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后话圣诞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在社会上的声势越来越大,于是引起了个别“文人墨客”的“恐慌”,曾一度掀起过该不该过“洋节”的大讨论:有的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中国人不该过。 说这些话的人,其民族自尊心固然可嘉,但对圣诞节的意义却知之甚少。圣诞节纪念的中心人物是耶稣,而不是圣诞老人。耶稣是属于全人类的,祂是宇宙的君王,是救世主默西亚,救赎的对象是普世人类,华夏儿女也是天主所爱的人,自然也在救赎之列。祂固然诞生在犹太(今巴勒斯坦境内)的白冷城,按地域划分属于亚洲,只不过福音的传播首先到达西方,而东方古国则被万水千山所阻隔。基督诞生于希伯来文化的环境,而祂所创立的教会却没有自己的本位文化,要说有就是救赎文化、生命文化,她敞开胸怀接纳一切优秀文化,并在其中生根发芽,如今已成为真正能容纳各民族、各语言、各邦国的普世公教会。假如基督宗教能从唐朝景教或元朝的天主教延续至今,圣诞节在中国也决不会是今天的这种过法。其实人们首先应该抵制的是破坏社会肌体的腐败文化和死亡文化。 对国人来说,不止是宗教节日,就连一些在国外行之有效的科学工作方法和国际认证之类的东西,一到了中国这块土地上也往往也会变味、走样。圣诞节到了中国的民间,经商家们的造势,更是变成了食客、妇女、青年们聚餐、购物、狂欢的机会和理由,早已失去了宗教的氛围,又如何值得引起“恐慌”呢?各取所需罢了。我倒是想说:没有耶稣的圣诞节,还叫什么圣诞节?就像一篇没有主题的文章一样杂乱。国人喜欢圣诞老人(能带给人们礼物)胜过喜欢耶稣(要求人们生命的改变),这种没有耶稣的圣诞节过法本也无可厚非,我倒是想劝诫他们:在你们吃饱了、喝醉了、玩累了之后,是否该清醒一下?扪心自问感到心灵的充实吗?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吗? 事实上,中国的主流媒体和社会还是害怕耶稣,害怕马槽中的那个柔弱婴儿,就如当年的上层社会害怕祂一样。记得有一年的一个圣诞节当天,我打电话参与一个文艺广播节目,征求主持人的意见,想唱一首和圣诞节有关的歌曲,增加一点节日气氛,主持人说只能唱《铃儿响叮当》,而我不会歌词。其实,打电话之前我是有心里准备的,主持人还未等我说想改唱其它流行歌曲就把电话匆匆挂掉了。我佩服主持人的政治敏感度,我也理解他的做法,如果真因为一首和耶稣有关的圣诞歌曲让人家丢了饭碗,我还于心不忍呢! 在资讯、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地域边界将被逐渐淡化,人类共一家、地球仅一村,任何想阻止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历史的发展也不会以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己身为一名教友,在接受基督信仰的同时,也并没有忘记祖宗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反,我更加喜爱中国的《四书》和《道德经》中的内容,使我看到真理在更高的层面是相通的。我也认同儒家的“天”、道家的“道”和佛家的慈悲,如果我明知耶稣和祂的教会中含有真、善、美、圣,并由此派生出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这些现代理念而予以抵制和害怕,只能说明我的狭隘和自私。 身为中国人,我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到最多的主题似乎离不开一个“吃”字,而天主子民过节时也是去参加一个感恩祭宴,是聚餐。不同的是:一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望,一个是为了获得心灵之食粮;一个关注肉体,一个关注灵魂。 “人不单靠饼生活,也靠天主口中所说的每句话。”(玛4:4) “你们应当先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其它的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25-26,28-33)当一个民族从关注肉体生活上升到关注灵魂生活的时候,这个民族的道德水平、精神生活及国民素质才会得到整体的升华!而这丝毫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却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