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0|回复: 0

【修师傅胡侃】一件神奇的事情---只有地球上有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1 18: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个世界中有很多事情我们觉得司空见惯,认为它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但实际上它发生的概率可能是10的负多少次幂那么低。就比如宇宙中只有一个星球---地球上有火。
我们先界定义一下“火”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火是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常规的火是由氧气、可燃物和火源三大要素共同产生,缺一不可。形成火焰则是由于燃料必须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或者是这个可燃物在被加热以后释放出可燃气体。当它们释放的气体与氧气剧烈反应的时候,所形成的高温等离子体,就是我们看到的火焰。
虽然我们在中学的课堂上有过把白磷从水中捞出来,然后它自燃了的实验;也有铁丝在纯氧气中被点燃对的实验。但这种事件几乎不可能在自然界中产生。自然界中的火都是碳基有机物质被在高温的作用下被引燃,然后在氧气的加持下产生燃烧。形成燃烧三要素中的两样:可燃物和氧气竟然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出现生物以后才产生的。
而要形成火,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先经历了数10亿年的光合作用,吸收原始大气的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并排放出废气----氧。也就是地球刚诞生的时候,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没有氧气自然也就没有火焰了。但在这27亿年前,一种藻类微生物在海洋中出现,它们经过光合作用开始产生氧气,经过大约20亿年的时间,它们就彻底的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
但光有氧气不行,还得需要有可燃物,这就不得不说地球上另一件神奇的事件:造物主在地球的硅基泥土中,创造了碳基生命。地球上硅含量27.7%,而碳的含量只有0.03%,只有硅的千分之一。但奇妙的是,地球上的生物是少的惊人的碳元素为主要组成物质的。先是含碳的长分子链组成蛋白质和DNA形成了生命,反过来草本生物再以呼吸的方式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着碳循环,并形成脂肪族、芳香族等长分子链,最后形成了草、木等燃料,进而形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其他可燃物。
当氧气和可燃物都出现之后,在闪电的作用下,地球上就出现了野火,此时距离地球形成已经过去了39亿年。所以说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了火,而火又促进了生命的进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将原始的森林毁坏,使森林让位给喜欢火的草原。星星之火,虽然可以燎原,但草本植物却非常喜欢火,因为火可以清理树木,但烧不死野草。大约500万年前,草原就成为了世界上主要的生物群落之一,形成了一套影响人类产生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祖先依赖草原开始进化,驯化小麦、水稻、玉米等草本植物形成了农业;在草原、森林里狩猎并驯化猎物形成了畜牧业。当人类会使用火以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韩非子说:“(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也就是人类会使用火之后,可以吃烹饪的食品,极大地提升了健康水平和寿命,为下一步改造世界奠定基础。
会使用火就可以冶炼青铜器、铁器,烧造陶瓷、玻璃,人类往更高的文明进阶。但回过头来我们看,火的产生以及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的进化的影响,似乎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有个设计师在精妙安排出来的。当我们翻开圣经的时候,发现也基本上这样启示的:
首先,创世之前先有水。创世纪一章7节说:天主造了穹苍,分开了穹苍以下的水和穹苍以上的水。而事实上我们的太阳系是一个“湿润”的区域,好多天体有水,水甚至是形成地球的物质之一,我们现在喝下去的水可能在46亿年之前就形成了,比地球还古老。而且地球上海水只占地球总质量的0.02%。 更多的水隐藏在我们脚下深处,埋在由岩石构成的地幔中。地幔中的水不是以液态存在的,而是被束缚在“水合”岩石和矿物的分子结构中。如此说来,我们的大地确实“漂浮”在水面上,如同经上所说的一样。
所以,圣经启示水分为天空中的水、地表水、地下水这样一个模型,且在创始之初就有天上的诸水,和我们已知的世界高度吻合。但神奇的是,经上并未说创始之初有火。
其次,圣经启示先有海洋,然后有陆地。事实上也是先有海洋生物,为我们的大气提供了21%的氧气以及丰富的油、气资源,为火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再次,圣经启示“在陆地上,土地要生出青草,结种子的蔬菜和结果子的果树”(创一:11),全地面上结种子的各种蔬菜,在果内含有种子的各种果树,我都给你们作食物(创一:30).这不就是地球上出现草原,然后进化出人类的故事吗?!
当这一切都有了之后,圣经中才出现火。人们用火制造各种铜铁器具(创四:22),烧砖(创:十一:3)。火的出现远远晚于水,且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工具。想到这一切,我更加相信一位造物主,天主创造了这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6-26 2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