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0 17:01:32

【誓反教职业伦理】《基督教信仰与职业精神》(连载)

献    词 献给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是我一生的榜样。 关于《基督教信仰与职业精神》 这本小册子根据我在若干个教会、基督徒团体和企业中的讲座及培训课程而编写。它包含四个内容:基督徒的职业态度、基督徒的服务意识、基督徒的敬业精神以及基督徒的自我管理。我深知这本小册子与无数属灵前辈关于基督徒职业伦理的著述相比,实在显得单薄无力且带有太多个人的观点,尽管如此,即便是一个甚为不配的器皿,也当尽其责任。祈愿主悦纳我这有限的工作,并使之有益于人。我也请求读者在阅读这本小册子的时候,不要关注我那些靠着修辞而吸引人的言语,而要看到那些浸透在字里行间的信念——这些信念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我和我的文字不过是在传递它们而已。抛砖是为引玉,那后来的必超越这先前的。感谢谌蒙——她以祈祷祝福我的写作。 上帝的最不配的器皿,赵直主后二〇一〇年至二〇一一年动笔于黄山徽州文化园成书于惠州郁金香书斋 序    言 我要提出的问题是:职场中的基督徒如何成为最卓越的职业者?请注意:我提出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how)成为而不是“为什么”(why)要成为最卓越的职业者。在我看来,一个基督徒必须成为最卓越的职业者是不言而喻的。论到人生的首要目的,便是荣耀神,为实现这一目的,人应当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辛勤劳动。对于一个蒙主呼召(calling)、领受职业的基督徒而言,他的职业既是主所赋予的使命,也是对主的侍奉。在其职业过程中,信徒以其务实的行为参与到神对世界的造化工程当中,从而使自己的工作足以传递神恩,成为荣神益人的馨香之祭。任何一个基督徒都应当在其工作过程中追求卓越。这卓越的品质有两个基础,其一是卓越的专业素质,其二是虔诚的信仰所决定的工作伦理。专业素质是在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具有卓越专业素质的职业者,能够把工作做好。所谓伦理,是指以某种价值观为脉络的生命感觉,当一个信徒以基督教价值观去衡量他的职业行为时,他也就具备了基督教工作伦理,并因此而在工作中找到某种感觉:这种感觉促使一个信徒或者对某些事物由衷地厌恶进而避免相关的行为,或者以某种目的为乐进而在相关的事务上努力。具备卓越工作伦理的职业者,愿意把工作做好,并且以把工作做到优良的极致为乐趣和荣誉。这样的人,必是职场中的佼佼者。基督教信仰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促进基督徒职业者追求卓越:首先,由于把自己的工作看为对神负责乃至是对神的侍奉,信徒也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由于信仰的缘故,信徒所拥有的职业精神足以成为其在职场中的动力和准绳。这一动力超越生存动力、功利动力、理想动力而上升到信仰动力的高度;这一准绳超越作为对职业者的最低要求的职业道德而上升到健康积极的敬业精神乃至于神圣的职业信仰的高度。如此,“积极入世、勤勉劳动、苦行节欲、恪守道德”也就成为了基督徒职业者的特征。现在,回到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职场中的基督徒如何成为最卓越的职业者?”我的回答是:以信仰为动力和约束。“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如是说;而我说,“职场就是我们的教堂”。以信仰为动力和约束者将创造辉煌。

目    录 第一章    信仰的动力——基督教信仰与职业心态          第一节敬虔心——基督徒的特质          第二节积极心——基督徒的风格          第三节自信心——基督徒的意志          第四节服从心——基督徒的本位          第五节谦卑心——基督徒的气质          第六节感恩心——基督徒的修养          第七节细致心——基督徒的责任          第八节合作心——基督徒的方式          第九节经营心——基督徒的本分          第十节幽默心——基督徒的乐观 第二章    服务的真谛——基督教信仰与服务意识          第一节服务的差别从何而来?          第二节拜物教徒的服务观          第三节基督徒的服务观          第四节服务的七要素:观念与技巧的结合之一——微笑 之二——出色                  之三——准备                  之四——看待                  之五——邀请                  之六——创造                  之七——眼睛 第三章    敬业四大美德——基督教伦理与健康积极的敬业精神          第一节自信:敬业精神的要求                  其一自信:必要的品质其二自知:自信的基础其三自信:锻炼的结果其四信仰:超越自信          第二节勤俭:敬业精神的基石                  其一勤奋的表现其二节俭的习惯                  其三清教徒精神          第三节主动:敬业精神的特征其一如何做到主动其二主动:一种品质          第四节爱:敬业精神的升华                  其一爱的品质:其定义与原则                  其二爱的作用与意义                  其三爱的表现 第四章基督徒职业者的自我管理——德鲁克七项启示          第一节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第二节德鲁克:他的思想第三节启示之一:完美第四节启示之二:自律第五节启示之三:学习第六节启示之四:检讨第七节启示之五:反思第八节启示之六:反馈第九节启示之七:贡献 参考资料后记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0 17:02:09

第一章信仰的动力——基督教信仰与职业心态 “工作并不是人们但愿能摆脱掉的劳累与艰辛,上帝赋予人的劳动能力以享受和独立感……对于在我们的工作中赋予我们的享受和独立感的认识,是对工作的唯一虔诚的认识,谁具有这种认识,谁就丝毫不会为自己脸上的汗水而怨天尤人。”——【丹麦】克尔恺廓尔,《基督徒的激情》,“基督教关于工作的观点” 在企业培训界,有几句话经常被人提起:职场中人,能力强心态好堪称精品、能力弱心态好是半成品、能力弱心态差属于废品;而能力强心态糟糕的人,则被看为毒品——因为他们的能力总是用在发怨言和捣乱当中。能力决定着人能不能做事、能不能把事做好,心态则决定着人愿不愿做正确的事、愿不愿把正确的事做好。那么,心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当代职业者的首要素质,就是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而基督徒的信仰与卓越的职业心态又有什么关系?所谓心态——即心理状态——包含着作为短期感受的心情、作为长期感受的心境,也包含着对待某种存在物或理念的观念和态度,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还包含着思维方式和品德。所谓职业心态,则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是职业对心理状态的要求——譬如,没有笑脸莫开店,笑脸就是心态的表征。其二是职业场合或职业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最佳心理状态。前者是要求,后者则是职业者主动的追求。良好,乃至卓越的职业心态使得职业者能享受工作过程、克服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将使职业者真正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对基督徒而言,信仰是我们一切动力的源泉,也是价值观的标准。信仰是信念的根源;“信念是一切的起点”①。我们将自己的生命交付于基督,并以祂的准则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这是信仰。由信仰可以产生若干系统性的信念,这些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基本预设。当我们要进行思考或是进行某种事务时,信念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这是它作为准则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信念也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做,要达到怎样的标准,这是它作为动力的一方面。信仰产生信念,而信念又是心态的基础。我们的心理状态,虽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突发事件的影响、身体状况的影响,但信念可以使我们的态度不断接近它的应然状态。这应然状态,就是堪称卓越的职业心态。正如对神坚定的信念使但以理走出狮子坑,信念也能使我们超越我们的已然状态所带来的困顿。假设我的某一个下属,因为她的过失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我把她叫来狠狠地骂了一顿,然后就叫她马上去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也许她会因为这严厉的批评而很难受,但如果她的内心有着“追求自我完善”和“对人性的正确认识”,那么,仅仅就是这两个信念所产生的力量也必然帮助她超越这痛苦——她会准确地评价自己,不因为遭遇批评而轻视自己;她也会正确地对待我的批评,不因为我的态度而产生敌意。信念会告诉她:“被批评是因为我的过错,你批评我是对我的未来依然抱有信心,虽然我刚刚被骂了,我很难受,但我不应该被情绪控制,我更应该做出优良的表现;虽然你的态度很恶劣,但我也可以理解你,因为我们都有发脾气的时候。”技能与才能决定一个职业者能不能做事,能不能把事做好,心态则决定一个职业者愿不愿做事——因此,我们把心态称为“愿能”。没有良好的愿能,技能和才能都算不了什么;拥有良好的愿能,即便技能和才能有所欠缺,时间也会报答其努力。而一个人若是心态出了问题,那么,他的能力越强,破坏力也就越大。我曾在许多团队里见过这样的人,由于他们秉持着某种不正确的信念,错误地认为雇主一定就是剥削者,而自己就是可怜的被压迫者,因此他们满心都是怨恨,他们很难有任何积极的表现,只有在消极怠工、煽动闹事的时候,才体现出他们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这种道德残缺者,由于他们的心态而只能背上一个恶名,叫做“流氓无产者”。任何一个基督徒都应该弃绝这种无赖汉的可怜虫心态。基督宗教②所倡导的“契约精神”和新教基督徒普遍认同的“天职观”,正是由信仰所产生的关于职业的信念。作为新教的工作伦理,这两种信念是新教基督徒的职业心态的基石,它们深刻地影响着新教徒在职业中的感觉。新教徒认为工作是神的呼召(calling)、是神所赋予的神圣使命③,神要借用一个人的工作去影响一群人,光照一个地方。工作,是履行神在世间赋予人的义务。一个基督徒成为某个特定岗位上的职业者,绝非偶然,而是神的钦定。没有任何一个合乎神律法的职业是卑微的。因此,当一个职业者以履行天职的观点去看待他的工作时,他的心态绝不可能是自轻自贱、消极抗拒的。“契约精神”具体到职场,则是对职业理念、职业本身,对职业者、职业资源有着一种近乎于发自本能的尊重;对劳资双方关系能够予以合宜的积极肯定——正如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总监聂圣哲所言,“资本上占有的不平等、雇佣和被雇佣关系的事实存在,并不排斥员工与企业主之间人格的平等。”现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雇员永远不是企业的主人,企业也永远不是雇员的家,具有契约精神的职业者无需为简单的雇佣关系增加任何虚伪的装饰,对一个老实本分心存敬畏的基督徒而言,自己的身份是什么,自己的责任就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尊敬我们的雇主、尊重我们的雇员?我们为什么绝不偷奸耍滑?我们为什么要尽忠职守?我们为什么忠诚于公司?我们为什么要不断进步,精益求精?只是因为基督徒当近乎本能地认为:任何一个职业者都应该如此。一个具备契约精神的职业者,永远处于严格自律、积极向上、自动自发的状态。我们不是为讨人的喜欢而在他们的眼前有卓越的表现,神——无时无刻不在的神,是我们的监管者。信念决定态度。洛克菲勒在写给他儿子的信中,精炼地说:“工作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神圣的工作态度所决定的,又何止是个人的快乐呢?当基督徒职业者怀着天职观和契约精神去从事他的职业时,他的心态也必然能超越职业本身对心态的基本要求,而达到一个更高的、乃至于卓越的标准。天职观和契约精神,因此而成为基督徒职业心态的基石。然而,仅仅知道这两点,是不够的,职业心态必须明确到点,让人可以清晰地把握它、接受它时,才有可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我给基督徒团体进行培训、开办讲座的过程中,我总结过很多由信仰而产生或者说与基督徒的信念有关的职业心态,本文列举十个,愿其能有益于力求以工作荣耀神、造福他人的信徒。 【注解】①“信念是一切的起点”,语出德国军事家隆美尔。尽管隆美尔并非基督徒而是国家社会主义者,他的这一观点也具有着强烈的新教色彩,即信仰是起点、是生活的准则。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信仰不仅仅是起点和准则,更是过程、是生活本身。②“基督宗教”即广义上的基督教,包含基督正教、基督公教和基督新教以及自称基督教,但在基要神学观点上——尤其是三一论和基督论——与以上三大教派有重大分歧的教派,如埃及科普特教派、涅斯托利教派、耶和华见证会和摩门教。③“天职观”是宗教改革后产生的观点,被许多新教教派尤其是信义宗和改革宗信徒所接受,但这一观点并不见于《圣经》。事实上,“天职观”并非基督宗教传统神学的产物,而是被赋予了新教神学色彩的形而上学和自然神论的观点。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呼召”一词意味着神赐予的使命,但此意先前并未出现在天主教信徒中,即使是传统古代也未曾出现,而只出现在大部分人口属于新教的地区里。韦伯在书中也指出,新教徒视劳动为职业,且是神授职的终极职责。新教将职业和神圣天意连结,和神圣诫命连结,特别是和预定论连结。在新教伦理中,职业,以及从中产生的利润,都是发生在为神拯救之人的架构中。在老牌的加尔文宗神学当中,信徒在此岸世界的成功,甚至被看为得救的外在标志。十七世纪的一个新教徒领袖曾这样说:“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你的产业便成。”显然地,这是“天职观”的思想。但在传统神学中我们看不到这一观点。在由曼德编译的《天职》一书中,《职业思想精华》一段这样描述新教徒的观点:当时的清教徒都毫无保留地投身于工作,尽力为自己扩大产业、积蓄财富。他们把产业和财富当作是上天赐福的记号,甚至有些人以为是得救的依据。清教徒的这种职业思想其实有深刻的信仰背景:清教徒根据加尔文的预定论,确信自己就是神预定要拣选的选民。但是,他们也经常地陷入疑虑当中:是否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到底谁是神的选民。于是,清教徒为了获得这种得救的自信,紧张的世俗活动便被当作最合适的认知途径。只有世俗活动才能驱散宗教里的疑虑,给人带来恩宠的确定性。清教徒把牢牢实践自己的天职解释为获得选民地位的确定性。这就是说,一个清教徒一方面可以自信地宣称:“我是选民,”另一方面必须用实践的客观效果来“证实”他是选民,他是蒙恩典者。信仰必须是有效的信仰,必须通过在世间的工作和创业来证明自己的选民资格。而与新教观点截然对立的是东正教——其观点比天主教更趋于保守——的职业观,我们可以把它看为是最传统的基督宗教的观点。Hierotheos Vlachos都主教在其著述《资本主义-西方形上学的产物》中提出:不可将劳动和专门职业相连。例如,医疗科学不能被职业化,任何人道主义的科学也都不能被职业化;它们应当结合服侍的观点。我们都是辅祭(仆人)。劳动职业主义,特别是职业主义精神,是和利润有关,和透过各种手段增加生产有关,和剥削有关,和许多其它可怕的事物有关。认为每个人的职业是由神圣天意预先决定,是无人性的观点,因为它废止人的自由,或使人更为大胆。试想,如果批发商、工厂老板,和更广泛地,每个商人都认为他们的工作是由神决定的职业,会发生什么事?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种虐待,不公平,和剥削都会被合理化。这就是为何不能将劳动职业化的原因。但是当人们有从事特定职业的义务时,他必须视该义务为一种在以下架构中实践的劳动:神的爱和同胞爱。毕竟,劳动本身并非生命的目的。劳动不但有益,且必要,人因劳动而不至于陷灵性的散漫,此外,人也必须以劳动养育在他保护之下的人;但这并不是唯一目的。劳动应被视为神的赠礼,应该被圣餐式的实践(在感恩的精神中)。人的目标即非以劳动为自己辩解,也非为了确保心中的神恩,而是为了神化荣光。尽管本文的作者秉持一种处于东正教观念和新教观念张力之间的职业观,但也认为,对于长期生活在农业文明中、缺乏现代职业精神、缺乏规范意识的中国新教基督徒而言,树立天职观思想有助于提升其职业意识,从而形成严格的自我监督,由此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这也是习惯于在信仰中找安慰的中国新教徒在生活中进行务实的信仰实践的第一步。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0 17:05:00

第一种心态:敬虔心——基督徒的特质 一群中国企业家参观瑞士钟表厂后,向接待方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的工厂为什么没有质检员?回答是:我们的质检员在天上。瑞士人的回答,并非故作幽默。深受改革宗影响的瑞士人,已经将职场中的自我管理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任何一个职业行为,都受到神的监管。这一监管乃是最严格的标准,也是内在的约束,因此每一个工序都力求完美。这是对神的敬畏心所造就的。另一方面,自己的任何一个职业行为,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职业者要借着自己的服务、产品来荣耀神。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生产最优良的产品,不是为求得人的赞赏,而是为得到神的喜悦。这是对神的虔诚心所造就的。再进一步说,所谓敬虔心,就是指在工作中保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和虔诚的精神。出于敬畏心,职业者相信神始终在监督自己的工作,相信自己的工作将给他人带去深远的影响。由此产生的是严谨的工作作风。清华大学的余明阳教授曾在惠州的一次品牌战略论坛上说到:他家要请保姆,只请基督徒,而他家的什么柜子之类的都不用上锁。为什么?因为一个心存敬畏的人是值得信任的:至少她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犹太法典》在论到市场道德时说:“除非一个人坚定地保持着对上帝的敬畏,不然他的房子不久就会变成废墟一片。”我们见到的废墟还不少吗?俄国的店主为了让顾客相信自己的商店不卖假货和劣质商品,只需声明“本店不卖中国货”!黑心月饼砸了冠生园的品牌,三鹿奶粉毁了中国奶业的名声,塑化剂玩完了台湾的饮料。人没有敬畏心,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即便一个人没有虔诚的信仰,他也应该明白,自己的工作影响着他人的健康、心灵的感受和生活的幸福。人若是明白这一点,自然不会生产毒奶粉、提炼地沟油、修建豆腐渣工程、摧残未成年人的心灵。我在给生产行业的人做培训的时候,常给他们这样说:“一颗螺丝钉关系着无数人的平安。”我曾经做过职业学校里的教师,我深深地明白,教好了一个学生,也就等于祝福了他一家三代。只有敬畏心是不够的,因为它不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我作教师的时候,校长常说,误一个学生,就是误人家一家三代,这话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他这样的说法让不少的同事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毕竟,要靠着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个人,比用脚踢刺还难。而我看到当我可以把一种美好的品质带给我的学生,让她们明白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明晓生命中的圣洁品质、理解爱的真谛、懂得宽恕与怜悯,使她们的生命因为我传递了一种恩典而有所改变时,所有的压力也就变成了内心极大的喜乐。敬畏心使我们严以律己,虔诚心则使我们享受工作。出于虔诚心,职业者像侍奉神一样进行自己的工作,由此产生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所以,一个敬虔的基督徒,他不是为讨人的喜欢而在人前把事做好,乃是因为存心敬畏主而在人前人后把一切的事都做好。出于人性的堕落,职业者往往是做那些会被雇主检查的事而非雇主所期望的事,然而一个基督徒应该知道,是谁在检查着我们一切的职业行为、我们将来最终将会向谁交账。我们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主把我呼召到我现在的工作岗位上,目的何在?我应该怎样工作?我们的答案就体现着我们对天职的认识。我的回答是:在这个时间段、在这个地点,有一群特定的人需要我,并且非我莫属。任何一个器皿都承载着并且必须传递主的恩典,所以我必须力求卓越、精益求精,使我的工作成为对他人的祝福。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0 17:05:38

第二种心态:积极心——基督徒的风格 当洛克菲勒的合作伙伴钢铁大王卡耐基满怀歉疚地对他说:“抱歉,约翰,我让你损失了那么多钱”时,这位石油大王的回答是:“谢谢你,安德鲁,至少你为我保住了一半的资金。”我们在职场中必然会遭遇挫折,也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人,也必然会处于种种足以压垮我们或者腐蚀我们的环境中。而积极心,也就意味着在工作中始终以坚定的信念作为动力和准则、从信仰的角度去看待工作中一切的遭遇。如此,我们也就能关注人生光明面,关注人性的美善,在每一个挫折中看到神的祝福。论到以信念为动力,我要提出两个问题:我们为谁工作?为何而工作?一个基督徒首先是为养活自己而工作——这是必然;进一步是为家庭创造幸福而工作——这是责任;另一方面是为履行对雇主的责任而工作(或者是雇主履行对雇员的责任)——这是契约,当然还有一种责任:“为保障社会秩序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犹太法典》)。而在这一切之上,是为荣耀神而工作——这是使命。当一个人心怀使命,以荣耀神为目的而工作时,他不会惧怕一切的压力、他将克服所有的困难,挫折会使他不断成长、机遇能帮助他谦卑地创造辉煌。基督徒的积极心,也会来自于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属灵的价值观能帮助我们超越自己有限的角度而从一个更高更深的角度去看待世事,因此我们往往能够看透万事。你所面对的机遇是引诱吗?你所遭遇的挫折仅仅是困顿吗?别人对你的批评是对你的造就吗?如果我们能够从信仰的角度看问题也就能看到我们所面对的事所具有的更长远的意义和神借着它所给予我们的更深沉的祝福。即便不是从信仰的角度出发,正确的视角也能造就良好的心态。我的一个学生在一家酒店里当部长,有人对她说,她下面的领班、服务员说什么她都听,这样很不好;又说,她上面的主任、经理说什么她都听,这样也很不好。于是她觉得自己管理不力又被人利用——这的确是件让人难受的事。但我在电话里告诉她,这人所说的在我看来恰恰是她的优点:善于聆听、有亲和力,所以下属更拥戴她这样的上司;执行力强,办事到位,故此上司更欣赏她这样的下属。当我改变了她的视角,她也就在瞬间改变了自己的心理感受。某人问三个石匠:你在干什么?第一个的回答是:没看到我在打这该死的石头么?第二的回答是: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才来修这墙。第三个的回答是:我在修建一所宏伟的教堂,让人们到这里来领受天主的祝福。前面两个人把工作看作无奈而辛苦的事,只有第三个人,由于他心怀信念,所以他的心态是积极的,工作的压力不会压垮他;他的目标是远大的,他不会仅仅满足于打石头砌墙换取报酬。信念的推动最终使他成了一位伟大的建筑家。我常常想起旧约中的三个人:约瑟、约书亚和迦勒。约瑟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环境中,他都敬畏神,所以他能对他的哥哥们说“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约书亚和迦勒在别人灰心丧胆之时却看到上主的应许:“上主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把地赐给我们”。信主的人,你是否也相信,今天的困顿乃是神所给予的磨练?你是否在看似绝望的环境中,依然存有信心和希望?无论何时,主与我们同在。这是我们的积极心的来源。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0 17:12:01

第三种心态:自信心——基督徒的意志 某个出版公司的老板经常说:“本期杂志出版之前,有个人将被解雇。”有一次,某个不自信的倒霉蛋紧张得不得了,跑去问他:“你要解雇的人是不是我?”老板回答:“本来我还没想到要解雇谁,既然你找上门来,那就是你了。”我常告诉我的听众:自信是职业对职业者的基本要求,没有自信就不可能胜任工作。但是,什么是自信?基督徒的自信又应当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有很多人——包括基督徒——对自信都有着错误的认识。他们以为,只要心里相信、口中宣称,就能够具备自信。他们相信什么呢?由于“可能思想”和“积极思想”在他们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对自己的缺陷选择性失明,毫无理由地夸大自己的能力,因此他们常常宣称“If you think you can, you can!”——我家对门住了一群搞传销的,他们个个都很自信,每天早上都要高呼:“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明年年薪一百万!”他们已经高呼了好几个月,现在还在为交房租而努力拼搏。这不是自信,乃是凭着血气自夸。所谓自信,我认为,指的是在合宜自知的基础上主动展现自己的优势。合宜的自知乃是真实地评价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及局限。这是自信的基础。我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我的性格是否能被他人所接纳?我的信念是否合理?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将帮助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认识自我。但仅仅认知自己是不够的,知行如果没有结合,知也白知。在职场中,我们必须主动地展现自己的优势。只要你的行为合乎正义,就不要害怕竞争。要知道,作为个体的职业者越是发挥他的优势,他的进步越快、他为团队所创造的价值越大。但又有一种观点——只见于一些虔诚的基督徒——认为:基督徒只要信神就可以了,自信是把自己当偶像,基督徒要谦卑,不要自信。话说得不错,只是误解了自信的意思。我并不否定他们的观点,因为,基督徒的自信,超越了一切世俗观念(包括前面我的观点)对“自信”的定义。世俗的自信观,其信的对象依然是有局限的自我,但基督徒的自信,却是对“相信自我”的超越。我们承认(admit)自己已经具备的优势,但我们相信(trust)主的能力。当伟大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兰修女谈到她的工作时,她说:“我不足为道,主才是一切。”虽然人所做的总是有局限的,但主却能借着这有限的工作来进行祂对世界的造化工程,如此,我们又怎能轻看自己呢?自信并不仅仅属于那些能力超群的人。我们千万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不足:人若虚心受教,工作本身就是神给予其锻炼和学习的过程,时间将弥补一切。进一步说,神之所以在人群中选定了某个人来到他的工作岗位上是因为祂相信这个人具有完成祂所交付的使命的能力。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也许我们真的能力不足、资历不够、在工作中也有许多的压力和挫折,但经上岂不是记着说:“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 神,主就必赐给他。”克尔恺廓尔在《基督教关于工作的观点》一文中,把职业者比喻为一个在婴儿车里走路的婴孩,而上帝就仿佛他的母亲一样,给予他随时的引领。“当人在工作时,实质是另一位在工作,即——上帝在工作。”全能的主,是我们信心与力量的源泉。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0 17:12:39

第四种心态:服从心——基督徒的本位 一个怒不可遏的上司把他的女秘书叫来,口述了一封谴责另一个公司负责人的信,并叫她寄出去。几天后,上司又叫来女秘书:糟了,我误会了人家,现在得写一封道歉信。而她却说:“不必了,我知道你这封信寄出去会引起麻烦,所以我给你扣下来了。”结果怎么着?她被上司批评了一顿。她当然应该被批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她的行为是不守本位,越权决定。尽管这次她认为上司的指令有错而私下里拒绝执行而避免了与另一公司的冲突,但如果下一次,以她一个秘书的思想深度而不能领会上司的深层用意进而再次私下里拒绝执行其指令最终造成损失,谁负责?在职场中,莫要靠小聪明办事,服从才是大智慧。我在给企业做培训的时候,会给员工们宣导一个观点:你无权认为上司的指令是错的,如果你拒绝执行,请你辞职。这话听起来是不是不讲道理?但我希望读者记住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你应有的职业行为。有句话说,“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何止军人?任何职业者都应当如此。但什么是服从?服从不是盲从,而是智慧和美德。服从,意味着在工作中遵守规则、遵从上级、令行禁止,不折不扣地执行已然决定的指令。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懂得服从之人,往往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这些人的心态,由于自视甚高而总是处于一种压抑和抱怨的状态中。打坏一锅汤的老鼠屎,多半是这类角色。服从是职业的基本要求。不懂得服从的人,常常认为,服从于他人,压制了自己的个性;服从于规则,自己的创意发挥不出来。一些基督徒的不合理信念也使得他们不懂得服从,他们认为,服从于人会导致对人的崇拜。他们会说:顺服于神,不顺服于人。甚至有人还有模有样地拿诺克斯①的例子来为自己那种桀骜不驯的作态贴金。我想告诉这些人的是:人的个性并不因服从而被压制,相反,它体现在人最卓越的工作表现当中,服从和发挥创意也不矛盾,人若不先了解规则,把握规律,又怎么可能发挥有效的创意呢?服从更不是对人的崇拜,而是对规则的尊敬。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处在服从者的位置上,就必须照章办事。服从是一个过程,懂得服从,才懂得合作和领导。我们不妨问自己五个问题,看看自己的服从心究竟如何:1、我是否觉得服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2、我是否乐于接受任务,哪怕我比上司优秀?3、我是否愿意接受任务,哪怕我觉得它是错的?4、我是否不打折扣地执行任务?5、我是否希望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以上五个问题,都应该回答“是”。如果有一道题回答的是“否”,扣掉二十分。请问,你得了多少分?如果有哪个基督徒觉得,他的上司是个混球,或者是个笨伯,那么我要提醒他注意:经上记着说——“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你们既是精明人,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我在前面说了,服从是一种智慧。这既告诉我们不要靠小聪明办事,也把服从和盲从区别开来。“你无权认为上司的指令是错的”,并不意味着你无权对他的指令进行思考,我的意思是说,对于上司的指令,哪怕你认为它是错的,你也要认真执行。如果你真的觉得他的指令错误,那么,你只有义务指出,却没有权力改变——事前探讨,认真执行。如果确实因为他的错误造成了损失,责任由发出指令者承担。那么,这个时候,执行者又当如何呢?我想,只有那些狂妄的人才会幸灾乐祸地说:“哈,我早就告诉过你……”一个真正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人在这个时候会与他的上司共同承担,并肩作战。当然,任何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人都有不服从的权利。职场中人,在什么时候拒绝服从呢?那就是当自己的上司出现原则性错误时。因为,我们还要服从于一个更高的准则。 【注解】①诺克斯:苏格兰宗教改革领袖。曾以一己之力对抗玛丽女王,人们形容他“他敬畏神到一个地步,乃至不害怕任何人”。

满天星 发表于 2011-8-30 21:12:09

写的好

ak89 发表于 2011-8-31 01:46:42

老师写的太好了!!有电子版全文么?方便的话给我发一份,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谢谢了

香茗 发表于 2011-8-31 10:37:17

楼主是新教杰出的兄弟,也是我最为敬仰的老师。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1 10:42:36

本帖最后由 普罗旺斯骑士 于 2011-8-31 10:46 编辑

问好,楼上三位朋友。
邮件已发送。

小德兰过奖了,末学不过多读了几本书,有几分理性而已。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1 10:44:30

第五种心态:谦卑心——基督徒的气质 我在谈论自信心的时候,列举了德兰修女的一句话,在我论及谦卑心的时候,我还要提到它:“我不足为道,主才是一切”。对基督徒而言,谦卑和自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谦卑使自信不至于成为自负,自信使谦卑不至于成为自卑。我甚至要这样说:谦卑是一切美德之母。没有谦卑,所有的美德就成为了骄傲,这种骄傲也成为心灵与心灵间的藩篱。职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能力与美德可能会让人嫉妒,谦卑却能使一个人免于他人的敌视。保罗在写给腓立比信徒的书信中说:“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谦卑是对自己既往成就的不满足、诚实地看待自己并真诚地尊重他人;谦卑也是一种谨慎,叫人守好自己的本位——也正是谦卑的人,懂得服从的真意。人在职场,当然都力求不断进步,不断上升。心高气傲之人只懂得往上爬,这种人只有暴发户的心态,所以他们也就难以顾及他人的感受而很自然地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自我中心者。这样的人,又怎么不会招来他人的嫉恨呢?职场中的能人应该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只有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才能拥有更大的权利(rights)乃至权力(power)。人们嫉妒能人,但却热爱那些甘心为他人有所付出的人。外强中干者处处表现得张牙舞爪,真正的强者却因其高贵的精神而谦卑。卑贱的心往上爬,高贵的精神却向下俯屈。一个谦卑的心灵会促使一个人做一些使他看起来卑下的事——但这“卑下”绝非指向他的人格。谦卑使我们在追求上升的时候,也懂得下降:在某个低处,有人需要我们。谦卑是甘做卑微的事,俯就卑微的人。没有什么事是卑微到一个基督徒不能去做的,一个作为世界首富的总裁,卷起袖子做搬运工的活①,这在暴发户看来,实在是丢脸的事;也没有一个人是卑微到一个基督徒可以不尊重的,一个出身富有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欧洲女子②,甘愿在印度的贫民窟里为无家可归的人捡除身上的蛆虫,这在追求安逸养尊处优的大小姐那里也是无法得到理解的。正因为谦卑使我们朝着心向上帝的旅程而进发,能够为承担一份使命而忍辱负重以致力挽狂澜;正因为谦卑使我们明白,在这个世上我们都应当成为能够承载一份活水的陶土罐,因此而懂得在弱者面前谦和温柔与人无伤。谦卑既使我们免于许多的血气之争,也能使我们不断进步。因为,谦卑的心态不但是一种学习的心态,还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智慧。谦卑的人不会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无论是知识也好,经验也好,他们都懂得不断归零;无论是能力也好、财富也好,他们都在不断地进行积累。我在职场中看到了太多的人:他们过去的经验成为今天的绊脚石,他们沉醉于以往的成功却浑然不知已然来到濒临失败的悬崖边上。用“成功是失败之母”来形容他们,一点也不为过。你满足于现有的辉煌吗?你沉溺于已有的功名吗?这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忘记背后的,努力面前的,向着更高远的目标直跑。谦卑的人绝不固步自封、小富即安。前面我说了,谦卑可以使我们在职场中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帮助我们不断进步,但这就是谦卑的目的吗?不,谦卑没有目的,只是一个基督徒自然而然的气质。谦卑是心灵的纯粹,放下虚浮,才能追求生命里真实的尊荣。 【注解】①指山姆沃尔顿,沃尔玛超市的创始人。②指德兰修女。她出身于阿尔巴尼亚一个富有的家庭,毕生服务于印度乃至多个国家最贫困的人群。

香茗 发表于 2011-8-31 10:45:21

这是基督徒从业者,特别是白领们必读的非常优秀的信仰与职业精神教育资料,我很早以前就拜读过了,而且把它推荐给了我的公司群,感谢普罗旺斯骑士的辛勤写作,上帝保佑您和您爱着的每一个人!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1 10:47:41

第六种心态:感恩心——基督徒的修养 凡事谢恩——无论是我们乐于见到的事,还是我们不能欣然接受的事。有一个年轻的信徒,他秉持着“凡事谢恩”的信念。他相信,一切的遭遇都是神给予他的恩典。有一天,他遭遇了失业。然而他依然充满感恩:他感谢那些让他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的人,感谢那些栽培过他如今又让他去面对挑战的人。当然,他更感谢那全能全知的神——过去是祂把一个使命交给他,如今祂又赋予他新的使命。当一个人怀着感恩心去面对一切时,失业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信徒就是我。我知道,正是感恩心让我看到了生活中更多的美好、让我总是去关注那些人、那些事美善的一面、光明的一面。所以,无论我处于什么样的境遇,我都能对一切有信心,对一切有盼望,并以爱去对待身边的人。那么,什么是感恩呢?为什么要感恩呢?在我看来,感恩就是不要把别人为你所做的看作理所当然;把每一个遭遇看为神所赐予的恩典。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感恩总是让我们能以平和的心去接纳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一切,也让我们懂得施比受有福的真意。一个基督徒职业者的感恩心,既来源于虔诚的信仰,也来源于对利益的追求,同样来自于对他人的理解。虔诚信仰,使人懂得感恩;追求利益,使感恩成为习惯;理解他人,知道大家都不容易,感恩也就使我们懂得宽容和换位思考。因此,心存感恩,恩上加恩——但我要说,这不是感恩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而感恩,不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感恩,更不是为了从神那里领受更多的恩典而感恩。对基督徒来说,感恩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内在品质,它发自内心、自然流露,而非某种刻意的表现。感谢你的雇主吧,要明白,他为承担风险、经营事业、带领团队、创造就业而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感谢你的雇员吧,要看到,他们为自己创造的价值、为团队所付出的辛勤;感谢你的顾客吧,正是他们金钱上的付出使你的财富得以积累。在职场中,只有三种人不知道感恩,一种叫流氓无产者,一种叫恶棍资本家,还有一种叫奸商。我是一个雇员,但我极为认同洛克菲勒教训他儿子的话:“是谁给了你就业的机会?是谁给了你建设家庭的可能?是谁让你得到了发展自己的可能?”我同样也极为认同亨利福特回应经济学家批评他“把《圣经》的精神错用在工作场所,拿博爱主义的幌子来争取人心”的话:“给工人高工资,是效率问题,绝不是慈善行为。而工人也无需感激雇主,因为这是一个公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世界。”——我同时把这两个人的话罗列出来,这是什么意思,读者自己去思考吧。我们应该怎样感恩?感恩不是挂在嘴边的套话,乃是务实真诚的行动。真诚的感恩不是在电梯里谄媚地对上司说“感谢您老人家的栽培”;也不是在年终总结会上用从网络上抄来的话糊弄员工,更不是在清仓甩卖积压品时打出“感恩大酬宾”的横幅。感恩,拿出行动来,用最卓越的职场行为、最实在的回报、最精良的产品来表现。然而,我们却不能因为我们的付出而渴求别人的感恩。恩典的源头不在我们自己。有一次,有个学生打电话给我表达她的感恩,但我说,“我不需要你的感恩,作为你的老师,培养你,关心你,就是理所当然的。我大大方方地付出,我愿你大大方方地接受。如果你觉得我有什么值得你感谢的,那不过是因为我生命当中的某种特质刚好弥合了你生命中的某种裂痕,如此而已。”施人以恩,勿求回报。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1 10:49:52

香茗 发表于 2011-8-31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基督徒从业者,特别是白领们必读的非常优秀的信仰与职业精神教育资料,我很早以前就拜读过了,而且把它 ...

谢谢小德兰如此厚爱。
祈愿天主赐福于我这有限的工作,使之无论对于公教还是新教的基督徒都有益处。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8-31 10:52:19

第七种心态:细致心——基督徒的责任 一个中餐部服务员经过咖啡厅时听见围坐在一起的四位客人中的一个大声地冲着电话说:“我这里很吵,听不清。”于是她打电话给客房部经理询问是否有空房可以借给他们,客房部立即免费提供了一间房。这就叫细致。敬虔心使我们追求精益求精,而细致心使我们能做到精益求精。那么,细致心又是从何而来的?细致心是责任感造就的。客人自己选择在嘈杂的咖啡厅谈话,听不清电话,酒店有责任吗?没有。那位偶然经过咖啡厅的中餐服务员对此有责任吗?表面上看起来也没有。然而,每一个员工的职责和公司的宗旨都是一致的:即关心和服务于每一位顾客。只有让顾客满意,公司才能赢利,员工也才真正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细致心是责任感造就的,内心有责任感,就会给自己设定严格的标准:我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力求卓越;内心有责任感,也会使自己谨小慎微、随时发现问题:我的工作是否会有缺陷?这个缺陷是不是会给他人带去不良的影响?责任感也会使我们具有主动意识,可以随时解决问题、随时提供最优良的服务。但是,仅仅有责任感是不够的。一个医生的责任感会使他关注病人的病情、消除其病痛,但爱心却能使他心细如发,从病人的片言只语、一颦一笑体会到病人内心的感受。职业场合中的爱心,就是在关注他人需求的过程中表达对他人的关怀。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呢?其实不难:当一个人想着如何让别人体会他内心的美善、想着如何去满足别人时,他也就能很自然地去关注别人的需求并以优质的服务来达到这一目的。一个人如果仅有责任感,他的笑容可能是非常职业化的,他的服务可能是优秀的,但却是冷冷的、不带人情味,只有他的责任感和爱心结合起来,他的服务才能为他人带去一份温暖,并且堪称卓越。细致心的本质有三:其一是关注细节,既关注本职工作中的细节又要超越本职工作,看一看在本职工作之外是不是某些被人忽略的细节可以关注——懂事就是这个意思,把你的关注具体到他人可能接触的事物;其二是关注他人需求,既关注其显性的需求又要关注其没有表露出来的内在需求,如此就可以深入其内心、赢得其认同——这也就是懂人,把你的关注具体到每一个孤独个体的潜在需要;第三就是主动作为,知行要合一,心行也要合一,心态没有行为就是假的,吹嘘自己细致谁都会说,做出来才是硬道理。我觉得,神就是非常细致的。祂的细致包含着最高的标准,也包含着无尽的爱。经上这样描写神的创造物:“神看着是好的”,无论你是什么的干活,问一问自己,你所做的,神会不会看着就觉得它是好的?基督徒做事应该以神为榜样。基督是细致的,祂知道井边的撒玛利亚妇人内心的愁苦,祂唤起她的勇气和信心,赋予她生活的意志。位居人上的信徒,你是否也能体察你的下属的心情,鼓舞他的斗志?作为下属的信徒,你是否能体会你的上司的压力,与他一起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圣灵是细致的。我里面一点点的罪恶祂也能觉察得到,祂对我的责备也是温柔的,如此,我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不至于失去信心。为人师表的信徒,你是否也能敏锐地发现你的学生的问题而又能不伤她自尊地帮助她追求更美好的生命品质?愿圣灵带领我们。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9-1 12:20:17

第八种心态:合作心——基督徒的方式 出于职业习惯,我常常以企业培训的观点去分析我所阅读的著作。我在看《西游记》时,就觉得以唐僧为首席执行官的“大唐赴印取经公司”是一个把个体优势充分结合了的团队。唐僧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为整个团队树立了目标和方向;白龙马是幕后英雄,承担重负,在出现紧急事件时进行干预;孙悟空是外向型实干者,执行指令、解决问题,重大事件都是他出面搞定;猪八戒则是团队中的活宝,他在的场合总是充满活跃的气氛,搞好人际关系也需要他出面;沙悟净则是内向型实干者,为团队的整体事务提供后盾与保障及助力。本来这五个角色都有各自的缺陷:唐僧执行力不强抗挫力差、白龙马能力单一、大圣个性太强出手太狠,老猪又馋又懒以抱怨为乐事,沙和尚木讷简单。但是当他们进行合作时,他们成为了一个团队,合作使每一个人的效能都发挥到最大。合作也就是优势互补、共同进退,为达到目的而排除万难。先知阿摩司说: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一个团队如果其成员没有共同的目标感和合作意识,你要往这边走,我要往那边走,大家都会觉得累,彼此成为重负,那就不叫同负一轭了,而是被称为“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沙粒,然而,被合作心塑造起来的团队却能够“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德鲁克)。合作心是团队存在和发展和的基础,但“认识团队”,却是合作心产生的基础。团队是什么?团队是一个被共同理想组织起来的人群。这个人群为实践他们的理想而存在,并为追求他们的理想而开展务实行为。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力量的总和,因为它并不是个人力量的简单堆砌,更不像集体主义那样抹平个性,而是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彼此互补、抱团打天下。在教会史上,就有这样的先例:马丁路德粗俗而暴躁,墨兰西顿却细腻温和;怀特菲尔德如疾风烈火,约翰卫斯理则温文尔雅。墨兰西顿的保守刚好可以挽回路德的激进带来的不良效果,尽管墨兰西顿并不完全赞同路德的观点,但路德在世的时候,他顺服于路德;卫斯理走的是半伯拉纠的路线,怀特菲尔德坚持奥古斯丁的观点,二人虽然在有关预定的问题上激烈争论,但在传教的事上却紧密合作。要我们喜欢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认同他们的所有观点,是不现实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学会欣赏其能力、性格及其所秉持的积极信念。欣赏他人,合作的意愿也就得以增强。但合作心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为了合作我们不得不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割舍。我们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圆球,圆球与圆球要想紧密地黏合在一起,只有各自切掉一部分,这一部分可能是个人的利益、可能是个人引以为傲的才能或观点。不要舍不得割舍自己,个人打拼所带来的利益和团队行为所取得的效益相比,往往不足轻重。孤胆英雄经常是阵亡得最快的,团队工作却可以达到“蚂蚁啃大象”的效果。千万不要看不起团队,自以为了不起,个人英雄主义在团队中就是“一堆马粪”(巴顿将军)。推动一个企业不断前进的,通常不是那些风光万丈的天才,而是彼此紧密合作的普通员工。合作心的培养需要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其一是对团队目标的坚定认同,其二是对自我和他人的合宜评估,其三则是对团队成员的积极认可和愛心。如果说前面两个方面分别是从意志和理性入手,那么第三个层面更多地表现在情感的表达上,作为团队中的成员,要彼此勉励,彼此鼓舞,彼此扶植,彼此栽培,彼此欣赏,彼此服务。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主在我们的团队中,祂会怎么做?祂会怎么做,我们也就应当怎么做。 【注解】①墨兰西顿: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得力助手。他主张捍卫圣经权威,把因信称义作为新教的神学基石;反对教皇绝对权威;改革教士独身制度;反对变体说,将弥撒改为圣餐。使路德的思想更加理性化、系统化。1530年起草《奥斯堡信条》,是为路德宗的信仰纲要。②约翰卫斯理: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牧师、基督教神学家,他领导了英国宗教复兴,也是循理宗和卫理公会的创立者。③怀特菲尔德:英国教士和福音传道者。在牛津大学求学时,怀特菲尔德深受约翰·卫斯理的影响,加入了英国国教会内的循道宗运动。后来他从长老会教义中吸取了加尔文主义信条,在教义上与卫斯理决裂。④半伯拉纠:半伯拉纠主义是中世纪的一种神学系统,本质上与今日的阿民念主义相同。半伯拉纠主义所教训的是:A神救任何人,照样他也定意要救所有的人。B基督是为所有的人死。C人在未接受神的恩典之前,能在基督里有信心,并生出圣洁的愿望。D人凭自由意志接受神恩,此意志不能因罪消失。半伯拉纠主义是在关于人得救问题上部分吸收伯拉纠思想的神学观点。半伯拉纠即“神人合作论”。伯拉纠是古英国神学家,为一修道士,居于罗马、迦太基及巴勒斯坦等处。极力反对奥古斯丁派人类完全堕落之教义。提倡一种异端的自由意志教义,否认原罪;且谓神的恩典非人所不配得的恩赐,亦非得救所必须,主张人得救不是靠神主权的恩典,乃凭自己的自由意志(人得救不是出于神,乃是出于自己)。于四三一年在以弗所大会中被定为异端。⑤奥古斯丁的观点:奥古斯丁有关恩典的教训可以归纳如下:人类有份于亚当的罪,因此人都成为罪人,从此除了神的特恩以外(不能靠功劳获得),无一人能解脱;神却由他不可测的智慧来拣选一些人得救,赐恩给他们,使他们满有把握地白白得救。蒙拣选的人数已定,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即预定论。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9-2 12:34:11

第九种心态:经营心——基督徒的本分 我们都记得主所说的那个领受一千两银子的仆人。这个懒鬼一分钱不少地把银子交给主人,对主人说“……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结果怎样?主人说他“又恶又懒”,夺了他这一千给那五千的,还把这懒鬼“丢在外面的黑暗里”。我们很有可能也跟这家伙一样,以为只要保住了本就万事大吉,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我们可能不是又恶又懒,存心不完成自己的任务,只是意识不到位,不知道要怎样经营自己的资本。然而,主让我们看到:只有善于经营自己的人生,才不会白受主的恩典。才干和财富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使用中增长。恩典也类似如此:在传递中领受更多。我们都有自己的资本。这资本不一定是资金,它包含着知识、能力、人际关系、青春年华等等很多的内容,我们怎样利用这些资本?我们必须要把资本投资到自己的人生当中。我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我们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经营一个店面、一份生意、一个企业,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经营心,对自己进行投资、经营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资本增值。那么,我们应该投入什么?对什么投资?经营人生中的什么?我不是一个企业家,我手头也没有多少资金,但我懂得把时间和有限的财富投资于我的大脑。我们都知道要给予子女良好的教育,但我们是否也在为自己的教育进行投资?在我失业没有收入的那段时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学习心理咨询和企业培训。投资总是有风险的,但投资大脑风险是最小的。不过,也有人在投资大脑的时候欠缺远见,他们学的东西不出十来年就落后于时代,他们的投资过程是死读书,投资方法是读死书,投资结果是读书死,这些不走运的倒霉蛋就是那些只懂得贩卖教条、不学无术的知识贩子。人生中有许多必须经营的事情,我们应当搞清楚他们的优先顺序。我们都知道要经营自己的事业,但我们是否也在努力经营自己的家庭、经营自己的信念?我非常认同玫琳凯公司所倡导的一种理念: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卓越的职业者,其价值观永远是家庭在工作之上,这样的价值观倡导人重视生命的和谐和根基。我历来就认为轻视家庭的工作狂心理有病。我还在学生时代就非常看不惯这样的一种宣导:某教师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自家的小孩生病了都没有时间送去医院——这被看作是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崇高奉献精神。在我看来,只有缺乏人性的脑残儿才会赞美这种愚行。为了事业的成功而放弃家庭生活的人,能得到幸福吗?我知道某个亿万富豪,身兼多职,平时连陪儿子上街买东西的时间都没有,此人三十八岁就查出了癌症,死之前从银行提出两千万现金,在家一边烧一边哭:这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明白,工作是为了家庭,而非家庭是为了工作。我们是有信仰的人,我们的信仰是否能与我们的家庭和工作结合起来并成为它们的指导?我在给基督徒团体开讲座时,常说:信徒要建立“三位一体的职业观”——也就是把信念、家庭、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信念指导并落实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每一件小事,使家庭成为工作的动力、爱与生命的园地,使工作成为信仰的实践并融汇生命和家庭温暖的目的。如果我们在我们的职业观中信念、家庭、事业的顺序混乱颠倒,结果便是:工作成了一种重负,甚至是破坏家庭和谐的因素,而家庭也因为工作的重担而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信仰则成了虚无缥缈的精神寄托,对生活和工作起不了任何作用。我认识一个商人,他不是基督徒,但他常和我讨论《圣经》,他说,《圣经》是一本很好的生意经,从中学到很多管理原则和发财的道理。信徒当然不是把《圣经》当生意经来看,但是,我们有没有运用《圣经》的原则来经营我们的人生?

普罗旺斯骑士 发表于 2011-9-2 19:26:23

第十种心态:幽默心——基督徒的乐观 宴席上,一位士兵不小心把酒洒在了将军的秃头上。如果你是这位将军,你会对这位士兵说什么话?我相信,宽宏大量的你可能会说:“没事,以后注意点。”你也可能会满有爱心地说:“小心点啦,别再洒在人家身上了。”——但是,那位可怜巴巴的阿兵哥会因此放松心情吗?不会的,他会一直心有余悸:担心这会影响到他的军事生涯,甚至他会忧心忡忡地担心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被送上军事法庭,或者是前线最危险的地方。——“大人物整人从来不露声色”。职场从来就不是一个温情脉脉的大家庭。职场的气氛,总是严肃而紧张的。在这样一个一个充满压力的地方,由于我们在职场是以利益为导向,因此难免不会因为外来的竞争和内部的冲突而产生一些紧张。职场中也免不了会出现失误,总有人会心情低落。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带领我们披荆斩棘的能人和递上一杯咖啡的好人,我们一样需要开心果,需要像金凯利①一样能活跃气氛的趣人。我总觉得沉默是冰,幽默才是金。也许你所受的教育使你欠缺幽默因子,也许你的性格本来就有点阴郁,也许你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如意,但是,我们既然知道知道自己与主同行,又有什么理由不乐观呢?我们既然知道自己是传递恩典的器皿,就应该能带给别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幽默感是可以培养的,我每次买到《读者》杂志,首先就翻看“漫画与幽默”,并能记住其中的好多笑话。但我想告诉那些职场中的活宝,幽默不是刻意地讲笑话、耍宝卖乖,靠着出洋相来逗趣。幽默是一种机智和宽厚,乐观的人总能在幽默中带给别人一种恩典,这种恩典来自于智慧与仁爱。幽默的人总是能用机智和宽厚来化解自己所面对的尴尬和压力,也能帮助别人走出窘态放松心情。丘吉尔有一次搭计程车去BBC演讲,司机不认识他,说,我不能载你去,我得回家听丘吉尔的演讲,老丘说,我给你两英镑。那人乐了:“上车!让丘吉尔和他的演讲见鬼去!”老丘也乐了:“对,对,让丘吉尔和他的演讲见鬼去!”丘吉尔年老的时候,有一次在他的生日宴会上,一个很崇拜他的年轻记者激动地说:“丘吉尔先生,我真希望明年还能参加你的生日宴会。”——这人的意思是,希望明年你还活着。此话一说口,大家都察觉到他的冒失,他自己也很尴尬。老丘拍拍他的肩膀:“年轻人,看你身体不错嘛,明年你一定来得了。”——有了宽厚,再加上机智,这就能幽他一默了。职场需要幽默,适度的幽默能带来乐观精神营造和谐关系。若干年前,我看到过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广告词:风风火火二十年,我们依然疯疯癫癫——但愿我没有记错。这是一个从总裁到清洁工都充满幽默感的团队,他们懂得在什么时候严肃,同样懂得在什么时候放松。他们的总裁甚至会装成小丑,在圣诞晚会上让员工们哄堂大笑,而他们的员工也一样能用幽默的方式向管理高层表达意见。据说,美国大部分关于空乘的笑话是这个公司员工们的杰作。这个总能带给乘客惊喜和笑声的航空公司,据说是最少产生劳资纠纷的一家航空公司;他们的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远远比其他航空公司的要高。不妨设想一下,开开心心的员工,他们带给顾客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是喜欢面对一个能让你打心眼里开心的服务员,还是一个挂着“国际标准微笑”②的扑克脸?幽默可以让人在压力当中得到一定的释放,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益身心健康。它也能消除人性的弱点所带来的许多令人不安或尴尬的体会:幽默能“平息傲气,因此也平息仇恨、愤怒、不满、狂热、刻板、侮辱、直至讽刺。”(《小爱大德》)幽默也是有原则的。总有一些神圣的事物是不能“被幽默”的,也有一些场合是需要严肃的,还有一些人在某个时间需要的不是幽默,而是深沉的安慰。千万记住:幽默是一种高雅的品味,它尊重人、让人开心,而恶俗笑话总是在媚俗之时体现出一个人品性的低劣并让有修养的人感到厌烦。别嘲弄他人,但可以嘲笑自己,但也别让嘲弄自己成为习惯。麦克阿瑟将军③在他那篇著名的为儿子的祷告文中专门提到了幽默感:“主啊……愿您赐予他幽默感,凭着这种幽默感,让他了解真正的伟大是平凡,真正的智慧是宽广的心胸,真正的力量是柔和。……”愿这也成为我们的祈祷。在紧张的工作中保持一点童趣和对纯真心灵的向往吧,千万别故作严肃假装深沉——老是板着一张晚娘脸并且经常不理人是最讨人嫌的④,反正我这样认为。最后,想知道那位秃头将军说什么吗?他对那吓呆了的士兵说:“兄弟,你以为这样我就能长出头发来么?” 【注解】①金凯利:美国演员,他演的角色几乎都是些滑稽人物。代表作有《阿呆与阿瓜》《面具人》《楚门的世界》《大话王》等。②“国际标准微笑”——即要求“八颗牙露”。③麦克阿瑟将军:著名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④参见“老板老板,就是老是板着脸,经理经理,就是经常不理人”。 总    结 良好的心态产生良好的工作行为,而良好的心态来自于虔诚的信仰。一个基督徒完全可以从他的信仰中找到工作的智慧和动力。基督教信仰不仅仅是属于教堂的,同样,也是属于职场的。 祈    祷 主,愿您祝福我们,使我们在职场中始终靠着您的恩典而有坚定的意志和安宁的心;教会我们在困顿中忍耐,在成功时谦卑;无论何时,心存感恩;求您激励我们服从于内心最严格的准则,追求最卓越的工作效果;使我们懂得工作不仅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做更是为您对世界的造化而做。主,愿您借着我们的工作造就我们,使我们成为传递您恩典的器皿。如此祈祷,尊主圣名。阿门。

韩启歆 发表于 2011-9-3 08:11:08

《基督教信仰与职业精神》是孙汗青老师的作品。

问题在于,无论是赵直老师,或是孙汗青老师,他们都没有声明过自己在中国三流大众网站使用过一个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十字军骑士普罗旺斯骑士 作自己的马甲发表过言论。


赵直老师和孙汗青老师都是基督徒,而且在教育界享有盛名,试问他们怎么会使用十字军骑士普罗旺斯骑士 作自己的马甲呢?这不是他们自己不尊重自己吗?显而易见这是一个低劣的骗局。

ak89 发表于 2011-9-3 08:37:27

在这件事情上韩先生还是放弃判断的好,因为人的判断多数不可靠,主也说你们不可判断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誓反教职业伦理】《基督教信仰与职业精神》(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