到几个关键的词:爱国教会、爱国会、天主教会。钱主教说他不同意韩神父的看法:认为中国只有爱国会和天主教会,而没有爱国教会。接着,钱主教论证了“爱国教会”存在的不争事实。
在看到钱主教的文章之前我没有留意过“爱国教会”的提法,我更多看到的是爱国会的动作。当然历史中发生过的事实我们不能否认,但我要问的是,今天提出来意味着什么?也就是强调“爱国教会”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是否我们说有“爱国教会”存在,也就有“不爱国教会”存在呢?这会带出怎样的结果?事实上,我觉得,在当时只是一部分主教神父坚持了信仰,而一部分主教神父在“求生存”的信仰考虑中出了问题的问题。因此,根本谈不上爱国教会与不爱国教会的问题。一个扫马路的一天按时扫马路,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一个普通公民来说,这就是爱国的。如果一定要强迫他一边扫马路一边嘴里必须说“我爱国”这三个字,抑或让他也加入个什么“爱国会”之类的组织的话。你能说他加入了,他就是一个“爱国的扫马路者”,而没加入的,就不是“爱国的人”?而且我们要强调的是,加入的行为还是被强迫的,不自由的。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再造“新名词”来让分裂加剧了。
2、钱主教文章我第二个感兴趣的地方是,他在“中梵邦交的愿景”这一节里的一些提法。文章中说:“一九九九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笔者按)到印度颁发教会在亚洲的劝谕时,单枢机邀请了传信部长董高枢机,陈日君主教,狄刚总主教和我(钱志纯主教,笔者按),来了解中梵建交的问题的底线。单枢机十分关心中梵建交的后果,如果教廷不顾中共的迫害宗教及人权,贸然与他邦交,天主教在外教人的心中失去其神圣的形象,不再是真理的灯塔,正义的护卫者。尤其是对忠贞教会的主教神父所受的苦难如何交代。”
这个地方,我为什么感兴趣?那是因为钱主教写这一段,主要想强调的是教廷要照顾到忠贞教会的主教神父们的感受。为什么这么说?其原因是,梵蒂冈作为一个谈判实体,她自然会考虑到自己需要考虑到的事情,她怎么会“贸然”地和另一个国家建交?即使她真的“贸然”,那她也是以此作为牺牲,来换取中国天主教信徒的信仰自由与信仰团结。信仰内的“牺牲主义”不就有如此的内涵吗?况且,据我们看来,梵蒂冈也不会如此轻易行事的。建交是双方的诚意。故梵蒂冈一定会等待中国政府真诚善意的态度,向她伸开双臂。因此,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建交,又何谈“贸然建交”?相反,钱主教文章的意思不由得让人想到这样一种前景:中梵谈妥了,要建交了,那教宗“对忠贞教会的主教神父所受的苦难如何交代?”这是钱主教真正的意思。
梵中为什么建交?建交不是为了让基督信仰能自由在中国大地传播吗?不是为了让教会在中国大地上能更有秩序地成长发展吗?不是为了让中国社会能在上帝爱的滋养中更加和谐平稳吗?不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善良公平正义吗?不是为了让所有中华儿女知道,我们中国人也是神的儿女吗?不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智对生活能有新的发现吗?而这一切也正是所有基督徒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国度中都要按照上帝的旨意努力去实践的。这不是文化上的侵略,反而是人性道德上的拯救。因此,不要把中国教会硬性地分为“忠贞”与“不忠贞”的,“爱国”与“不爱国”的。如果圣经上耶稣说,小儿子死而复生,失而复得,慈父因此而悲喜交加,欢宴庆祝。那么钱主教说的:“对忠贞教会的主教神父所受的苦难如何交代?”不正是大儿子的心态?因此,需要悔改的不单是小儿子,大儿子也应该悔改。
此一段后面,钱主教说韩神父积极和爱国会交往的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地下教会人士的感情。一个新受洗的基督徒前几天突然写信来,她说:“好多人说,没有合法主教圣的神父,弥撒不可以参与。这里的教会是地上的,可是神父修女都是好善良的人”。这个教友从信仰里,从人性的里面感觉到神父修女的善良,这不是最重要的吗?这个教友懂爱德,懂得自己的信仰要求自己的宽容与理解,需要的是信德与爱德。因此,我们永远要记得,分裂不是爱德。
下面我要再回到《朋友之书》。
三、关于《朋友之书》的几篇特殊的文章
我在文章一开始就说过,我没有完整的读完这本书的原因:一是自己学力所限;二是兴趣所限。下面我要说的正是本书中或多或少撩起了我的兴趣的几篇文章。因此,我只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几个兴趣点,并不对整篇文章做阐述性分析。
1、《朋友之书》在第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宗教政策以及中梵关系”中,首选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资讯中心副研究馆员金以枫女士的《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发展述略》一文。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直到当前政府对宗教的政策。我所感兴趣的是全文最后作结的一段话:“迄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还在向前摸索中,中国的政教关系将会走出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这在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史中是前所未有的。”文章到此嘎然而止,给人以迷惘,也给人以遐想……很值得玩味。
因为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2、同样是在第一部分,房志荣神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探路者》一文给我们着重介绍了韩神父所做的事业,当然也表达了他对韩神父所做的事业的评价。我在此不想再置喙多言,我只把房神父文章之第二部分所评论韩神父的十篇论文之题目录在下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体会到许多有趣的东西。房神父说这是根据韩神父由1990年至2005年十五年间所写的十篇文章谈谈他(韩神父,笔者按)的“探路者”的经验。
1)《大陆教会内部公开的冲突――“真诚明智交谈”之开始》。(《见证月刋》,1990年,页74-79,81-89,分上下二篇。)
2)“交流大家谈”是一场座谈会。(《见证月刋》,1993年,页12-26。)
3)《“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一位传教士对于今日天主教会的对话与修和的一些反思》。(1996年12月2-4日美国主教团旧金山有关中国教会会议开幕演讲词。)
4)《中国教会的远方朋友――一位传教士的反思》。(《公教报》,1988年6月17日上,24日下。)
5)《2000年主显节:北京与罗马对抗》。(《教友生活周刋》,2000年1月份。)
6)《永远的朝圣传教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见证月刋》,2001年12月,7-10页。)
7)《教宗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中国讲话》。(《教友生活周刋》,2001年,12月份。)
8)《中国未能响应教宗的道歉,再下来是什么?》。(《鼎》125期,2002年夏季,6-17页。)
9)《宗教交谈在中国是否仍有可能?》。(《教友生活周刋》,2003年10月19日,第5页)
10)《由中国观察者到中国教会福传的伙伴――为圣神研究中国银庆所做的一些反省》。(注:2005年用英文所写,尚未见中译。)
当然,这是房神父所选的韩德力神父十五年间所写的十篇文章。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十篇讨论中国国内教会事态之文章,未能一篇见于国内教会报刋杂志中。
3、下面我要提到的这篇文章是在第《朋友之书》的第二部分:中国天主教会与当代中国社会。作者杨慧林,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章题目是《中国天主教在当代社会的可能角色》。
对于这篇文章我想说的是,文章题目中用“可能”二字,足见保守。其文所提到神学最正当的功能“先知的角色”,是仅可观者(就我个人而言)。他说:“(教会)‘先知的角色’所承担的社会批判使命,其实与人文学者多有相似而且相互激发,这应当是教外人文学者始终对神学怀有期待的基本原因。” 他接着说:“相对于‘先知的角色’,神学的另一功能还在于其‘社会的角色’。就中国天主教的处境而言,后一种角色也许更需要优先的关注,因为唯有由此入手,才能尽快解决中国天主教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过于紧张的内部关系,从而在中国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合法性,以便在未来实现其更根本的‘先知角色’”。接着作者所谈的似乎就多着眼于如何“取得更多的合法性”了。
作者很现实的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归位到“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与未登记的教会”上来。但觉得可笑的一点是作者把“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与未登记的教会”并列。从取得“合法性”来讲,未登记的可以登记,但是否都登记了后,“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就等于“天主教会”了呢?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这并不可笑,因为问题太严肃了。因为作者说:“……我非常同意他们的(韩德力神父和魏扬波先生,笔者按)分析,不过与他们使用的‘公开教会’和‘地下教会’的概念略有不同,我宁可称其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未登记教会’。”我认为,作者在概念的区分上,竟然搞不清楚“爱国会”与“教会”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有在这里草率地划等号之嫌。
下来我还要辩驳的是,为什么天主教会要在中国社会取得更多的合法性?在作者的语境中是“得到更多的合法性”。而“得到合法性”意味着现在“没有合法性或只有一点合法性”。那么不知作者如何界定这里所说的“合法性”。是否就像你说的,登记了就合法了,未登记的就属于不合法?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中国的基督徒是中国公民,而中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那么从何又得出:“不登记,就不合法”的命题来呢?“宗教管理条例”是否能把一个中国公民,一个基督徒信仰宗教规定为不合法?这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因此我觉得作者说的:“……尽快解决中国天主教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过于紧张的内部关系,从而在中国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合法性……”这在语词上成为一个陷井。
这篇文章下面所论的,多以教训开导之口气从天主教会自身论起。其实我倒觉得,一个人文学者在研究天主教信仰为当前的中国社会有什么价值时,应该从我们社会自身的问题研究入手。适应是双方面的。教会内部的人在研究时可以要求教会自身积极去投入社会,适应社会。而一个教会外的人文学者首先应该看见宗教信仰的价值,强调社会现实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对宗教的开放,用宗教信仰去引导社会。
4、第四点我想谈谈国内几位韩德力神父的朋友写的文章。这些文章也是在第二部分。
第一篇是河北信德社张士江神父的文章《反省当前中国天主教会的使命》,张神父的文章继续以“慈善事业、信德文化”作为基调展开信德基金的工作报告。
第二篇是北京上智编译馆馆长赵建敏神父的文章《天主教对现代转型中国文化可能之贡献》,赵神父的文章从中国文化入手,结合基督文化谈了:“终极精神价值的重建”,“促进由功利性伦理向责任性伦理的基本原则转换”,“人格尊严,平等博爱,和平正义”,“构建喜乐感恩文化”四个方面。
第三篇是陕西西安神哲学院教务长杨晓亭神父的文章《浅谈当代中国文化领域内的基督宗教伦理》,杨神父的文章也是理论上的论述。
而使我有所感动的是第四篇文章。这篇文章在全书之第三部分:中国天主教会的发展与挑战。这篇文章是河北正定教区张占伍神父的《浅谈教会共融》。张神父在他文章第三点“面对共融不同的态度及具体的努力”里有一段论述很让人感动,我也觉得这是我们现在中国教会的基本动向,因此现在把这段文字录于此,以飨观者:
教会是基督所建立的,他藉着圣神在历史中引导着她前进。尽管遭受着外界无情摧残以及其内部成员人性的软弱而造成的困难,建在盘石上的教会依然屹立不摇,未被阴间的势力所毁灭(参阅玛十六:18)。感谢天主!中国的教会在经过文革的痛苦考验之后,已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她再次于中华大地上崛起,向十几亿炎黄子孙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未被致死的她又毅然从血泊中站起,她血迹斑斑的脸上仍绽放着希望的微笑,她身上处处致命的创伤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愈合……在教会的共融方面,我们不能不为已取得的进步而欣喜。十几年前,不难看到多少堂口和家庭因着教会观的不同而分裂,曾形成明显对峙的局面。双方不仅不能在一起谈及信仰,而且连日常生活中相片共事也变得极为困难。一方被指出卖了原则,另一方被责缺乏爱德。为了信仰激烈辩论、争吵、甚至打斗之事也时有发生。这些不愉快也不应该有的事实,不但使分裂的双方困惑不已,也令外教人对教会和福音失去了信心。无疑,这对教会是一个灾难!内部分裂比起外在的迫害是一个更大的灾难!人们对此需有清楚的意识并应力求摆脱这一不幸!前任教宗历年来对中国教会的多次呼吁和劝勉,当然起了一定的作用:在真理和爱德内和好!相信近年来各方人士都在默默地朝这一目标努力,相互批评与指责在逐渐减少,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在慢慢增加,这些不足以令人感到乐观吗?
另外还有陶培玲教友的文章,封新卯、李连贵主教的文章。最后简体字的版本里还有一篇山西大同教区王晨旭神父的一篇《教区的管理》。不过这篇文章没有收录在光启文化事业出版的那个标准本里。(简体字本里有而繁体字本里无的文章还有前面提到的汤汉主教和林瑞琪先生的文章。)
四、结论
没有想到,这篇文章竟写了这么长,写这么长根本不是我原来的想法。其实我罗列这么多也是有我的想法,那就是在面对中国教会和普世教会合一,中国教会内部合一的问题上我们严重内省不足。韩德力神父作为一个传教士,他为中国教会所尽的心力可谓大矣;而作为桥梁教会内的主教神父也是关切深厚。但是,中国教会走到今天,真正自省的人也可谓少矣!从张占伍神父的文章里我们看到了一点儿。
一年级学生
发表于 2010-5-6 17:38:54
切记:这里是学术论坛,不是某些人宣教布道的场所。
============
还切记,你要让人笑翻。
别人的“宽恕”之谈,即使是非信仰网的社会论坛,也适用吧?
这是学术论坛,但也是天主教信仰网站下的,你意思是不准信徒在自己的范围内相关话题谈信仰么?
由此涉及着信仰话题,语言,习惯等是不正常,还是你不正常?
一年级学生
发表于 2010-5-6 17:40:26
有个社会典故,神经病人总是以为别人不是正常的。
刘幼民
发表于 2010-5-6 18:23:08
切记:这里是学术论坛,不是某些人宣教布道的场所。
============
还切记,你要让人笑翻。
别人的“宽恕” ...
一年级学生 发表于 2010-5-6 17:38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们的信仰就是喊口号、刷标语,还是少来为好,不然真的会让人笑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