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8|回复: 0

基督徒的朝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3 19: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督徒的朝圣
来源:《信德报》总第533 作者:漠道
    朝圣是最古老的一种宗教行为,大多数宗教都有朝圣的习惯。朝圣者一词源自拉丁文“peregrines”,意为“外国人”、“旅行者”,即是到外地(圣地)旅行的人。事实上,朝圣不仅是个宗教行为,还是个十分人性的行为,是人出发去寻根的表达。今天人们去参观历史遗址或名人故居的作法,就是类似于朝圣的行为。
    基督徒所寻的根,是“万有真源”,其寻根的历史极其久远,可以追溯到旧约时代。以前的朝圣者大多是单个徒步出行,或为规正目的,或为净化身心,或为悔改补赎。团体朝圣只是从现代才开始;“朝圣旅游”这种双重行为,亦是现代的产物,并已蔚然成风,似乎有逐渐取代单纯朝圣之势。但这种双重行为是不伦不类的,是信仰被俗化的一种表现。
    五月是圣母月,也是朝圣的高峰期。为能够做好朝圣的准备,做到真正的朝圣,并得到朝圣的恩宠,我们需要认真地对朝圣的历史、意义和条件进行下反思。
一、朝圣的历史
    基督徒的朝圣是旧约时代之朝圣的延续。在旧约里,我们会发现许多圣地,这些地方都与救恩史有关,它们见证了以色列人寻找天主的经历。事实上,自从人离开伊甸园的那一刻起,人就成了寻找天主的朝圣者。在以色列历史中,最典型的,也是最早的朝圣者,是亚巴郎。“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给你的地方去。”(创121)朝圣最重要的意义就涵盖在这句话中,我们在后面还会仔细谈到。亚巴郎所到达的地方是客纳罕的舍根。天主在那里显现给他,亚巴郎为此在那里筑了祭台。天主显现过,并由接受显现者修筑过祭台的地方,从此就成为以色列人和基督徒所认为的圣地。由此我们可想到圣母或耶稣在许多显现中都要求建筑教堂的原因。舍根是圣祖时代最重要的圣地之一。另一个圣地是贝特耳——意为“天主之家”(创2819),即是天主在梦中显现给雅各伯的地方,后来天主也要求他在那里修筑了一座祭台(创351)。
    在以民出离埃及之后,西乃山成了天主的圣山。当达味把约柜移到耶路撒冷和撒罗满在那里建筑圣殿后,耶路撒冷便成了以色列民族的宗教中心和最重要的圣地。充军回来的以民甚至使耶路撒冷成为唯一的圣地。全体男子要一年三次前往以庆祝三个大节日(出231417341823)。不过,以色列人的朝圣慢慢地流于形式,以致遭到先知们的谴责。比如耶肋米亚先知就曾说:“你们凡由这些门进来,朝拜上主的犹大人,请听上主的话……改善你们的生活和行为,我就让你们住在这地方;不要信赖虚伪的话说:这是上主的圣殿,上主的圣殿,上主的圣殿!怎么?你们竟偷盗,凶杀,通奸,发虚誓,向巴耳献香,跟随素不相识的外方神祗,然后来到这座归我名下的殿里,立在我面前说:‘我们有了保障!’好再去行这一切可恶的事?难道这座归我名下的殿宇,在你们眼中竟成了贼窝了吗?”(耶7211
    先知们的宣讲为以色列的朝圣注入了深刻的灵性因素。耶稣也特别注重这个层面,尽管祂也遵守犹太的习惯,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去(参路241;若2137141212)。祂强调要“以心神,以真理来朝拜父”(若423)。更重要的是,祂预言了圣殿的毁灭(谷132),因为作为天人之间唯一的中保,作为大司祭和为罪人牺牲的羔羊,祂的身体从此就是新的圣殿(若21921;希1314;默2122)。门徒们虽然在耶稣升天后依然去耶路撒冷过节(宗2016),却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把耶路撒冷当作朝拜天主的地方,因为他们明白耶稣的话。而初期教会之所以还保持着朝圣的习俗,是因为信友们想效法耶稣那样不停地出离自我而朝向父的榜样。
    特属于基督教会的朝圣,是在君士坦丁大帝于四世纪给予基督宗教自由之后才兴起的。一方面,信友们可以自由地从事宗教活动;另一方面,君士坦丁的母亲圣海伦纳去圣地朝圣并找到耶稣的十字架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了带动了信友去耶路撒冷的朝圣。事实上,早在君士坦丁之前,信友们还有到殉道者墓地秘密朝圣的习惯。罗马无疑是殉道者最多的地方,再加上伯多禄与保禄的坟墓,以及罗马的中心地位,使得罗马成为和耶路撒冷并列的两大初期教会朝圣地之一。到九世纪时,因着圣雅各伯宗徒的圣髑在西班牙的发现,圣雅各·德·孔波斯特拉(Saint Jacques de Compostelle)成为另一大朝圣地。该朝圣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几条指定好的路线及路途中设立的专门接待朝圣者的接待处,是为“雅各之路”。近代教会内的朝圣地多以玛利亚和耶稣显现的地方为主,最出名的有法国的露德和葡萄牙的法蒂玛。此外还有圣人们呆过的地方,如圣女小德兰的隐修院所在地里修,圣五伤方济各生活过的亚西西等,也是吸引朝圣者的地方。
    初期与中世纪教会内的朝圣者多是为行补赎或者归依而进行朝圣的,他们一般都是徒步,以祈祷、苦行和求施来朝圣,比较典型的有自称为“朝圣者”的圣依纳爵·罗耀拉,耶稣会创始人。近代以后的朝圣者,则有很多是以获得奇迹或治愈恩宠为目的,尤其在圣母显现的地方是如此,有些人甚至把朝圣当成了纯粹的旅游。普遍来讲,今日教会内的朝圣地和朝圣者尽管越来越多,但朝圣者朝圣的目的却越来越淡化,其朝圣的行为也越来越不虔诚。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反思下朝圣的意义。
二、朝圣的意义
    我们在前面已提到,其实自从人从伊甸园出来,离开天主后,便开始了他的朝圣之旅,或者说归根之旅。但在天主亲自给人指出方向前,人只能自己在迷茫中去摸索,直到天主对亚巴郎说“到我指给你的地方去”时,人才明确了其归根的方向。天主给亚巴郎的指示是救恩史中决定性的一刻,因为从此天主通过拣选亚巴郎的后裔——以色列民族,通过引导他们,向全人类指出其应该循依的朝圣之路。整个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朝圣的缩影:亚巴郎离开自己的故乡到达了客纳罕;雅各伯的子孙们离开埃及,经过旷野,到达福地;以色列人被充军到巴比伦,后又回到祖国。但他们真正的“祖国”是耶稣基督本人。为此基督不再指给人们一个要朝向的远方,而只是要人们“跟随祂”,跟随祂到天父的家(若142),到天国,到“新耶路撒冷”,即那“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默213)。
    如此说来,我们的人生就是朝圣之旅,正所谓人生如过客。致希伯来人书的作者在列举了圣祖们的信德事迹后,说他们都意识到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都在“寻求一个家乡”,而他们所渴念的家乡,是“天上的家乡”(希111316)。梵二大公会议也把教会看作旅途中的教会:“教会是‘在世界的迫害与天主的安慰之中,继续着自己的旅程’……犹如在旷野中旅行(朝圣)的以色列民族已经被称为天主的教会,同样,在现世的旅途中,追求未来永存城邑的新以色列也被称为基督的教会。”(《教会》,第89号)
    总之,跟随基督,回归父家,走向天乡,是基督徒朝圣的原型;而我们平常到各个圣地的朝圣行为,应该是上述人生之朝圣的象征,其象征性主要表现在朝圣的两个因素上,即离开和到达。离开意味着离开那远离天主的地方,离开那些俘虏自己的俗事俗物,离开种种坏习惯,离开罪恶,离开旧我。到达意味着达至天主指给的地方,达至属灵的事物,达至心灵的自由,达至成全,达至新我。从旧我到新我,从离开使自己成为奴隶的世俗到达至使自己获得自由的天主,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因为这是个悔改和归依的过程。从教父时代起,教会就建议罪人们通过朝圣来补赎和悔改,而这种朝圣通常是单个人徒步甚至赤足远行,在整个朝圣过程中靠沿途乞讨来度日,并要做许多刻苦和祈祷,为的就是能借此完全摆脱世俗和诱惑的羁绊,彻底净化身心,全心归依和信靠天主,以新的面孔出现在圣者面前。说白了,朝圣之路就是归依之路,尽管不必要以严格的苦行来完成,却要以适当的身心的准备来完成。
    我们说朝圣是走向圣者,但我们又说圣者天主无处不在。既然如此,又何必要远足?我们曾讲过,朝圣是个象征性行为,是对归依之决定的具体表现。而作为一种表现,它是必须的。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人对表现的需要,天主(耶稣、圣母)才会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里显现吧。显现其实是道成肉身之奥迹的延续,为的是告诉人,天主切实地临在人间,并有话要对人说。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显现,不管是耶稣的还是圣母的,都具有时代特征,并且都包含着确定的讯息。没错,圣者无处不在,但我们需要离开旧我和接近圣者的行为来表达我们的归依。而各个圣地就是天主特别临在的代表。同样,我们去参观圣人的故居或瞻仰圣人的圣髑,也是因为他们和天主有过深切的交往,因为他们传达过美好的福音讯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信仰典范,因为重温他们的生活可以激发我们的信仰热情,可以引导我们更真实地归依,更坚定地跟随基督。
三、朝圣的条件
    朝圣的条件当然决定于朝圣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从朝圣的两个因素来看朝圣者应具备的条件。首先是出离。我们说出离意味着离开远离天主的地方。什么是远离天主的地方呢?不就是那些纠缠我们身心,让我们变得世俗化的人、地、事物吗?所以,在出行时我们应该清心寡欲。可如何能做到清心寡欲呢?在今天要做到清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现在的通讯太发达,人心太烦躁,世界太喧闹。其实,我们应该出离的,也包括所有这一切。所以,朝圣的出离与避静的循入旷野是类似的,就是说我们在朝圣过程中应该通过阅读圣经、圣书和祈祷、反省来静下心,好去正视自己的人生,发现应该改进的地方。如果我们在朝圣过程中不停地听音乐,打电话,玩电脑,拍照录像,那么我们实际上根本没有“出离”,因而就谈不上朝圣。
    其次是到达。我们要到达的是天主临在的地方,要接近的是圣者,为的是与祂相遇,聆听祂,发现祂对我们的旨意,求得我们需要的恩宠。可是,如何获得这一切呢?通过我们所达到的圣地,或者所接触的圣物,或者所敬礼的圣髑来获得,因为它们就是我们接近天主,求得恩宠的媒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迷信化圣地、圣物和圣髑,仿佛它们本身具有什么奇能似的。事实上,我们走近的,是我们要向之归依的圣者,而不是圣地;我们接触的,是我们要借以激活信德的标记,而不是圣物;我们敬礼的,是我们要向之学习的圣人,而不是圣髑。
    最后,我们当然也不能忘记返回。虽然走近圣者是朝圣的目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永远停留在圣地。接近圣者,就是为被祂圣化,为能够以超性的眼光来重新看待世界,以福音的要求来生活在世上。出离不意味着逃离,到达也不意味着停止。恰恰相反,我们出离世俗,是为了更正确地入世;我们到达圣地,是为在返回后圣化世界。
结语
    是的,朝圣,不单单是自我归依的旅程,也是归化世界的旅程。基督徒是活在世界,却不属于世界的人。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忘记信徒的身份,而混同于俗人,陷入俗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走出俗世,离开俗人,好去重新发现我们生命的源头和终向,并在此源头里重塑自我,在此终向里重整生活。朝圣就是对这种出离与回归的实际表达。因此,朝圣与旅游这种纯粹的俗事儿是根本不可能混合在一起的。真正的朝圣者应该像梅瑟那样,在接近了圣者,被圣者圣化之后,能够带着被圣化的光芒返回,使看到他的人,能看到天主的光荣。其实,朝圣者不是别的,只是重新把自己福音的灯点亮的人,因而也是重新用福音的精神来照亮别人的人。归依者,必是归化他人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14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