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ZHANG 发表于 2010-12-21 23:20:46

火烧圆明园被遮蔽的背景

孤立地考察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就是包括火烧圆明园这个至今牵动我们神经的庚申事件在内的那段国家经历,许多情节令人费解:
1、1856年5月,美英法三国使节,先后对两广总督叶名琛发出修约照会,不得要领。1856年10月8日发生亚罗号事件,叶名琛不赔偿、不道歉,只答应放人,此举令英国极为不滿,后英国要求修改《南京条约》亦遭拒绝。10月23日起3天内,英军连占虎门口内各炮台,27日英舰炮击督署。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督署后退出。12月洋行夷馆被毁,一艘自广州开往香港的英国邮船遭劫。1857年1月,英军焚烧洋行附近民宅数千家,后退出省河。看这过程,清朝封疆大吏怎么像是无脑儿?
法国掺和进来是因为西林教案,广西知县在沒有告知法國領事馆的情況下处死法国神父马賴,直到現在人们也无法确定吗赖犯了哪些罪。英法虽然联合了美国,但美国仅以外交支持。俄国外交代表以东正教团监护的身份早先混入北京,后来則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借机渔利。英法联军很混蛋,但沙俄则是王八蛋!进关时生气勃勃的满洲贵胄怎么退化成了十足的软蛋?
2、英军攻进广州后又转道海上,北上攻陷大沽炮台,攻取天津,长驱直入北京城。这些洋鬼子真的是以一当十、当千、当万?坚船利炮威力再大,也不至于双方力量悬殊到如此地步。清军难道是稻草人?
3、英法要求“北京驻使,内地旅行,长江通商”,也就是要和清朝建立外交关系,互设使领馆,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旅游以及和中国通商。这很符合现在的国际通行规则。但是,满清皇帝认为中国自古就是世界的中心,皇帝为天下共主,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所有人见到皇帝都必须磕头。满清的传统外交主题就是让夷狄们前来磕头,并由此建立了一套“朝贡体系”。麻烦在于,人家拒绝磕头,要长驻北京。为什么不能变通一下呢?这个王朝怎么这么不懂事的呢?
4、1860年9月,英国公使巴夏礼和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打着停战白旗前往通县和清政府谈判,被载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在伏击中被活捉的一队英法联军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监禁了一个多月。监禁期间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有20人死去,包括《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包尔比。自古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则,彼时大清怎么会这么乱来的呢?
5、额尔金决意报复——可以理解。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圆明园。额尔金认为紫禁城是中国政府所在地(正与清政府方谈判《北京条约》);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额尔金要传递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虐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事前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公告:“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虽然是强盗,额尔金还是没有突破原则底线。据说,当时的牛人龚自珍的儿子龚孝拱为报杀父(被内务府一名贝勒指使人毒死)之仇,自告奋勇带领联军进入圆明园,很专业地进行抢掠。当地居民随之入园哄抢,破坏的严重性更甚于外来强盗。
圆明园是皇帝私家园林,连额尔金都知道它的属性,为什么后世一代代中国人为它的烧毁痛心疾首?不爱朝廷难道有什么不对?皇帝的私产被搞掉值得全体人民痛惜吗?平心而论,后来的中国人的价值观还不如一个19世纪的英国强盗来得健康!但可以原谅的是,后来中国人价值观的病态是被洗脑造成的,仇视资本主义,也就仇视英美,因而历史的本质被抽去,只剩下一堆空洞孤立的素材,再加以割裂和扭曲,就制成了爱国主义的构建,砌就了流氓最后的庇护所。
如果把发生在1851年-1864年期间的太平天国运动考虑在内,一切就豁然开朗了。那时满清正处在万分危险的形势下,能不能继续存在下去都是个问题。请看看在上述事件发生的同时,另外发生的更惨烈、更可怕,在广大范围内发生的事件吧:
1、1853年太平军攻陷并占领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也就是说,此刻的清朝已经对大片领土失控,一个不共戴天的政权正在发誓消灭它。
2、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3年之围。向荣在8月9日死后,其死讯不久便传入天京,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另有图谋,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为“万岁”。韦昌辉在9月1日到天京,与秦日纲在夜间入城,2日凌晨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部属、他们的家人及其他军民共2万多人被杀,史称“天京事变”。
3、1859年12月22日,浦口江边营垒、隘卡尽被江南大营攻陷,第二天,保卫天京北岸及水上交通的九洑洲要塞又失陷,天京再被合围。
4、1860年2月,太平天国定计先以轻兵袭破江南大营的饷源杭州,迫使江南大营调动精兵去救,后迅速回师,在安徽建平集中大军,3月26日,一战而粉碎了江南大营,天京解围。天京既解围,太平天国又制定了先东进、后西上的战略。于是乘胜东进,4月16日克常州。23日克苏州。5月初六克浙江嘉兴。于是以苏州为省会建立苏福省,建成天京的东南屏障和物资供应基地,同月破江北大营。6月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李秀成帅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这是太平天国取得辉煌胜利的一年。
请注意,火烧圆明园事件就在这年的10月发生的。
只有维基百科比较准确地概述了这段史实:第二次鴉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起义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英法联军之役”。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战争的延续,所以称“第二次鴉片戰爭”。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璦琿条约》等。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全力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了统治,史称同治中兴。
对满清王朝来说,那是一个艰难时世,自入关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能在大规模内乱及外部强力干扰的双重打击下挺下来延续下去实属不易。用今天的话来说,对付群体性事件,对付太平天国这种超级群体性事件,维稳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几千武装洋人来讨还公道的外交冲突只能说是不急之务。在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压力下,就这个王朝可能拥有的智商,做得不算好,也不能说不及格。把平息太平天国的颠覆政府的超级群体性事件当做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无卡奈何的唯一选择。于是,与英法联军战争算不上标准意义上的战争,因而以泱泱大国竟然搞不过一支外来的5000多人的军队,以太平军的军事装备可以击败由美国人拉起来的洋枪队,就不奇怪了。这样看来,圆明园被火烧事件在王朝的存亡继绝上不过是一场比较严重的外交冲突而已,而太平军才是致命的敌人,那可是要命的一把刀子。后人只因为圆明园的美轮美奂被一把火烧掉而感到万分痛惜,却不理会那不过是皇帝的私产,全是民脂民膏,再精美、再珍贵,老百姓也享受不到一分一毫。我们是因为后来皇帝必然被打倒,他的一切必然会被没收来倒推历史过程,好像那些都应该是公有的,可是你要生在当时,你就没有丝毫公有的概念,谁抢到手就是谁的。按当下对金钱迷恋到入骨入随的世风来假设,你要是在现场,也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哄抢行动。
奇怪的是,1860年发生的火烧圆明园事件被有意放大了,同时有意忽略掉那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超级群体性事件这个背景。事实上,后者的破坏力要超过前者千百倍。一座圆明园哪怕充满了天下奇珍异宝,一把火烧了,能比大半个中国陷于战火的损失大吗?这个不用脑子,用脚趾头想一想,也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样,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走向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火烧圆明园,为什么我们老盯着圆明园的废墟,而不提那场超级群体性事件对中国造成的浩劫呢?
由此可见,只接受当下主流历史解读,我们的头脑里就会是一盆浆糊。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可奈何演进的。关键在于,作为一个民族你必须赶上世界文明,你不能满足强盗和侠客那样简单有限的思维:以为拥有绝世武功或超级致命武器就可以称霸江湖。就是在江湖,最终也是PK境界,PK文明水准,一旦落伍了,就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被消灭。清王朝整体上的不合时宜,无法更新的意识已经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仿佛封闭的原始部落面对现代文明人,除了消亡没有别的选择。
这样的历史先例,如今已被朝鲜和伊朗之类的国家重演。他们不相信,野蛮敌不过文明,他们还深陷在对古老政治阴谋和权术的迷恋中。在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上,所有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这样的社会在本质上拒绝民主和自由,不及而且拒绝承认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文明高度,就必然摆脱不掉落后野蛮的统治方式,必然迷信专权和暴力。再不改弦易辙,就难免太平军式的超级动乱以及恶性外交事件火烧圆明园的惨剧的再度上演。这就是本国发生在150年前的所谓第二次鸦片战争——很怪异的一个命名——给我们的启示。
----------草 云


http://www.blogchina.com/201012191064186.html

锐意恒行 发表于 2010-12-26 20:07:54

当年的东西,国有和皇家私有分不清,我们并没有明确的产权概念。

醍醐 发表于 2011-1-15 12:08:46

强盗就强盗吧,承认了至少我们还觉得算条汉子,非要狡辩自己是圣人,恶心!;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烧圆明园被遮蔽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