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6|回复: 0

(转)后生可畏——读黄蕉风新书《草鞋十字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7 02: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雨云
        蕉风的书已经收到两本了,一本是《3的n次方》,2010年7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再一本就是春节前拿到的《草鞋十字架》,2012年12月国际华文出版社出版。
  蕉风的书我是轻易不敢开始阅读的,一但开始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蕉风的书容量都很大,沉沉的。内容对我,又都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比如《3的n次方》,是关于大学生三分钟电影的。当时的蕉风还是影视系大三的学生,但已经锋芒展露,是全国第一个大学生公益影展--三分钟影像展的主要创办人、策展人,发表着新生代电影人的预演与预言。我挺佩服蕉风,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个性,敢想敢做敢实现。
    《草鞋十字架》则是蕉风近年来思想成果的凝集。草鞋代表墨家的苦行济世,十字架代表基督的博爱和牺牲。墨家,基督教,我都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读蕉风的文字,我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竟然有一股这么优秀的支流,可以和普世第一大宗教,拥有全世界26亿基督徒的基督教隔空对话。墨家的兼爱天下和基督教的博爱牺牲有着同等的意义。关于墨子的伟大人格,蕉风借吴雷川的《墨翟与耶稣》,对两人进行了比较,谈到两人如何的相似。一是出身:都是木匠之后,出于平民阶层,是站在统治阶级的对立面。二是爱: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基督教提倡“博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三是义:墨翟说“兼相爱交相利”,“义,利也”。耶稣说“上帝爱世人”,又称上帝为“公义的父”。四是勤与俭:墨翟被历代赞为“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表率,而耶稣为传天国福音,不辞辛苦,“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二人的形象与统治阶级的奢侈和淫乱形成鲜明对比。悲摧的是,我们对基督教是排斥,对墨家是轻视。汉代以来,一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致使墨家这股优秀的文化支流被忽视,少有人了解和重视,甚至中绝。
    在《草鞋十字架》中,我读到历史上曾有两次墨学复兴。一次是清末,一些朴学家如孙诒让开始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墨子》一书的校释和考订,兴起了第一波墨学复兴的浪潮。一次是民国初年,胡适、梁启超等知识分子有感中国儒家传统的文弱,矢志引入墨家思想来和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潮相接,以此改良民族的文化,因而大力推崇墨学,为墨学在近代的第二次复兴。这第三次复兴何时会到来呢?对依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蕉风在《儒家下的蛋》一文中进行了大胆的嘲笑与批评。但是墨家的兼容也影响到焦风,他希望他的观点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希望世界的文化是兼容的。这本书也是蕉风多角度多层次对传统文化与普世价值融通的思考,并首次提出“墨家基督徒”的新理念。蕉风在厦门的书斋是耶墨斋,可见他对墨学和基督教的研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是情有独钟。年轻人能有这样的坚持,独立的思考,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不得不说,后生可畏。
    虽然蕉风研究的领域对一般人有点偏,但文字清晰,条理清楚,只要静下来,还是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春节一天有朋友问我在干吗,我说在读朋友的书,收到有段时间了,是关于墨家关于基督教的,很不错。然后我们就谈到信仰问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丢失了太多精神上的东西,越来越功利,其中就有信仰危机。真的很高兴,还有蕉风这样年轻的学者,沉下心来,跨界飞行,提升修养。
    认识蕉风之前先认识蕉风的父亲,《厦门晚报》的记者编辑黄秋苇老师。他们父子俩常在新浪微博上互动,良好的父子关系让很多为人父母者羡慕。偶尔和秋苇老师见面,做父亲谈论的话题必离不开做儿子的,还常提儿子怕父亲不进步,又推荐了几本书让他学习等等。我常常一听秋苇老师报的书名就晕,都是我平时读书不会涉足的,所以只好微笑的听着,不发表意见。这真的是子不必不如父,还是那句:后生可畏!
    由蕉风让我想起我正在读研的女儿,我的读书也深受她的影响。比如女儿喜欢村上春树,还托人从日本带回原版的小说。由此我也开始关注日本文学,喜欢上村上春树的书。有一天读书会后,我跟女儿说起萧春雷老师推荐的《冰与火之歌》,诱惑她说很不错。没想到,女儿转眼从她房间搬出一套《冰与水之歌》给我学习,还是最早版本的。我被女儿狠狠地震了一下,后来也爱上了乔治R.R.马丁描绘的宏大的历史画卷,创造世界的丰富的想象力。今年寒假,不知怎么和女儿谈到古代情歌,她又翻出一套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来,让我学习看看古代的日本人是如何用诗歌恋爱,传递情歌的信笺又是如何讲究的。对女儿,我常觉得惭愧,不是合格的母亲,比如我从来不知道女儿从小就对繁体字感兴趣,喜欢读古体诗文。以至于现在的她,绕了一大圈,工作几年后还是走回学校,研究她感兴趣的古代文学去了。
    再说蕉风。现实中的蕉风和文字中的尖锐和锋利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人少有的沉稳,让人一见就难忘。记得第一次见到蕉风,是在市图书馆听谢泳教授的讲座,讲网络时代如何读书。蕉风一个人坐在一处,静静的。偶尔在父亲对文友的介绍中一笑,算是打了招呼了。后来又见过蕉风两次,我们说过的话我想不超过五句。其中一句是在艺术家曾焕光的工作室品土味美食,蕉风向我推荐饭桌上的菜,告诉我那丸子很好吃。
    蕉风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这一点更是难得。在《前言:感恩的心》中,蕉风提到了许多关心帮助他的师长,在《附录二:吾爱吾师》中,还特别回忆了两次为他的书写序的郭少棠老教授,还有他近几年接触到的谢泳教授。谢泳教授评价蕉风,有思想,但不偏激;有文采,但不外显。很是精确。后生可畏,祝福蕉风!
                                                                                   2013-03-04
转载自 黄蕉风 的新浪博客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61cf0102e2zz.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21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