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谦逊,多一份收获! 我们面对浩瀚无际的太空,只会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有限,正如苏格拉底说过的:“自然多么奇妙,生命多么奥秘,人以自己的有限去认识宇宙的无限,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实在可怜,如果有真知的话,那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当我们知道更多的科学知识时,我们会发现这些科学知识只能使我们更加谦虚,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虽然成就非凡,却说自己只是在真理的海洋边上徘徊,一无所获。因用油滴实验证明电子的存在和其所携带的电荷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米立根(Millikan)说:“人的宗教性是与生俱来无法逃避的。因为宇宙超过科学知识的范畴,非人类智慧所能窥测。这人智不能窥测的范畴便是宗教的领域了……人智有限,不能完全明白宇宙终极的奥秘。……真正的现代科学,应当服从上帝,学习谦卑。”候顿博士形象地把科学与信仰喻为人的双眼,“当我们将神的两种启示揉合一起来看事物,好像用两只眼睛看见的立体感。新的深度和真实就出现了,新的属灵境界也显而易见了。” 美国学者巴特利克·格林(Patrick Glynn),曾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于1977年出版了他的一部著作《上帝显然存在——信仰与理智媾和》(God TheEvidence——Thereconcillation of Faith and Rea- son in a Particrlar world) 本书的开篇第一句话就说:“本书缘起于精神上的感悟。在多年成为一个哲学上的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之后,我终于认识到了实际存在着上帝。有上帝,有灵魂,有死后生命。这当然是人所共知的。” 书中在“科学的麻烦”篇里有一段引人注意的论断。他在批判达尔文主义不能用“物竞天择”解释生命现象,因为事情比它复杂得多之后说: “正确的看法是:‘上帝已死’之说乃建基于根本错懂了宇宙的本质。这是十九世纪末出现的十分片面和残缺不全的见解,现在它被一个新的认识所取代了。新的认识要复杂得多,而且和宇宙由造物主所创设的观点是并行不悖的。” 格林接着说:“的确,说真的,廿世纪的天文学正是进化论概念扩展的结果——以前人们认为进化论是宗教信仰的劲敌呢。” 新的天文学研究,证明了宇宙既有开始,又有终了,并且时间缩短了。以前人们估计宇宙的年龄为200亿年,最近有人推定为120亿年。宇宙也不是永存的,1984年2月7日合众国际社发出电讯说:“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能量质子衰变的例子,这证明宇宙并不是永存的。”宇宙既有始有终,这就说明它不是自生自灭的。宇宙不会是自己创造出自己来;它要求有个“无限的有”给它个存在的理由,而这正是《圣经》上的道理。 有人说,科学的终点就是信仰的起点。此话富于哲理。美国国家航空及宇宙航行局(NANS)太空研究院的创始人泽斯爵博士(Robert Jastrow)在《神与天文学家》(God and the Astronomers)一书中说过一段令人铭心刻骨的话:“对于一个靠理性的力量而生活的科学家而言,这个故事的结局像是个恶梦。他一直在攀登无知之山,并且快要到达巅峰。当他攀上最后一块石头时,他竟受到一群神学家的欢迎,他们已经在那里恭候无数个世纪了。” 1992年四月,从诺贝尔奖得主群集的美国著名的Lawrenee Berkeley实验室又传出惊人的消息,太空物理学家史莫特博士(George Smoot)发现,COBE卫星所搜集的三亿六千万个测量数据中,只有万分之三的差异!有人称此发现为“若非有史以来最大的发现,便是世纪性的创举!”史莫特自己则公开宣称:“我们所找到的是宇宙诞生的证据。这就像睁开眼睛看到神一样。其中的秩序如此精美,如此均衡雅致,使我们想到宇宙的背后必然有其设计……神可能是它的设计者。”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称此发现为“神的手笔”(the“handwritingof God”)。美国著名史学家博汉(FredericBurham)也发表评论说:“现时这最先进的发现,使‘神创造宇宙’这一观念,成为近百年来最受推崇的设想。”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