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37|回复: 5

一首感人的新教歌曲:更近我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7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Michael 于 2013-8-7 18:13 编辑

《Nearer My God To Thee 更近我主》转载
电影《泰坦尼克号(Titanic)》有这样的一幕:当船撞上冰山后,船身开始剧烈的倾斜,整个Titanic一片混乱,人人都在生、死、别离中挣扎,但是几位提琴手仍在甲板上演奏着音乐,更加营造出整个现场的悲凉气氛。他们所演奏最后一首乐曲就是这首(Nearermy God to Thee)
  



原文共五段,通常传唱的英文版为三段。在后面有中国教会常唱的五段版的歌词和乐谱。

Nearer, my God, to Thee, Near to Thee,
E''en tho'' it be a cross that raiseth me,
Still all my song would be. Nearer, my God, to Thee,
Nearer, my God, to Thee, Nearer to Thee.

Tho'', like the wanderer, The sun gone down,
Darkness be over me, My rest a stone,
Yet in my dreams I'd be. Nearer, my God, to Thee,
Nearer, my God, to Thee, Nearer to Thee.

Or, if on joyful wing, Cleaving the sky,
Sun, moon, and stars forgot, Upwards I fly,
Still all mysong shall be, Nearer, my God, to Thee,
Nearer, my God, to Thee, Nearer to Thee.

中文翻译

愿与我主相亲,与主相近,虽然境遇困难,十架苦辛,我仍将诗唱吟,愿与我主相亲,愿与我主相亲,与主相近。

我虽举目无亲,日已西坠,四面黑暗笼罩,枕石而睡,梦中依然追寻,愿与我主相亲,愿与我主相亲,与主相近。

我快乐如生翼,向上飞起,游遍日月星辰,翱翔不息,我仍将诗唱吟,愿与我主相亲,愿与我主相亲,与主相近。




NearerMy God To Thee 更近我主/与主相近》这首歌是十九世纪一位叫 莎拉·亚当斯Sarah Flower Adams 的女士与她的妹妹一起作的。

  莎拉·亚当斯是当时英国一位莎士比亚剧场纺名角,但她和妹妹两个人身体都不好。莎拉五岁时失去母亲是她经验到的第一次生离死别,但是他们一家人都遗传了孱弱的体质,所以死亡似乎是他们家族的常客。她在莎士比亚剧场纺告别剧是《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当时她才三十二岁,却因为健康的缘故而必须告别她热爱的舞台,这等于又是一次生离死别,只是这回,她所要告别的是"她自己",那个占据她绝大部分生命的"艺术零魂"。莎拉退休之后,有一次她的牧师来访,他对她们姐妹俩提到他正在准备的一篇讯息,主题和雅各在伯特力作的梦有关。知道她们姐妹俩活跃的艺术细胞,他问她们是否能肯替他的讲道作一首诗歌。今天我们并不知道那位牧师讲道的详细内容,但是我想,她们的牧师很可能是为了让莎拉在退休后仍有工作的寄托,才向她们提出那样的邀请的。这真是再好也没有的提议了,姐妹俩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并且便开始勤快的作曲作词,然而,人一旦被圣灵感动,常常是停也停不下来的,亚当斯姐妹不止完成了配合牧师讲题的《NearerMy God To Thee 更近我主》,当莎拉在四十三岁过逝以前,她和妹妹一共创作了六十二首圣诗曲子和十三篇诗歌歌词。我们的造物主的作为是非常奇妙的,他常常在我们以为自己"没有用"的时候,才肯用我们来作他的灵工,莎拉是在她的"艺术生命"死去以后,才成为上帝手中美妙的琴弦。

  唱圣诗和唱任何其他的歌曲有所不同,许多人一开始只听其旋律,旋律引人则喜欢唱,旋律平淡则跳过去。《NearerMy God To Thee 更近我主》这首诗的旋律非常感人,但是如果能配合雅各的故事来体会,所能获得的就更加的丰富了。

  《雅各的枕石》的故事记载在圣经《创世纪》27节到35节,雅各和哥哥以扫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在妈妈丽百加的肚子里就开始打架,丽百加加苦不堪言,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怀孕怀的如此辛苦,上帝就对她说:"因为有两个敌对的国家要从这两个孩子出来。"这两个孩子当中,弟弟雅各是以色列的先祖,而哥哥以扫所据之地是现在的约旦,不过,几千年下来已经混入阿拉伯民族的血统中了。这一对兄弟从创世纪开始打架较量,到了今天,雅各的后代以色列和以扫的后代阿拉伯民族之间仍然充满著火药味和杀戮,害得美国,英国,联合国到现在还在为着扮演和事佬忙得团团转而不得要领,不过这是题外话,此处暂且不题。

  雅各的名字是"抓住脚跟"的意思,因为他是抓着哥哥以扫的脚跟出世的,有些人说以色列人很会"",就是从雅各遗传下来的,不过,坦白说,""根本就是人的本性,不管你是什么人种。只不过,雅各的个性和他的身世似乎包藏了许多我们自己个性中的优点和弱点,所以,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生命中的成功和失败,以及他情绪上的高张与低潮。好的圣歌歌词就在于它能将深刻的涵义以简单的几句歌词表达完全;《NearerMy God To Thee 更近我主》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故事说到,在两个双胞胎出世以后,爸爸以撒爱好勇斗狠的哥哥以扫,而妈妈丽百加则疼喜欢粘着她的雅各。雅各的心思复杂,他为了要得到长子的名分,故意在哥哥打猎回来饥肠辘辘的时候以一锅牛肉汤骗了他长子的名分。后来,又由于妈妈丽百加的策划,抢先一步取访了父亲原要给以扫的祝福。头脑简单脾气暴躁的以扫在发现自己两度被骗了以后,发誓一旦父亲去世,就要亲手把弟弟杀了。丽百加怕此事成真,就帮雅各打好行李,叫他去投靠她远方的哥哥,也就是雅各的舅舅。

  由于当时没有交通工具,路途相当辛苦,有一天,天色渐晚,雅各找了在一个地方歇息,他想到自己在家中的舒适和幸福,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耍哥哥骗爸爸,现在像一个亡命之徒流浪在狼号虎啸之地,不觉悲从衷来,尤其是,现在不得不与亲爱的母亲分离,不值得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到她的面了。他找了一块石头当作枕头,在悲哀矛盾中迷迷糊糊的睡去(歌词第一第二节)。梦中他看到一个通往天上的通道,上面有天使上下往来,忽然间,上帝站在他旁边,对他说,他是他祖父亚伯拉罕的神,他会永远与他同在,并会把这一带的土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歌词第三节)。

  第二天雅各醒来,觉悟到上帝曾经亲自在这里向他显现而他居然没有死,就在那块枕石上浇了油,立了一个誓约:不管他未来会经过怎样的困难,他都要终身敬拜耶和华。他把那个地方取名为 伯特利Bethel,就是"通向上帝之门"的意思。后来,雅各在舅舅那里娶妻生子,累积了大量的财产、牲畜和仆役,就浩浩荡荡地带了家小回老家来。他以大批的牛羊礼物向哥哥以扫认罪讲和,从此彼此不再短兵相交。但是好景不常,他的女儿被邻近的一个花花公子欺负了,他十二个儿子中的十个成年的就在怒火中烧之时,血洗那花花公子一家和所有附近地区的人。得知这个大屠杀的消息之后,雅各在沉痛中生怕邻接的其他强人会团结起来把他们满门抄斩,就听了上帝的指示往伯特利去。

  于是,在经过了几十年之后,他又回到了他最初遇见上帝的地方,他想起了他年轻时所立下的誓言,便把那块枕石竖起来,为上帝造了一个祭坛,他并告诉他的孩子那块石头对他的意义,要他们永远记念上帝对他们的保守。他在那里重建了他的家园,上帝就对他说:'你的名字不再叫雅各,而叫以色列。'一个凡事要""的人,终于把手放松开来,而让神牵著他走路的人了,而这个重生的经验有一块"枕石"为记。(歌词第四节)。

  歌词第五节可以说是作者莎拉·亚当斯描述自己与神亲近的无限甜美与喜乐的经验,她发现每次她经历过一次死亡和别离之后,她对世界的眷恋和牵袢跟着少了一点她的脚步也变得轻了一点而能在那通往天上的阶梯上轻快地往上跳一级,终有一天,她会像鸟儿生了羽翼,一跃而脱离人世的苦难,展翅向上,飞越日月星辰,翱翔高升,而回到那创造她的造物主面前。

  但她所没有想到的是,在她离世之后的六十四年,那首她以孱弱的身体所作的诗歌,会在冰冷黑暗的大海中,为许多罹难的人,在汹涌的浪花中铺下一块奔向天堂的枕石。

  我们生命中是不是也有这么一块"枕石"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3-8-7 1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经典~
去年唱的最勤奋…

谢谢你转到论坛上,圣乐可净化哦

清教徒的赞美诗,都很感动,能听到歌词,符合奥斯定对圣乐的神学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20: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主教的《弥撒经歌汇萃》里的炼灵歌就采用了这个旋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8 1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了我在长青家园的一个帖子,放在这里虽然不是太对题、妥当,好在我们基督徒对死亡不是那样讳莫如深的,就权当另一个话题吧... ...



改得好

        告别了侯耀文,人们的耳畔回响的还是灵堂里反复播放的《友谊地久天长》,它比常规的哀乐更加催人泪下、余音绕梁,此时的这个乐曲,正将有限(生命)升华成永恒(情意)!这无疑是一次丧礼中的形式服从、服务于内容的成功范例。
       我想,与基督宗教有关的无数歌曲,比起这首《友谊地久天长》都毫不逊色,如果教友去世时也能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用,无疑将是与吊唁者的真切交流、深情互动,与全体参礼者的福音共享,对逝者的灵魂也是很好的告慰!

http://www.tianzhujiao.org/portal.php?mod=view&aid=13&page=1&&e6_styl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8 1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词中以雅格伯梦见至高者为背景,写出这样动人的旋律。
更喜欢 雅各伯一觉醒来说的那句经典之言:「上主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他又满怀敬畏地说:「这地方多么可畏!这里不是别处,乃是天主的殿,也是上天之门。」(创28: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8 13: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园石 发表于 2013-8-8 11:09
想到了我在长青家园的一个帖子,放在这里虽然不是太对题、妥当,好在我们基督徒对死亡不是那样讳莫如深的, ...


恩,“师主篇”讲每天当默想死亡,有首《再相会》很不错,词曲都温馨又有力量,完全体现出有盼望的信仰是多么安慰。要不楼主弟兄搜寻下,最好不选流行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23 20: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