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80|回复: 1

基 督 教 简 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2 14: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阐述基督教产生过程和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传播的过程。概述《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内容精髓,以及两者间的异同(传承和革新)关系。本文通俗易懂,约8000字左右。

对基督教的简释


.概述
    公元一世纪初,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岸地区,后流行于罗马帝国全境。基督教的信仰内容来源于犹太教,它是犹太教改革后的一个产物。其基本教义是相信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就犯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得赎罪和拯救。基督教从诞生到现在,经历多次的改革,从原始基督教到早期基督教,再到东正教的分裂,以及文艺复兴后的天主教改革,新教的诞生等。使基督教演变成诸多不同的教派。按大类分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组成。天主教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中南部。东正教主要分布在东欧、俄罗斯、巴尔干地区。新教主要分布在北欧,与西欧、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中南部国家的少数居民中。全世界基督教信徒大约20亿人。基督教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宗教,首先应归功于保禄(又译保罗),他成功地把基督教传播到欧洲。其次是欧洲领先的工业革命以后,出现大规模地对外扩张和占领,随之基督教便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
.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传播过程
    当我们了解基督教的创造者耶稣其人其事时,还不能真正全景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因为基督教跟犹太教有很深的源,基督教《旧约圣经》中《律法书》、《先知书》、《圣录》是犹太教的《圣经》。所以应对犹太教的产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把握基督教的来龙去脉。
公元前二OOO年代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西岸乌尔(伊拉克境内),生活着闪族(亚当、诺亚的后代)的后代特辣黑及子亚巴郎(又译亚伯拉罕或亚巴辣罕,诺厄的长子、闪的后代,犹太民族的始祖)。因信仰的纷争,他们从乌尔出发,沿幼发拉底河西岸向上游迁移,到达哈兰(米所波大米北部一个城镇),并由哈兰转西到迦南地区(约旦河西岸的古代巴勒斯坦),在希伯伦附近居住下来,在这里生活的好几代后。因迦南地区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生畜饿死,闹饥荒。所以亚巴郎的后代雅各便南下,穿过西奈半岛北部,到达埃及土地,在尼罗河附近的哥笙地方(开罗以北地区)定居下来。由于这些远到的希伯来人(犹太人另一称谓)与当地的埃及人信仰不同,加上世代繁衍后人口的增加,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结构,所以法老就采取打压的政策。这时在希伯来人中出现一位伟大的先知梅瑟(又译摩西),他同法老的斗争中,利用“神杖”制造了许多的“神迹”。最终在上主“雅赫维”(习惯译成“耶和华”)的佑助下,带领12个部落的以色列人成功地走出了埃及。经过西奈半岛的西奈山,又来到巴勒斯坦的土地,开始新的生活。梅瑟不仅把自己的族人带出苦海,而且在亚巴郎一神教的基础上,创立了“梅瑟的十诫”约法,初步形成了犹太教的教规、教律、礼仪。梅瑟的接班人约书亚、大卫、所罗门继承了梅瑟约法,后来出现许多先知(上主的代言人),主要有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等,劝诫人们要信仰“雅赫维”,要遵守与“雅赫维”盟约,不然要遭灾难。在波斯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人,从琐罗亚斯教中吸取了一些信条。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犹太人从巴比伦返回前后)编纂出《犹太圣经》和《犹太法典》。使犹太教的发展趋于完善。在马其顿统治下犹太教又吸收了斐洛和斯多葛派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成了基督教的思想来源。
    从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实行残暴的统治。犹太人为争自由,为摆脱奴役,举行了多次的起义,但罗马帝国是新兴的强大帝国,起义都被镇压下去。所以奋锐党人产生悲观的情绪,寄托于救世主弥赛亚的降临。而生活在社会低层的艾赛尼人也遭迫害,同样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弥赛亚的来临,让他们能够脱离悲惨命运。这就是当时贫苦、下层的犹太教徒们寻找的精神安慰。也是基督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在古代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南部地区的山区拿撒勒村住着穷苦木匠、虔诚的犹太教徒约瑟和他美丽的妻子马利娅。公元前一世纪末从巴勒斯坦南部古老小镇伯利恒迁移而来。罗马帝国皇帝为了有效地缴纳人丁税,下令在规定期限内回原籍登记,约瑟和马利娅只好赶回伯利恒,由于那天很迟到,镇上已没有空房,只好住在一个破马棚内——伯利恒市郊的“马赫德”洞,当时马利娅是快临产的孕妇,夜深时马利娅感到腹内一阵剧痛,生下一个男婴即上帝的儿子耶稣。这年是公元前61225日夜。路过此地的波斯商人中琐罗亚斯德教徒和占卜家看出耶稣是“救世主”、“犹太人的王”。这话被耶路撒冷的大希律王(又称黑落德)听到,为铲除后患下令杀害伯利恒地区出生2岁以下的犹太男孩。约瑟和马利娅带着孩子逃到埃及北部,大希律王病死后,才回到拿撒勒居住。由于父母是犹太教徒,耶稣从小便成为犹太教徒。12岁那年父母带他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当他看到圣殿的中庭大院成了牲畜贩子的交易场,感到非常失望。对经师的教律冗长难懂解释也觉惆怅。回家后对自己的信仰态度发生重大的变化。15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亲到外婆家居住。30岁时耶稣从施洗者约翰接受洗礼后,思想得到升华,经旷野四十天四十夜的默思得出人类的救世主弥赛亚将来启示,并开始宣传自己新的信仰思想。耶稣33岁那年的“逾越节”又到了,他决定借此机会到耶路撒冷宣传自己新的信仰思想。当他走进圣殿中庭又看到充满腥臭的牲畜市场,怒火中烧夺下鞭子将人与牲口赶出殿外。他大闹圣殿虽然激怒了大祭司,但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传播自己新的信仰思想,他移居到太巴列湖北面的卡法尔纳胡姆镇即加利利海迦百农小渔村,那里有童年好友彼得和安德列。耶稣在海边、船上或山上讲解自己的新教义,他宣扬爱一切人,爱人如爱己的博爱思想,及行善施恩,友爱和平的理念,并同情穷人。赢得了社会低下层的劳苦大众的欢迎,追随者越来越多。他的信仰思想很快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传开。为了扩大影响,从追随者中选出忠实门徒12名,帮助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在传教过程中还给人治病,如瞎子复明、瘫痪者行走、死者复活等。由于他的这些“神迹”和“博爱”,使他的信徒越来越多,声望越来越大。当得知施洗者约翰的惨死,他意识到要为自己事业而献身。由于耶路撒冷是著名圣城,他决心再次去圣城传教布道。在耶稣36岁的“逾越节”时,第二次闹圣殿,使犹太教的权贵们非常恼怒,决定处掉他。在“逾越节”前一天的晚上耶稣和12名门徒在耶路撒冷城中的餐馆里就餐,吃饭时耶稣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门徒都感觉惊讶。当聚餐完他们回到耶路撒冷郊外的橄榄山下的客西马尼花园,这时12名门徒之一的犹大溜出花园去告密,当犹大领着罗马士兵来到花园,犹大特地上前抱着耶稣亲吻,以指引罗马士兵抓捕耶稣。耶稣被捕后,犹太教公会以宣传异端邪说和攻击神圣宗教,判其死刑。最后罗马总督比拉多批准对耶稣处以“磔刑”——将死囚四肢用大铁钉钉在十字形的大木架上,让其慢慢痛死。“逾越节”傍晚,耶稣被钉在高大的十字架上,并写上“拿撒勒人耶稣犹太王”,头上戴着一顶用荆棘编的“皇冠”。这一年为公元30年。
    耶稣死后,由他所创立的新宗教信仰即基督教,还只是一个“新生儿”,处在罗马帝国的犹太教贵族的打压中,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然而使基督教延续和发展,最终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应归功于保罗。保罗于公元前4年生于小亚细亚大数城即土耳其塔尔索城,幼年叫扫罗。他曾到耶路撒冷神学院学习,是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当时基督教徒在大马士革传教活动频繁,为了压制这种活动,犹太教贵族打算消灭他们,决定派人前往抓捕,扫罗积极响应。在领取大祭司通辑公文后,前往大马士革搜捕基督教徒,但在途中被强光照射,光中的耶稣幻影向他喊话,嘱咐他停止迫害基督教徒。尔后就没参加迫害基督教徒的活动,在接受洗礼后正式皈依了基督教。以后在大马士革、巴勒斯坦进行传教活动,但这些地区犹太教势力强大,为了使自己的传教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决定到欧洲去。首先来到希腊,但并不顺利,只有在希腊的哥林多城获得成功。在希腊伊皮鲁斯城遭追捕,逃往耶路撒冷。并改名保罗。在耶路撒冷又进行传教活动,犹太教贵族当局将其逮捕,他上诉罗马皇帝,被解送罗马,入狱二年后释放。再度前往小亚细亚、希腊、西班牙等地传教,而后重返罗马传教,在他坚韧努力下终于在罗马建立了欧洲第一个教会,从此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得到发展。但公元64年罗马出现敌视基督教的运动,罗马皇帝支持这一运动,公元65年保罗又遭逮捕,公元67被罗马皇帝尼禄处死。在保罗传教时期,耶稣的门徒彼得也在西亚、埃及各地传教,也建立许多教会。因此在耶稣殉难100多年后,基督教教会已经遍布埃及、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希腊、意大利罗马等地。因罗马帝国害怕早期的基督教运动会动摇其统治的思想基础,就进行压制和打击,基督教发展的后期,教义中吸收了斐洛派、斯多葛派等思想,渐渐地社会的中、上层人士也加入了教会。到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使基督教教会合法化。这是基督教发展的重要转折,使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全境得到很好的传播。为了能更好地为统治者所用,基督教教义中又加入新斯多葛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内容。最有影响的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提出:以神秘的“圣父”、“圣子”、“圣灵”的观点来理解“三位一体”;用“原罪说”来说明人类的“罪恶本性”与灾难根源,所以要通过“赎罪”,受上帝恩宠,才免遭惩罚;以“预定论”来说明善人与恶人结局是上帝“前定”了;并主张服从世俗政权等。为中世纪“教权至上”提供理论依据,对后来基督教各派思想都有一定影响。公元四世纪,随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基督教会也分为东部和西部教会。最终矛盾激化,公元1054年罗马教皇将君士坦丁堡主教开除教籍,东部教会随即宣布以君士坦丁堡主教为首的东正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教派,前者主要分布西欧各国,后者主要分布巴尔干半岛各国和俄国。在西欧随着教会的不断壮大,教皇(天主教)的经济实力越发强大。从公元十一世纪起教会提出教职应归教皇任命,开始向国权挑战,到公元十三世纪教皇权利达到巅峰。但公元十四世纪同法国皇帝斗争的失败,使“教权至上”理念消亡。由于教皇和教会腐败专制,引起广大信众的不满,要求宗教改革声浪遍及欧洲各地。其中最著名的宗教改革者——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公元1483~1546年),他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并连写多篇文章表示同教皇决裂,虽然后来宣扬用和平方式改革,但他点燃了欧洲天主教会的改革浪潮。接着法国人加尔文(1509~1564年)宗教改革、英国的“清教”运动等,给天主教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这次宗教改革运动结果引发新教的诞生。此后基督教就出现路德宗、加尔文宗、浸礼宗等教派。
   十五世纪末,西班牙王室意大利人哥伦布环球航行发现美洲大陆,西班牙、葡萄牙在对外扩张过程,把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后来英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在扩张和争夺殖民地中,同样也把基督教传播到他们的占领地。随着欧洲的冒险家、掘金人、下层的穷苦民众及流放的犯人来到美洲、奥洲等地,也带去了基督教的信仰,促使基督教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
三.《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主要内容
   大家知道《旧约圣经》是以犹太教的《圣经》为基础,主要由《律法书》、《先知书》、《圣录》组成。叙述上主创造世界之日(犹太历元年,即公元前3761年)到犹大玛加伯王国灭亡即罗马帝国占领前公元前65年左右)的这段犹太民族的历史。因此《旧约圣经》中所指的上主,应是犹太教中的“雅赫维”,是犹太人的上主。其内容主要记载犹太民族的起源,传说,历史(包括族谱、族亲渊源、历史故事、历史的重要事件、民族苦难遭遇、拯救民族事迹、复兴等);原始律法(包括诫律、祭事、伦理道德、民事处理准则、犯罪惩罚、节日等),以及哲理、警言,还描写犹太民族与上主的特殊关系。不管是成功、胜利、复兴,还是遭遇不幸苦难,都体现了上主对其子民的奖赏和惩罚的结果。许多篇章以先知的口谕劝告人们要敬畏上主、归向上主,遵守与上主订立的盟约,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在讲述传说与历史的故事中无不体现上主至高无上的主宰地位。从中也折射出很人性化的上主形象。
   在《旧约圣经》中,《律法书》应是重点(又称《摩西五经》或《梅瑟五书》),其主要讲上主怎么创造世界、创造人类及人类始祖怎么犯罪,及上主特选了犹太民族,并与其立约;犹太民族的伟大先知、领袖摩西带领犹太民族出走埃及等。在创世纪中,讲上主用六天的时间创造天地万物,第七天休息。由于人类原主(亚当、厄娃或译)偷吃了禁果被上主赶出伊甸园。后来上主看到人类的败坏,很是内疚。——6:5上主见人在地上的罪恶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无非是邪恶;6:6上主遂后悔在地上造了人,6:8惟有诺厄(又译挪亚,是亚当、夏娃的后代)在上主眼中蒙受恩爱。9:13我把虹霓放在云间,作我与大地之间立约的标记。9:17上主对诺厄说「这就是我在我与地上一切有血肉的生物之间,所立的盟约的标记。」”。这是上主第一次有选择地与人类订的盟约。而上主与亚巴郎立约时是这样描述:“17:3亚巴郎遂俯伏在地;上主又对他说:17:4「看,是我与你立约:你要成为万民之父;17:5以后,你不再叫亚巴郎,要叫亚巴罕,因为我已立定你为万民之父,」”、“你和你的后裔,世世代代应遵守的约”、“我的约刻在你们肉体上作为永久的约”。这是犹太民族的始祖与上主订立的盟约,表现了上主恩宠、特选的结果,这种特选理念惯穿《旧约圣经》的全书中。体现了犹太民族是多么优秀的民族。
   在出谷纪中讲述梅瑟(亚巴郎后代)在西奈山与上主立约——“上主说:「我是你父亲的上主,亚巴郎的上主,依撒格的上主,雅各伯的上主。」,”3:10我要派你到法朗(法老)那里,率领我的百姓以色列出离埃及。」3:12「我必与你同在;几时你将我的百姓由埃及领出来,你们要在这座山上崇拜上主,你要以此作为我派你的凭据。」”梅瑟领着自己的族人离开埃及后,在西奈山履行了与上主的约定——“24:18梅瑟进入云彩中,上了山;梅瑟在山上停留了四十天四十夜。”、“34:28梅瑟在那里同上主一起,停留了四十天四十夜,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把盟约的话,即十句话,写在石版上。”这就是上主与梅瑟订立十诫的经过。他是最受上主恩宠的伟大先知,也是犹太民族最引以为荣的领袖。既然上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子民,就要辅佑他的选民。例如上主帮助梅瑟同法老斗争,降下十个灾害在法老和埃及人身上,并帮助他安全渡过红海——14:26上主对梅瑟说:「向海伸出你的手,使水回流到埃及人、他们的战车和骑兵身上。」;14:29但是以色列子民在海中干地上走过去,水在他们左右好象墙壁。14:30这样上主在那一天从埃及人手中拯救了以色列人”。(出谷纪又如上主帮助梅瑟的接班人若苏厄(又译约书亚)占领古代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1:1上主对若苏厄说:1:2「我的仆人梅瑟死了,你现在起来,和全体百姓渡过约旦河,往我赐给他们,即以色列子民的地方去。”“8:18上主对若苏厄说:「将你手中的短剑指向哈依城,因为我即将这城交于你手中。」”(若苏厄书)等等。
      当然上主的子民,如果违反盟约也要受到惩罚。这也有很多例子,其中有讲巴比伦攻打犹大的耶路撒冷事件。如17:13
上主曾借众先知和先见者警告以色列和犹大说:「你们应离弃你们的邪道,按照我给你们祖先所规定的,借我的仆人,众先知给你们传授的一切法律,遵守我的诫命和我的法令。」17:14他们却不听从,17:15拒绝了上主的法律和他与他们祖先所订立的盟约,以及对他们所发出的警告;”(列王记下)“看,我要攻击你,我要拔剑出鞘。有一把剑:是一把磨快而擦亮的剑。”“21:25一条使剑至犹大的坚城耶路撒冷。”(以西结书
    以上这些例子无不表明上主是全知、全能的,是明察秋毫的。只有信仰上主,遵守同上主订立的盟约,才有光明的前景。相反将是黑暗的未来、灭亡的未来。犹太民族从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若瑟、梅瑟、约书亚、民长时期、撒乌耳、大卫王、所罗门王,到南北分裂后犹大王国、以色列王国时期,巴比伦、波斯帝国、马其顿占领下的时期,以及玛加伯王国时期。无不体现上主的意志左右着犹太民族兴盛、衰败的命运。从中也证明了上主有着崇高的主宰地位。
       总得来说,《旧约圣经》主要内容是:犹太民族是上主特选的民族,得到上主的恩宠,祖先与上主订立盟约、“梅瑟曾与上主面对面地来往”,这都是犹太民族引以骄傲和自豪的。在思想上能起到凝聚犹太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犹太民族齐心协力的精神原动力。当然犹太教的诫律、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也是维系犹太民族团结的纽带。
    而《新约圣经》主要由福音书书信组成。在福音书中讲述耶稣降生故事和家谱,耶稣的言论、受洗、传教、奇迹、被害、复活升天,及耶稣基督是救世主弥赛亚等。书信部分主要是保罗、约翰、彼得的书信,保罗书信主要写教会的管理,包括管理教会、选立圣职人员、圣职人员规范、品格、对待各级人士的态度,及劝勉信徒团结友爱等。并陈述基督教的教义,强调信德、爱德的重要,坚持信仰、忍耐、为人处世等。约翰的书信主要讲真理、爱、基督的命令,光与暗的对立,世界末日的来临、末日景象、基督最后的胜利等。其他书信还描写做人的一些道理、谴责嫌贫爱富、敬畏上帝、尊敬君主、末世论等。
    在《新约圣经》中最核心思想就是宣扬博爱。在新约中是这样记述爱德的思想——“10:27「你应当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天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路加福音)“6:27「应爱你们的仇人,善待恼恨你们的人;”(路加福音)“5:44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5:45天主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3:18基督的爱是怎样的宽、广、高、深,3:19基督的爱是远超人所能知的,”(以弗所书3:23按照他(基督)给我们所出的命令,彼此相爱。”(约翰一书)这些的描述说明爱是至高无上。如果你脱离了爱,就脱离了天主。没有爱什么也不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还这样写道:13:2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奥秘和各种知识;我若有全备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没有爱,我什么也不算。”新约中很多章节都有类似的描述,可见爱的思想在基督教中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提倡博爱的目的是有意把基督教的基础植根于广大的下层民众中,也给早期传教对象——穷苦民众带来一种温暖和安慰,也有利于传播。而且还会增强信徒间的团结,加强凝聚。
     《新约圣经》还完成了犹太教向基督教的转变工程,在新约中是这样说的“我们不应再拘泥于旧的条文,而应以新的心神事奉天主。”(罗马书)“2:28外表上作犹太人的,并不是真犹太人;在外表上,肉身上的割损,也不是真割损;2:29惟在内心作犹太人的,才是真犹太人。心中的割损,是出于神,并不是出于文字;这样的人受赞扬,不是来自人,而是来自天主。”(罗马书)“6:15其实,割损或不割损都算不得什么,要紧的是新受造的人。”加拉太书)从而摆脱犹太教中民族因素的束缚,这是对亚巴郎与上主订立肉约的一种新解读,确立了“外邦人”只要通过“心损”就可成为义人,从而获得恩救。这是对犹太教的一种革新和超越,使基督教迈世界性宗教成为可能。
    在《新约圣经》中也宣扬天主的国和末日审判。只有7:21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马太福音)“八福”的人在天国有丰厚的赏报。“5:29行过善的,复活进入生命;作过恶的,复活而受审判。”约翰福音)这些为社会低层的劳苦大众,提供精神上的一种安慰和解脱。也为摆脱现实的困境,容忍现实的苦难,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在四部福音书中,告诉人们耶稣是天主的儿子——“3:16耶稣受洗后,立时从水里上来,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有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3:17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马太福音)天使对玛利亚说“1:35「圣神要临于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荫你,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称为天主的儿子”。(路加福音)在描写耶稣的传教过程中,施行了很多神迹——“9:29耶稣摸他们的眼说:「照你们的信德,给你们成就吧!9:30他们的眼便开了。、“7:36耶稣遂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任何人;但他越嘱咐他们,他们便越发宣传;7:37人都不胜惊奇说:「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聋子听见,叫哑吧说话。」”(马可福音)以此来说明耶稣的超凡,以此表明耶稣是人类的救世主弥赛亚,是天主派来拯救人类的爱子耶稣的遇害是“以自己作牺牲,除灭了罪过”、“奉献了自己,为除免大众的罪过”、“以自己的血解救我们脱离我们的罪过”。
    总之在《新约圣经》中,提倡信仰唯一万能的天主,崇拜耶稣基督,以给予人们奋斗的精神力量和逆境中的精神依托宣扬天主的国,死后复活,进入永生,给人们一种精神归宿和期望。提倡博爱与行善,给人一种现实的思想安慰和温暖,焕发出凝聚人心的力量。
.结论和评价
    《新约圣经》源于《旧约圣经》,在许多的内容上都有继承的痕迹。如创世的观点,人类原祖的犯罪观点,拣选选民的思想,救世主弥赛亚的思想等。从耶稣的族谱延续看“从亚巴郎到达味共十四代,从达味到流徙巴比伦共十四代,从流徙巴比伦到基督共十四代。” (马太福音)由于这种渊源关系,所以“新、旧约”都是基督教徒的圣经(派别不同认可篇章有所不同)。但是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从而派生出新的宗教——基督教。其实耶稣提倡博爱、“心约”、天国和末日审判的思想,只是完成犹太教具备大众化传播的使命而已。是“光荣上加光荣”。耶稣提出的这种新颖的观点,只是对犹太教的一种改革,并没有否定犹太教的内容,只是对陈规诫律的修订。然而在当时已是对统治者权威的一种挑战,所以遭遇到犹太教公议会打击迫害。由于耶稣在死前还只是一个下层的民众,没能把“天国”变成现实,因此耶稣只是一位伟大的民族宗教革命性思想家,一位卓越的宗教改革家。换言之,是当时广大低层的劳苦大众的代言人和知己,是他们摆脱现实苦难的希望和安慰的引导人。从基督教对世界的影响角度看耶稣确实得到“圣言”的灵气,不愧为天主儿子的荣耀。


whq



2007年5月28日

电子信箱:whqok0868@ qq.com

电子信箱:whqok0868@ sina.com


参考资料:
思高圣经
香港思高圣经学会(电子版)

《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基督教词典》任继愈主编
商务印书馆

《世界知识地图集》成都地图出版社编著
《最新实用世界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世界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 本帖最后由 whq 于 2008-6-12 14:4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4: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whq 于 2008-6-13 15: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2-22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