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十讲 (转) 前 言 中国天主教教友传教促进会圣经研读推广小组为帮助您更明了圣经的内涵,和更正确地把握住圣经的意义,特邀请辅仁大学神学院王敬弘神父,及刘赛眉修女协助撰写《圣经十讲》,这《十讲》的内容都是研读圣经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圣经这部书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结构复杂,除非您都了解它的书写背景、形成过程、以及研读方法等,否则,您不能深切地体会到天主的话具有多么深遂的意义和力量。现在,我们提供这《十讲》的材料,特别作为您研读圣经入门的指南,深盼它能导引您更透悉天主的言语。 为《圣经十讲》的顺利出版,许多主内兄弟姐妹们,在盛暑下辛劳的工作,并且还慷慨的奉献和热切的代祷。除了衷心感谢以外,特别献上我们诚挚的祝祷,祈求上主悦纳他(她)们的牺牲,并且亲自祝福和带领他(她)们的生活和工作。 第一讲 圣经与信友生活 一、向人说话的天主 亲爱的读者,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你所相信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宗教?你是否在虔信一个道理、一种人生观或者伦理法则?你的信仰是否在遵守一个规矩,或者只参与了外在的仪式?还是在相信一位生活的天主呢?如果你所相信的是前面的几项,那么可以说你还没有找到基督信仰的真谛;如果你相信的是后者,至少你已踏入正确信仰的大门了,因为我们相信的不但是一位生活的天主,而且是一位颇意和我们来往的天主,不但是愿意和我们有来往的天主,而且是愿意向我们说话的天主,不但是愿意同我们说话的天主,而且是一位愿意把祂生命给我们的天主,使我们能够获得真正的生命、永远的生命。 如果我们想认识一个人的话,我们必须和他有一个生活上的来往,而且让他把自己显示给我们,我们要跟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听他诉说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在这样的生活交往中,我逐渐认识一位在我周遭生活的人,所以,当我们要认识天主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够与祂有着生活上的来往,让祂把祂自己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祂对我们的态度,祂愿意用什么方式与我们来往……等等,这个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认识了我们所相信的天主。 在希伯来书的一开始,就用很肯定的方式说:“天主在古时,曾多次并以多种方式,借着先知对我们的祖先说过话;但在这末期内,他借着自己的儿子对我们说了话。”(希一 1~2)我们所相信的天主,一方面虽然是生活的天主,但另一方面却是无限的天主,祂是不可用我们五官接触的天主,人本来没有办法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方法去与这位天主接触,除非祂自己愿意用人能够懂得的方式把自己显示出来。 二、天主与以色列人的来往 从亚巴郎的时代起,天主就主动的和人交往。祂召叫了亚巴郎,离开自己的家乡,并预许他的后裔要成为一个民族?就是后来的以色列民族。在这个民族慢慢成长的时候,它遭到埃及人的奴役,天主遂召叫了梅瑟,打发他去把他们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解救出来,带领他们到西乃山;跟他们订立了一个爱情的盟约?旧约,然后让他们进入预许的福地?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由于这些人民慢慢背弃了天主,天主就打发先知预先警告他们︰如果他们继续固执于恶,就会受到惩罚。然而以色列人民却没有听从先知的话,因此遭受到充军的痛苦。那时他们才呼求天主,天主又使他们返回了自己的国土。 以色列人民虽然屡次的背约,而天主却保持自己的忠信,愿意使他所预许的救世主借着以色列人民降到世上来。所以当时期满全的时刻,他派遣了自己的儿子取了人的肉躯,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借着一个活生生的人把自己显示出来。耶稣基督就是这个人,他是跟我们一样的人,但却充满了天主的生命,因为他由天主子降生成人。他给我们带来了最完满的道理,但祂也用祂的奇能显示出天主对人救恩的特性。他不但以言以行表示了天主对人的爱,而且也背负了人的罪,为人钉死。然而他却不会受到死亡的控制,因为他是天主,所以他从死者中复活了,他是世界所有人中第一个由死亡进入永生的,因此祂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使我们又重新得到一条从现世的短暂生命中迈向永远生命的道路。 三、圣经写作的目的 天主不但亲自与人在历史中来往,而且,派遣祂的圣子耶稣基督来到世界上,实现了祂所预许给我们的救恩。由于这些事情都是在历史中发生的,所以它必须限定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点内发生。如果不在这个时间或这个地点的人,就无法亲自看到或听到天主所愿意讲的话和所愿意做的事。天主的智能愿意弥补这样的缺陷,就以灵感推动人写下圣经,记述祂在人类的救恩史上所做的种种事情、所宣布的种种计划、所做的种种许诺以及耶稣基督救世的言行、生活、死亡与复活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圣经》,它使那些并不曾亲自看到这件事情发生,并不曾亲耳听到天主的训言的人,也能够知道天主救恩的喜讯。所以我们说“圣经是天主的启示”就是这个意思。原来,我们人并不能靠自己约力量去知道天主对于人的救恩计划,和祂所要真正赏赐给人的是什么,祂愿意怎样跟人来往。但是仁慈的天主在历史中一点一点的把祂的救恩计划,不但透露出来,而且也实现出来。这些启示和救恩在耶稣身上都到达了一个完全的圆满,所以圣保禄曾这样说:“我原是一切圣徒中最小的,竟蒙受了这恩宠,得向外邦人宣布基督那不可测量的丰富福音,并光照一切人,使他们明白,从创世以来,即隐藏在创造万有的天主内的奥秘,为使天上的率领者和掌权者,现在借着教会,得知天主的各样智能,全是按照他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内所实现的永远计划。”(弗三,8~11)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就是这个天主在基督内所要实现的永远计划。所以,如果我们想跟天主有所接触,又如果我们想认识天主,阅读圣经实在是不可少的一条道路。 四、信仰的真谛 我们中国人的“信”字,实在构成得很巧妙,这个字的意思是:人言为信。当一个人向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因为相信他是一个诚实的人,所以我们也相信他这个人和他所说的话。只有当别人对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才有真正的相信,我们不只相信一个人,而且也信他的话,因为他如果不对我们说话,那么我们没有什么可相信的内容;但是如果这个人不可相信,他虽然对我们说了话,我们还是不会相信他的话的。对天主也是如此;天主是真诚美善的,祂绝对不说谎。虽然如此,仍要等到祂向人说话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相信祂,因为,只有在这时侯我们的信仰才是有内容的,所以天主不但在历史中把祂的计划告诉我们,而且也把这些计划以灵感使人写成圣经,让万世万代的人得有一个相信的事实证明。因此我们可以说︰圣经就是天主的启示,因为它是天主的启示,所以也是教会信仰的泉源。 在圣经十讲的第四讲中,我们将会大概的解释天主怎样以灵感推动人写圣经。教会肯定在灵感不写成的圣经是用人的话所表达出来的天主的言语,也只有在天主的话中,我们才能认识天主;但是这些天主的话也必须用人的话表达出来,否则人就无法懂悟。所以圣经的写作,看起来实在是天主仁慈计划中的一部份,为使全体人类,随时随地都能因着阅读圣经而认识天主和祂对我们所作的一切。明了了这一点之后,我们会更深刻的体会出;我们所相信的不是一套道理,不是一套规矩,我们的信仰生活也不是守一套法律,或是去参加一个外在的仪式;我们所相信的是一位生活的天主,祂曾向我们显示了祂自己,愿意跟我们有一个生活上的来往,所以我们也应以整个的生活去追寻天主的教导,利用礼仪以精神以真理去朝拜祂。由此可见,圣经对我们的信仰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不读圣经,简直是无法认识天主,而我们的信仰也会日渐的萎缩,甚至死亡。反过来说,我们当时时阅读圣经,借着圣经让天主对我们说话。只有当我们知道了祂的教训,体会了祂的慈爱,熟悉了祂对我们的全部计划之后,我们才能够使我们的信仰生活生气蓬勃,日渐趋向完满。 五、天主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我们的天主并不是一个开口便讲大道理,只给人许多道理教训的天主。如果我们翻开圣经看看,天主进入人类的历史并不光是为了教训人,而是为使人体会到祂的慈爱。祂愿意给人的,最重要的并不是一套教训,而是愿意人跟祂来往,欢迎祂到人的生活中来。这种接受使我们能够分享天主的生命,所以天主并不是只在星期天的弥撒中和我们有关系,而是跟我们整个生命有关系。我们打开圣经仔细的阅读,会发现无论在旧约或是新的部份,都可以看见天主亲近一个人的时候,祂愿意他整个的生活都改变,因为祂赏赐给人的是一个新的生命,这个生命必须在整个的生活中表现出来。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圣经所记载的不是一些道理或是教训或是规则或是法律。而是记载着天主真正的和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团体,在他们具体的历史,生活状况中和他们来往,然后教导他们如何在现买中间去和天主交往,接受祂,实行祂的教导。天主的教导,固然包括法律、伦理和规矩等等,但这一切绝不是死死板板的文字,而最后祂所给的是在接受祂的生命中,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天主为了使人在生活中的各方面接受到祂的光明,因此祂把计划在历史中一点一点的揭露出来。因为就人类的全体而言,人类无法一下子就接受天主完满的启示,所以天主才选了一个民族,慢慢的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够一点一点的了解天主所愿意对人做的事。就在这个天主与以色列民族具体的来往中,我们才逐渐认识了我们所信仰的天主到底是怎样的真神,祂愿意跟人怎样的来往,祂对人有什么期望,有什么要求等?祂不但涉及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涉及整个人类的秘密,世界的历史到底有没有一个方向,世界一切万物的受造,到底有没有一个目的,这包含了整个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对于民族的看法,对于整个人类秘密的看法,甚至于对于整个宇宙的看法,这样的救恩计划不是一下能够明了的,必须天主在具体的历史中间一点一滴的显示出来才会被人接受。所以我们如果去阅读旧约的话,我们就会体验出天主不是一个持着法律书的判官,也不是拿着无数教条的老师,他是愿意和人亲近,来往的“真理之神”,祂容忍人的叛逆,宽赦人的罪过,只要他们肯回头同上。祂在历史中,一步步的教育他们,提升他们,为的是预备那完美的启示来临。所以在旧约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一部生活的历史?一个民族和他们的神在真实的历史中来往,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欢笑有眼泪,有幸福有痛苦的历史。也因此点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的旧约中,人好象没有办法完全了解天主的计划,也没有力量去实行天主的要求。我们与以色列民族呻吟和叹息,为等候一个完满的来临! 六、圣经使我们认识基督 天主忠于祂的许诺,不让人失望,果然到了预定的时期就派遣了祂的圣子来到人间。祂真可以说是天主取了一个人性来现身说法,所以耶稣基督很清楚的对祂的门徒说:“谁看见了我,就看见了天主。”耶稣来,是使旧约的种种缺陷消除而达到完满。在旧约时期,天主公布了应当遵守的法令,但是人却没有力量去守它。天主给人制定了各种祭献,为的是给祂一个应有的朝拜和恭敬,但是人却常常流于形式主义,只奉行那些外在的礼节而心灵却离天主很远。在旧约中天主给人立下了一个生活的规范,但是人却常常弃之不顾,在其它的各种邪说谬论中寻找生活的智能,天主为了弥补这些缺点,就打发了圣子耶稣来到世界。 耶稣不但没有废除法律,而且还用最高的法律使一切达到完满(玛五:17),那法律就是“爱人如己”“爱天主在万有之上”(玛廿三:34~40)和“爱别人如同耶稣爱我们一样”(若十三︰34;十五:12)。可是祂也知道,不是靠人的力量就可遵守这样完满的法律,所以祂显意赐给人恩宠,提升人的无能。为使祂的生命具体地经过信仰进入人的生活中,他藉水和圣神使我们在他内重生,分享他的生命(若十七:20~24)。借着这个生命,我才能够以一个子女的心情去爱天主为父,受别人如同爱自己的弟兄姊妹,就像耶稣爱了他们一样。旧约的牛羊的血,不能够得到天主的欢心,也不能够洗净人的罪恶(希九:8~14)。所以耶稣基督甘愿舍身受死,把自己奉献为最高的祭品。他一生不断的承行天主旨意(若十五:19~30),奉献了自己,最后也听命至死,死在十字架上,给天主献上了最高的敬礼(斐二:5~11),这样也使我们分享他生命的人,能够以祂的精神,把我们的一生作为不断的奉献。在我们的生命中,以爱天主的心去祈求“尔旨承行于地,如于天焉”,并且也按照天主的旨意安排我们的一切生活。但是基督的死亡并不意谓是一个终点,他复活了,成为死者中的首生者。因此凡是在这个世界上愿意按照祂的方式去生活,死于自己的人,也可以借着祂的死亡而复活,进入永远的生命,这就是天主施给我们救恩的最后目标。 七、救恩的真谛 由此看来,耶稣基督不单是整个启示的完满,也是救恩的完满。我们整个的救恩,就在于对耶稣基督以信仰、认识、接受,来共享耶稣基督的生命。但对这一切,天主愿意借着圣经使我们去认识祂,去接受祂,并牢记圣经的教训去生活。熟罗尼莫因此很感慨地说了:“谁不认识福音,谁就不认识耶稣。”谁不认识耶稣,当然耶稣的生命也无法在他内形成!实际上,全部的圣经部是以耶稣为重心的:旧约是预备基督的来临,新约是宣扬基督。只有当我们明了天主在旧约中逐渐所行的启示,并看祂如何在耶稣基督身上到达一个完满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天主的爱,是多么深,多么宽,多么高,多么远远超越了人的理性所能了解的(弗三:14?9)!也只有在我们亲身按照天主的信仰,跟他来往,一起生活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感觉到天主并不是一个观念上的天主,不是法律性的天主,不是一套道理的天主,不是人生观中的天主,而是一个生活的天主?祂愿意与我们同居共处,便我们获得丰富的生命。 八、结 语 这样看来,圣经与我们的信仰实在是息息相关的。对一个真正愿意接受信仰,并按照他所信的去生活的人,圣经实在是“天下第一书”,这也就是《圣经》名称最原始的意义。所以亲爱的读者,当你看完了这些以后,我们非常希望你能体会到圣经对整个信仰的重要性,而愿意开始阅读圣经,研究圣经,把它视为你信仰的必需工作;但至于如何在实际上去阅读和研究圣经呢,这是下一讲我们所要谈论的,希望你能在下一讲中得到一些实际的帮助和灵感,愿天主祝福你! 第二讲 圣经与个人及团体祈祷 一、个人如何研读圣经 亲爱的读者,如果当你体会到圣经对个人信仰的重要,并愿意开始研读圣经的时候,当然,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买一部圣经。由方济各会办的思高圣经学曾,在这方面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一本可读的现代中文圣经,它也是第一本直接从圣经原文翻译过来的中文圣经。这本圣经总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大字本,一个是影印的缩本,如果你的视力良好,那么你可以买一本影印的缩本,因为它的体积比较小,便于携带。但是如果你大半是在家中研读圣经,没有带来带去的麻烦的话,或是你的目力不适于看小字的书,最好买一本大字本的圣经供自己阅读。当你有了一本圣经以后,下一步就是实际的阅读了。阅读圣经最重要是阅读它的本文。基督教在这方面有很详细的每日读经表,只要写信到圣经公会或是其它基督教书店,就可买到类似的圣经表。天主教方面也在积极的准备等X一套圣经阅读日程表,在三年之内把全部的圣经阅读完毕。如果你觉得这些圣经表对你阅读圣经有相当的帮助,就照着去做,可是你若觉得为个人原因不太适宜的话,你可以自定日程表。但在制定日程表的时候,应当注意阅读圣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一曝十寒,应当每日读一小段,日将月就,能够对圣经的内容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圣经不在一天读的多,而在于每天都要读,甚至于每天只读五分钟,持之以恒,将是非常好的一种习惯。 但是当你打开圣经,真正开始阅读时,你曾发现许多困难存在,那就是因为圣经是一个古老的作品,由于我们现代的人不易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思想型态以及历史的变迁等等,我们无法真正的了解圣经的意义。对一位受教育较少的人,如果阅读旧约过于困难,那么他可以暂时放弃旧约不读,而先把新约按步就班的每天看一段,至少花一年的功夫把新约看一遍。对于一位具有较高知识并愿意深入了解圣经的人,除了在阅读圣经原文以外,还需要阅读一些参考书以帮助自己了解圣经更深的意义。至于看圣经时要参考何种书籍,则要看每个人知识背景,信仰生活的深度来决定。中文方面,闻道出版社有圣经小丛书,光启在这方面也出了相当数目的参考书,我们在圣经十讲中每一讲的后面都列出了一些参考书目,当作给读者的一个建议。如果读者自己有什么特别的需要的话,可以就近请教一位熟识圣经的神父或修女来解决个别的困难。 二、个人如何用圣经祈祷 正如在第一讲中所提到的:圣经不是为了供给人一些知识,而是借着圣经的话,我们认识了天主对人救恩计划的启示,特别是为了认识耶稣基。所以当我们阅读圣经的时候不能够用像看其它书一样的态度和读法,而应当把它视作生活天主的言语。所以整个阅读圣经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和生活天主交往的过程,那就是说,这是一个祈祷的经验。所以在开始阅读圣经以前,要有一个很短的祈祷求天主坚固自己的信德,并求祂派遣圣神,给自己所需要的光明和力量,认识圣经的教训且在生活中实行出来。 在我们研读圣经的过程中,主要的并非在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知道天主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或对人有何救恩计划;而主要是相信天主现在仍是生活的,藉看圣经跟我们讲话,使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而用一个信仰的方式去安排整个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把圣经中的一切跟我们实际的生活相连系。在阅读圣经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天主在某一点上特别给我感动或是光明,就应该停下来仔细的思索,让天主的教训有如清水一股的逐渐渗入我的心中。一般来说,天主感动人心,带给人真正的平安,并由这平安中产生喜乐之情,如果我们感到那一句圣经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平安和喜乐,我们就应当停下来,让天主借着这句圣经在我们的心中工作,不要贪多务得,只求匆匆过目,否则便不能够品尝圣经的深意了。 一位匆匆阅读圣经的人,就好似走过一张摆着丰盛食物的餐桌,只看了一眼,连尝都没尝就被别人推出饭厅的人一样。即使你闻到这些食物的香味,你也知道它能满足你的食欲,给你的精神,给你的生命带来更大的活力;但是却因为你没有亲自品尝而仍然感觉到饥饿。所以找再三强调阅读圣经贵精不贵多,并且要以聆听的方式去领受天主的启示。当我们只是以祈祷的态度去阅读圣经的时候,天主常会给我新的启发,新的光明;而在这个新的光明中,我们认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各种缺陷,各种毛病,也看到天主对我们如何的慈爱,如何的照顾。希伯来书有一段对天主言语生动的描写:“天主的话确是生活的,是有效的,比各种双刃的剑还锐利,直穿入灵魂和神魂,关节上骨髓的分离点,且可辨别心中的感觉和思念。没有一个受造物,在天主面前不是明显的,万物在他眼前都是袒露敝开的,我们必须向他交账。”(四:12~13节)以祈祷的心情去吟咏天主言语的人,就会体会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天主对我们说话,不只是让我们认识自己和认识祂,同时也召唤我们用具体的言语、行为去答复祂的召请,所以天主的话常常使我们在认识自己以后,有一个更深的悔改和皈依。但是我们也知道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凭着自己的力量,所以每当天主召唤我向前迈步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真正祈求天主的恩宠,帮助我们把天主给我们的启示,能够有力的在生活中实现出来,这时我们所做的祈祷是非常中悦天主的,因为那时我们在祈求“尔旨承行于地,如放天焉”但是并非每次我们阅读圣经,天主都会给我们一个明显的光照或是感动而让我们体会到天主在那一刻借着圣经给我们说了话的。有时我们虽长期间的阅读圣经,我们也无法很深的体会出某些教训来,这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心没有预备妥当,根本不准备真实的聆听天主的话去实行,这样,天主的话又怎能在人的心田中发芽滋长呢? 但也有时不是这种情形的,因为并非每一段圣经立刻都可以在我们的具体生活中发生实际的连系,但是天主整个的启示对我们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有些时候我们的每日读经只在储藏一些宝库,正如同我们每次赚来的钱,不尽是为了立刻花用,而是把多余的储蓄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天主的话也是如此,虽然我们所熟悉的圣经教训,并不能立刻在生活中印证,但是一旦适逢其会,那时天主的话就会发生作用了!若是我们根本不熟悉圣经的教训,万一在生活中或信仰上发生了困难,我们就会像毫无储蓄的穷人一样,手足无措,天主祂也不会突然显出奇迹来让我们顿悟圣经的话。由于信仰生活和天主的启示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阅读圣经,不但是找到了每天生活的光明和力量,而且也储备了日后遭到挫折和失败时所需要的食粮和力量。 我们每次用祈祷的方式去阅读圣经,就是不断地去滋养我们的信仰生活,使耶稣基督的生命能够借着圣经的话,日渐的在我们内成长发展。我们应该用一个积极渴望的态度去履行每日的读经祈祷;但是另一方面却不可贪求每日的读经立刻在生活中发生功效。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段时期之后,我们将会发现自己的信仰既坚固又充满生气,同时我们的人格也随着在我们内的基督一起长大、成熟,这实在是天主愿意我们达到的,因为祂愿意我们在耶稣基督内做一个成熟的人,度一个完美的信仰生活。 三、怎样在团体祈祷中运用圣经 团体祈祷并不是教会内新有的事,每一个教会内的礼节,特别是弥撒,就是一个团体祈祷。教会从一开始就在自己的公共礼节中阅读圣经,为使人能够聆听天主的圣训。但是由于现在的弥撒中,每一段读经,每一个回答都已预先规定好;而这又是在一个大团体中避免混乱的较佳方法,因此使许多人觉得弥撒太死板而个人祈祷的成份不多。除非一个人有相当稳定的个人祈祷,不然在参与弥撒时就不能体会到自己与天主有一个实在的交往。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法,当然一方面是要自己更深入地去研究圣经,以圣经内容做祈祷,并且还要尽力去了解所有礼仪的意义,这样,参与礼仪时才能真实地参与其中,在团体内大家一起向天主祈祷朝拜。然而我们要知道,弥撒的团体祈祷只是团体祈祷方式中的一种。这几年来,在教会内兴起了不少团体祈祷的方法。它们不能代替弥撒,只是要补充弥撒的不足。 团体祈祷的方式有很多种,是按照每个团体不同的情形,不同的需要两周不同的程序来进行的。如果在一个大家对圣经都没有什么心得的团体中,最好有一位事先已经准备好的人做团体的领导者,他应当事先预备好一两段圣经。在团体祈祷的开始,先唱一首歌,然后有一个人呼求天主圣神来临给予所需要的光明和力量,这时那预备好的人可以宣读他预备好的圣经,并说明自己为何要读这段圣经。然后,他把这段圣经对自己所有的意义很坦诚的讲出来供大家分享。大家听完了一段或两段的圣经及信德分享之后,最好有一段沉默的时间,为了想一想这段圣经对每个人有何意义,然后参与团体祈祷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他对这段圣经的感想讲出来,让别人分享。或者他也可以在听了这段圣经以后,用自己的话做个人的祈祷,表示他在听了这段圣经以后,他愿意对天主的召唤答复。在做完这些个人祈祷以后,再出领导者和大家做一个结束的祈祷,然后唱一首圣歌做为全部祈祷的结束。如果在一个团体中,大多数的人都有研读圣经和祈祷的习惯,那么就可以比较不拘限于上面的形式而使整个的祈祷会更生动活泼。平常这样的祈祷会可以用下列的方法进行:首先大家仍可先唱一首圣歌,然后有一个人呼求圣神降临,在这以后有一段静默的时间,每人做个人祈祷。如果其中任何人感到天主让他想起一段圣经来,他就可以拿起来阅读给大家听,在阅读完毕后,或者是利用这段圣经做信德的分享,或者是利用这段圣经做一个祈祷,那么其它的人也可照样去做。在听了一段圣经以后,他或者又想起别的一段圣经,他也可以继续宣读,继续祈祷。在阅读和祈祷之间,有人想大家唱首圣歌共同赞美天主也是非常好的事。这种完全自动自发的方式,可以使整个的祈祷会变得生动活泼,因而可使参与的人深切的体会到天主圣神临在于这个团体中引导看、工作看、使得大家在整个的祈祷会中分享了他的光明和力量。 四、团体祈祷促进基督徒的合一和作证生活 这种团体的祈祷会,实在是非常合乎我们基督信仰的精神。一则大家可以共同体会出来,彼此有同一的信仰、同一的召唤、接受同一的圣神、分享同一的生命,所以是一项非常实际的在团体中与天主交往的经验。其次,当自己宣读一段圣经,或是分享对这段圣经的感受,或是藉祈祷对天主的召唤做一个答复的时候,都是向别人为自己的信仰作证。天主常常在这样的时刻,给予那位宣读圣经或者祈祷的人有更深的感受。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爱德行为,因为我们的信仰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事,我们愿意拿出来,跟别人分享,以建立整个基督的教会,这是我所能够做到的最大的爱德工作。 团体祈祷从一个人的领导进而成为整个团体自动自发,可以做各种不同程度的调整和适应。这完全看团体的组成情形而定,普遍而言,在一个团体中每个成员的信仰愈是成熟,对圣经愈是熟悉,这个团体也就愈容易趋于完全的自动自发,在一个团体中只要有少数信仰成熟的人,就能给他们适度的自由,不必过于严格的控制,免得好象抑制了团体祈祷中应有的生气。这种团体祈祷也可以加以适当的改变,例如做家庭的祈祷,由父母领导子女祈祷,那将是一个非常美而动人的昼面。 团体祈祷的人数并不在乎多,只要有两个人,就能做所谓的团体祈祷。耶稣曾经说过:“只要有两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十八:20)。一个准备得好的团体祈祷,常给人带来丰富的宗教经验。团体祈祷在人数上并没有什底特别的限制,可以是几十人,甚至几百人都可以,人数多的时候,只要控制得宜,也可以是非常扣人心弦的。希望团体祈祷能够在台湾各地扩展开来,大家共同聆听天主的圣言,并且每人在团体中对天主的召唤答复。如此,对个人来说,可以增加信仰的深度和魄力;对团体来说,可以更深的意识到教会的合一性,并使教会更能精诚团结,促进肢体的连系和沟通。 第三讲 怎样组织圣经研习班 一、什么是圣经研习班? 所谓圣经研习班,就是由几个人定期的聚在一起,用一个比较有系统的方式研究圣经。这种圣经研习班,可以在本堂里由神父或修女主持,也可以由教友们自行聚集组织;也可以在家庭中由父母和子女共同组织。圣经研习班的形式可以按照人数和宗教背景的不同而做各种变化和适应;但其基本目的是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帮助更熟悉圣经,更增强信仰生活。 圣经研习班本身不是一个祈祷会。它主要的目的不是用圣经来祈祷,而是采用研习的方式来更了解圣经的意义,当然,在研习的开始或终了的时候做一个暂短的祈祷是非常恰当而有益的。基督教在这方面因为有数百年的经验,所以比天主教来得进步。他们为各类型的人都预备有详细的教材。推行圣经研习亦呈促进合一运动的积极方法之一,我们应该打破自己狭小的圈子,参考他人的教材,借用他们的方法,或者有时请他们中的某些人来给我们示范,以增进自己的知识和对别人的了解。下面所学的几种例子只可作为参考之用,每一个圣经研习班的组织,应当按照参加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信仰的程度,加以调整和适应。 二、儿童圣经研习班 所说的儿童圣经研习班,是指由小学生所组成的研习团体。究竟何时方可给学童开始圣经教育?当然要看他们所受的一般教育程度而定。为年纪太少尚未读书的小孩子,对他实行圣经教育实在是相当的因难;而且,由于在这方面天主教内缺乏可用的教材,故只有按老师们自行预备的资料去做。以下我们提出几种可行的方式作为读者参考之用: 1.童年期的教育方式: 在童年期,孩子的记忆力特强,这时可以选择少数浅显而非常有名的圣经章句让小孩子背诵,然后再用小孩容易懂得的言语解释一遍,最好也用一两个故事做为实际的说明,这样比较容易使整个的研习班显得生动活泼。有人也许会反对说:这与我们从前让小孩死背要理问答有什么两样,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背圣经是记忆天主的话,而背诵要理问答只是记忆一些死板的条文而已。当一个人日后在生活中面临困难的时候,天主的话能够给他带来光明和力量,但要理问答却没有这种能力。有谁在生活中或信仰上遭遇困难时会去翻要理问答的呢?但是在困难和痛苦中,借着圣经得到所需要的光和力的人却时时不绝。因此,在儿童易于记忆的时代让他们多记一些圣经的章句,无论对他们的信仰或做人来说,都甚有好处。 儿童逐渐长大,只要他们所识的字已能使他们阅读大部份的圣经本文时,就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有一本圣经,并且也要求他们每当圣经研习课的时候携带自己的圣经来参加,养成他们随身携带圣经的好习惯。在研习课中,老师或领导人可以先提出一些圣经章节,然后令他们去找,谁找到了就立刻举手,然后大家一起合念这段圣经,甚至于反复念几次以加深印象。这种练习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儿童们熟悉圣经的各部书籍,以后只要一提到圣经的某书,他就会知道从那儿去翻阅,而不至于像现在的一些成人教友,提到圣经的书名时,还不知道是在新约或者是在旧约呢!这实在是很大的遗憾。另一方面,借着这样的练习,可使儿童熟悉圣经的许多不同内容,也让他们经验到圣经所包含的人生智能实在多姿多采,自然,这样的练习每次不宜太多,为了加深儿童们对圣经中的某主题或某端道理有更深的认识,负责人应挑选一些有相关性的章句,此外,还要在他们能够理解的程度内做相当的解释。在这种研读之后,老师们可以在当天所查阅的几段圣经中指定一段为下次背诵的材料,以增加儿童们学习的兴趣及对圣经的熟记。 2.圣经绘画此赛: 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儿童加深对圣经的认识。首先,老师把圣经中的某些动人的故事或比喻,按照儿童教育的程度,选择他们所能够理解的方法慢慢讲给他们听,讲完了以后可以再念一遍圣经本文,然后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白纸,要他们把圣经的故事用一张或几张图画表示出来。在绘画完毕后,还可询问他们,今天所讲的圣经故事与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关系?有时侯,天主会出乎意料之外的让这些小朋友对圣经与生活的关系有特殊的见解。总言之,我们教授圣经是为了使人度一个信仰的生活,所以,应当尽量使圣经的材料适合于研读者的教育程度,并且与他们的生活发生关系。 3.圣经故事演讲比赛: 当儿童们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可为他们举办圣经故事演讲比赛。在演讲比赛以前,先划定一个范围,比方说︰耶稣的比喻,或耶稣的奇迹故事等,由小孩自己挑选一个比喻或一个奇迹故事,但是要他们用自己的话去把这个故事述说出来,限定他们一定的时间,并采取比赛的方式给予奖品,这样,一定会提高儿童们对于圣经研习的兴趣。 4.圣经戏剧: 再进一步,就是让儿童们用戏剧的方式来表演圣经中的故事。这种方式,我们从前也做过,但往往只限于圣诞故事的表演,其实,圣经里有很多故事是可以用非常生动的方式表演出来的。表演完之后,最好能聚集儿童们讨论他们所表演的故事,看看他们每人在表演的过程中,对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认识,并从中引出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教训。 以上所建议的种种方法,如果能充份地做事先的准备,并加以灵活的运用,将会使很多儿童对圣经发生浓厚的兴趣,并能使他们在信仰上和为人方面日趋成熟。 三、青年的圣经研习班 这里所说的青年,是指一般的中学生而言。在儿童圣经研习班中所说到的种种方式,只要做一个适当的改变,都可以应用在青年圣经研习班中,至少适合那些初中的学生,当然,讨论的深度,发表意见的能力将会随年龄两增进。在这时期中教师们应该更加鼓励每个青年积极的参与,特别应辅导他们从圣经中汲取实际生活的教训。至于查经的方式,也可以因着年岁的长大而加以改变。如果有一群人在小学期间已经常按照上面所说的方式查阅圣经,那么,到了中学时代,他们必然已经记得不少的圣经章节,所以有些时候可以采取另外的方式来查经,那就是老师念出一段圣经来,要学生去查出它是属于圣经那一本书,那一章那一节的。在起初的时候应当以大家都熟知的圣经章节为限,否则将会没有人能查出来。 在初二、初三到高一的阶段,就应设法使参加圣经研习班的人对某些圣经中的重要部份做一个比较详细和有系统的研究。例如研习班规定每星期举行一次,可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研读一部福音,每星期研读其中的一章。对初中的学生来说,在开始的时候也许需要一位老师指导。在研习班开始上课时,先由一位老师把这一章福音主要的意义和困难的地方给大家解释,然后提出几个与他们生活有关系或者是有兴趣的问题,让大家发表意见讨论,并且也应鼓励青年们提出问题来,由老师解答。如果是高三与高二的学生,他们往往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因此最好每星期指定一人或二人预备下星期的教材,在老师的辅导下先下工天,然后在研习班上由他代替老师做开始的解释和说明,再出大家讨论或提出问题。在这里,老师的责任相当重大,因为他必须想尽方法使学生不仅是被动的参与,而且是主动的能够对圣经的内容和意义加以反省,并且与他们自己的信仰、伦理、和精神生活发生连系,不然的话,学习圣经也会变成公式化,使人感到非常的累赘。如果老师在开会以前和以后能做一个示范性的祈祷,并且在祈祷中善用今日圣经的题材和教训,那么也给了参与研习班的青年一个祈祷的模范。 有时候,老师也可以在研习一段圣经以后,提出一个要求,要每一个人按照今天所听到的教训,完全用自己的话写出一篇祷词来。这样的练习,常使研读圣经的人对天主的话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可把它灵活的在生活上应用。总之要把握最主要的原则?圣经是天主生活的言语,它能给人生命,光明和力量,当我们听了天主的话以后,我们需要用整个的生活去答复。为此,身为老师者常常要呼求天主圣神的引导才能够看出参加研习者的实际需要,利用圣经来满足人心的渴望。 四、成人的圣经研习班 由于天主教内对圣经教育的疏忽,有些人虽然受了高深的教育,年龄也相当成长,但他可能对圣经却一无所知,因此,前面对儿童和青年圣经研习班所谓的种种方法,有时亦适用于成人,只要安排得妥当合宜,即使很浅显的方法也可以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果参加圣经研习班的成年人,大多数是受过相当教育的,那么就应该对圣经做一个比较有系统的研究。平常这样的研习班,如果只靠读圣经的本文一定无法组织得好,所以,负责筹备组织的人一定要设法找到合适的参考书来供给研习者使用。对一些基本的知识,应当要求研习者多拨出时间来阅读。至于在每次研习课中的特别题材,也可以按照青年圣经研习班中的方法,指定一定的人轮流负责,这些负责主持研习会的人,他应当对自己下一次所负责的研习会的材料做充份的准备和深入的研究。除了对圣经中某一本书做有次序有系统的研究外,对于那些对圣经有一股认识的人,也可以做一种所谓的「主题研习」。「主题研习」的准备工作要来得比较困难,因为必须在圣经中找出与某一个中心思想有关的许多圣经片段来,然后按照适当的次序把它们加以安排。这样,就可以看出某些思想或某个问题是天主在以色列民的历史中逐渐的启示出来,并在耶稣基督身上达到圆满的;又或者是对某些事情在圣经中找出它不同观点的看法,因而能够使读者对某事情有更深刻的体会。 如果要举办圣经主题研习班的话,应该在找出了这些与某一主题有关的圣经片段之后,在前一个星期把这些资料分配给不同的人,每人负责研读自已这一片段。每人都预备好以后,在研习会中按照一定的次序,每人宣读他自己预备好的那一段,然后讲述这段圣经与某指定的主题有何关系。大家轮完以后,再做一个集体的综合讨论和反省。这种「主题研习」的方法,固然能够使人得到极大的好处,但这一定要大多数的人对圣经的基本知识有了相当的认识后方可实行,否则不会收到实际的效果,因为这种研习方法的目的是为助人更了解某段圣经的脉胳意义和它在整个圣经背景中的特殊信息。 圣经实在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宝库,它也是人生智能的泉源,但是,为探取这个宝库,为吸取这泉源中的永生活水,我们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一旦人们对圣经的研读发生兴趣并愿从中吸取生活的教训后,他会渐渐发现,研读圣经不但加强个人的信仰,而且使他整个基督徒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是生气蓬勃,他发现自己逐渐怀有基督的心肠和思想,在基督内一天比一天地成长,这就是真实地研读圣经的效果?活在基督内。 在这一讲以后,我们愿意从第四讲开始,提供一些有关圣经本身最基本的知识给读者,如果读者要真正地了解圣经,这些基本知识是不可不知的,希望我们所提供的每一讲的材料都能帮助您更了解圣经的内涵。 第四讲 圣经是怎样写成的 一、天主以灵感推动人写圣经 我们有两种性质不同的书籍,一种是普通的书,一种就是圣经。圣经之所以与其它书籍不同,是因为它是天主以「灵感」推动人写成的,所以,它有两位作者?天主和人。什么是「圣经灵感」?在讨论「圣经的书写灵感」以前,我们必须先明了什么是「灵感」。教宗良十三世在「上智天主」通谕中说:「灵感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现在我们就看看这种超自然的能力如何在圣经中显示出来。 1.灵感的现象: “灵感”这个字在圣经中能够找到的只有弟茂德后书三章十六节一处;但有关灵感的现象在圣经中却不少,它常与“天主之神”相连,所谓“天主之神”亦即是指“天主的能力”。在旧约的(户十一25)、(户廿七,18)以及(民十四,6)都记载了天主之神降到长老、若苏厄、和山崧民长身上,赋给他们一种特殊的能力,使他们做出天主愿意他们做的事。在新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譬如︰(路一41)依撒伯尔充满了圣神,口中说出赞美圣母的话;(路一,67)匝加利亚充满了圣神,对刚诞生不入的儿子若翰说起预言来;其次,在宗徒大事录里也可以找到圣神进到宗徒身上推动他们说话和行事的例子。由此可见,当天主之神降到人身上时,不但推动人说话而且也影响着人的行动,故此,灵感便有了言语的和行动的两种。此外,还有一种是书写的灵感,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圣经的写作灵感。 1.灵感的解释: a.言语的灵感:意谓天主之神降到人身上,推动他说出天主愿意他说的话。在旧约中有先知的宣讲,天主藉先知向以色列民族表达自的意旨,所以,祂把「天主之神」赋给先知,使先知不可抗拒地为天主的正义而发言。此外,在训诲文学中曾记载有些人能解释天主的言语,而他们本身却不是先知(德十五1~6;卅九1~8。,天主之神也在他们身上给予他们一种特殊的能力,因而他们也可以说是得到了天主的灵感。 b.行为的灵感︰就是天主之神进入人身,推动人做出天主愿意他做的事,而他的行动因之亦可称为天主的行动。在旧约中梅瑟不仅是一位最大的先知(申十八15~18),而且也是一位最大的领袖,因为天主之神在他身上驱使他领导以色列民出离为奴之家的埃及(依六十三11~14)。又例如︰在新约中也记载耶稣受洗后受圣神的推动,到旷野里去受试探(谷一12~13)。 c.书写的灵感︰就是说天主之神进入人身,使他写下天主愿意他写的话。圣经上记载写作灵感的事实不多,只有(弟后三,16)和(伯后一,21)提及天主以灵感推动人写书;然而,早在古经的信仰中,天主子民已把一些书视为是天主的著作,肯定它是来自天主的。 根据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综合说,所谓「灵感」就是天主借着人的言语、行为、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的救恩行动。有人往往把灵感和启示混淆不清,其实,这两者无非是同一天主救恩行为的两面罢了。 3.灵感与启示之别: 同一的天主的救恩行为可以称为灵感,方可称为启示。灵感是天主的能力进入人身,使人做、讲、或写天主所愿意的;而启示就是天主在那些藉灵感所完成的行动、言语和书籍中研表达的意义。因此,启示可以说是天主灵感的效果。而灵感与启示之别是:灵感的对象只限定在一部份人身上,例如古圣祖、先知,以及圣经的作者,并且,为了完成天主对全人类的救恩,他们必须以他们的自由与天主合作;而启示的对象则为全人类,一切人应信仰和接受天主在不同方式下所表达的救恩讯息。 二、圣经如何是天主的话? 圣经之所以成为圣经,就是因为它是在天主的灵感下所为成,故此,圣经不仅是人的著作,它妳是天主的著作。教会自开始以来即相信圣经是天主的书。很早以前,在犹太人的信仰中已经把某些书卷称之为圣经,并设有专门藏经之处。在初期教会中,圣经极具权威的事实方可由保禄书信及福音中窥察出来,往往为了证明一端道理,只要引征一段有关的圣经,问题便立可解决。 现在,我们要追溯这个圣经是天书的信仰来源究竟是怎样的?若要在历史上找出明确的证据来证明,最初希伯来人“为何”及“如何”认为圣经是天主的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唯一的证据恐怕就是他们真实如此相信了。当厄斯德拉每天对群众诵读法律书时,他自己和所有的群众都深信所读的就是天主的话(见厄斯德拉下八,8、18;九,3)。这天主的话最初由梅瑟用盟约的方式刻在石版上,后来,以色列民当中有先知的兴起,他们是天主的代言人,并把天主的话录之于书。当时,以色列民尚未有任何正式的团体有权决定何者为天主的著作,但他们却深信着某些书籍是来自天主的。新约继承了旧约的信仰,这在第一部福音中就表达出来,玛窦不但把第四条诫命和一些五书的原文称为是天主的话(见玛十五,4~6),而且把引自托辣1(Torah)、先知和其它经书的句子亦视为是天主的言语(见玛一,22;廿二,31)。宗徒之长伯多禄对此信仰发挥得更为详尽,他说:“你们应知道,经上的一切预言,决不应随人私意解释,因为预言从不由人私意而发,而是由天主所派遣的圣人,在圣神的推动下说出来的。”(伯后一,21)。 到了教父时代,教父从宗徒手中接受了圣经灵感的信仰,但对它的性质却未深入探讨。在公元第二世纪时,因为有马西翁约二元论,认为有善恶两个天主,新约的天主是善的,旧约的天主是恶的,故此说旧约不是圣经,对新约他也只承认一部份。教父为驳斥他的谬论,肯定了同一的天主是新旧两约的作者。我们对圣经是天主之书的信仰标准,主要是来自圣而公教会的训示。佛罗棱斯、特利腾两大公会议都宣布了全部圣经是天主的著作;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为反驳唯理主义,除在消极方面说不可否认任何一部新旧约的书籍为圣经外,还积极地说明了全部圣经是在圣神的推动下写成,它是一部天主与人的著作。从以上的历史事实中,我们可看到圣经是天主的话乃教会内一脉相传的信仰。 三、圣经的不可错性 圣经既在圣神的推动不写成,它除了有两个作者的特点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不错性”。这个特点可以说是圣经灵感神恩的效果。圣经的不错性原是教会传统的信仰,但初期教会有些人会对圣经灵感有不正确的看法,视人在写作中好比是机械化的工具,天主说一句他写一句,若是如此,则圣经在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错了!后来,教会对灵感的性质日渐清晰,因而对圣经的不错性也有了更明确的解释。要明白圣经的不错性,我们必须先明了圣经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向,以及他所用的文学形式。圣经作者的目的不在写一部科学教本,所以,他无意给人解释科学,同时,圣经所注重的是民间的说法,按当时当地人们所有的观念和所熟悉的言语来表达天主的启示,现代的科学观念和术语为圣经作者是陌生的。 圣经也不是一都严格如今天历史学家所要求的历史著作,但它亦具有某种历史价值,圣经无意详录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客观事实,它主要是报导天主在历史上对人所行的救恩事件,它关心的就是这个“天主的救恩”,故圣经更合适称为“人类的救恩史”。这部救恩史不但内容觉富而且结构复杂,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文学形式的书籍;为判断圣经每一本书的价值,必须元明了它用来表达讯息的媒介?文学类型;要把握住作者所传达的讯息,我们就得把各种文学类型分辨清楚,如果作者用比喻的方式来说话,我们必须按它是比喻来懂;如果作者有夸大的说法,则应按它是夸大的说法来懂。 既然圣经是一部救恩史,作者所表达的无非是天主在历史上所完成的救恩,那么,圣经的不错性自然也就是指那救恩性的真理。其次,因为这个救恩是在历史中表达,与历史息息相关,所以某些与救恩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事件也有了不错性,因为,除非这件事是历史事实,否则我们的救恩也是不真实的;例如降生的事件,它应当是历史事实,而这个事实就是我们信仰的对象。对圣经的不错性规分两点讨论 1.救恩的不错性: 天主进入人类历史中,对人启示祂愿意拯救人类,所以在旧约时代,祂与以色列民族订立了一个盟约,从此,祂是拯救他们的天主,而以民应当遵守祂的命令;到了新约时代,耶稣基督的降临使天主的救援更圆满和更具体地实现;为使救恩能达于地极,祂建立了教会,也建立了圣事。在这些事情上,圣经是不能错的。 2.历史的不错性: 既然“救恩”与“历史”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就要看看天主和何利用了历史的事买来表达和完成祂的救恩。圣经与一般的历史书有很大的不同,就如前述,圣经无意详细记录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而主要在叙述天主在人类历史中的救恩行为,所以它注意的是某些史实中的救恩意义,例如出谷的事实,在犹太人的历史中这是一件两个民族互相争斗的史实,但从天主启示的一方面来看,这个历史事实亦是天主拯救犹太人的救恩史实。不过,圣经作者所看重的不是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和支节,而是注意这个史实的核心所传达出来的救恩意义?天主借着两个民族争斗的历史事实来拯救以色列人民。对于圣经中研记载的历史真实到何种程度,那就要看作者所用的文学类型了。 综合所述,圣经的不可错性主要是救恩性的;对于历史的不可错性,只是指那些与救恩打成一斤的历史事实的核心而言。 四、圣经如何是人的话? 圣经是天主的话但却用了人的话来表达。天主以灵感推动人写圣经,并不破坏人的本性,也不弥补作者存人性上的缺失,如果作者不懂希腊文,他不会因着灵感而写出一部希腊文的作品来,同样,如果作者文学修养有素,他的作品也自然具有幽雅的风格。因着圣经作者的教育程度、天赋资质、和社会背景不同,圣经著作有不同的风格、笔法、和体裁是很自然的事。有时,天主也利用作者个人的生活经验来做写作的材料,一如欧瑟亚先知,因着他对婚姻生活的痛苦经验,使他能够用生动感人的文笔写出了天主的爱和以色列民的不忠。 在教会的传统中说,人是天主书写的工具,但不可忘记,人是工具只是一种比拟的说法,这值工具不是机械化的,他有正常人的自由意志。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他如一般作家一样,须要授集材料、思考、查询证人等。既然,天主用人来做书写的工具e那么,作者除了人的话以外,他不可能用别的言语来表达,然而,因为这些人的话是在历史中来表达天主的话,故它亦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社会文化的渲染。例如:放逐巴比伦是以民历史上的大悲剧,在这个时期的作品,都反映著作者对此历史事件的经验和反省;又例如创世纪所记我的创造天地和洪水等事迹,莫不受到近东邻邦文化的影响。就圣经为一部人的著作而言,我们应按它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来研究。其方法如下: 第一,寻找圣经的原文:这是专家们的工作。圣经原稿只有一份,因为没有刻意小心保存下来,所以原稿都已全都遗失,现在要寻找圣经原文,只好根据手抄本来考证。但现有的手抄本因经过长时期的辗转抄录,其中不但包含了圣经原文,也包含了许多附属品,如抄录时的错误、删改、加注等。使得圣经原文的真面目已模糊不清。所以,为寻找圣经原文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先澄清抄本上所有的错误,这件工作相当复杂和困难。 第二,文学批判:按照圣经是一部人的著作来研究,其方法很多,通常我们都称这些研究的方法为「文学批判」。圣经这本书的写作过程相当复杂,为研究它我们不得不在文学上下一番苦工。首先,我们要研究的是圣经的「用字」。圣经的写作时代距离我们现在很远,当时作者所用的文字非常古老,要断定一个字的意义,我们必须追溯圣经写作的年代及文化背景,因为有时同一个字在每个时代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和解释。此外,我们也须要注意到作者对文字的特殊用法,因着圣经作者对一个字的独特用法,往往会使这个字产生了另一种意义。 据我们所知,圣经中有许多书木都不是由一位作者一气呵成的,大部份是由一位编者集古代流传下来的资料编写而成。为查究这些资料的来源和追溯它到底是属于古代那一种传统的,我们在文学上有一种方法,圣经学者称它为「源流批判」。例如梅瑟五书,今天的学者们都认为它是由四种传统(雅威兴、尼罗亨典、申命派和司祭本)所凑合而成。 圣经既是一部文学作品,所以它包含了许多作者在写作时用来表达思想的文学类型,例如史诗、短歌、格言……等等。为懂得圣经中的意义,我们必须找出一段圣经所用的文学类型,然后再仔细地查考每种文学类型在当时的社会和又化背景中要表达些什么意义。这种寻找文学类型的方法,我们专称之为「类型批判」。既然圣经的书本大部份是由编者收集古代的资料编写而成,那么,我们问:编者得到了从各方曲搜集来的传统资料以后,他如何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编辑成我们今天圣经中的次序?有何神学思想支配着他,使他如此的编排?在四部福音中,对观福音(玛窦、马尔谷和若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部福音相同的材料很多,但在次序的安排上和结构上邦彼此有别。这就是因为编者各有其神学观点,各按其思想来安排,于是,三部福音便有了不同的次序和结构。为研究编者对资料的安排,我们在文学上有一种专门称为「编辑批判」的方法。源流批判、类型批判、以及编辑批判三者皆息息相关,须要三管齐下方可对圣经的意义做全面性的了解。 各位读者,当您阅毕这讲以后,或许您会感到圣经这本书实在太复杂。的确,自有圣经以来,多少学者曾耗尽毕生之精力去研究,但问题仍层出不穷。圣经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正好说明这部稀世的巨著并非只是靠人的脑袋构思而写成的。它是一部名符其真的「天书」,所以,当我们阅读圣经时,不能只靠人的理性推论,更重要的还是在信仰和祈祷中去阅读。不在信德中,人纵使翻阅了整本圣经,他也只是落得一个「知」字而已,圣经对他的生活可以说是起不了作用,因此,「知」固然重要,但「信」则片刻不可缺少。 第五讲 圣经的纲目及内容 一、何谓圣经纲目? 我们在教会内常常都会听到别人说「圣经纲目」,到底,什么是圣经纲目呢?它就是教曾以其不能错误的权力,承认某些宗教文献是由天主以灵感推动人写成的,内含天主启示的救恩性真理,它没有错误,也不能错误。这些被教会所接纳的文献,我们通常称之为「正典圣经」。与正典圣经对立的是「伪经」,伪经是一些与正典圣经相似,甚至在内容上也有部份相同的作品,但教会并没有承认它们是圣经。既然它们与圣经相仿,所以称它们为「伪经」;意思就是说它们不是在天主的灵感推动下写成的。 我们现在所读的圣经部是正典圣经,它可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份,共有七十三卷;旧约四十六卷,新约二十七卷。早在第四纪时圣经中的新约和旧约各书已划分清楚,后来更在三次大公会议(一四四一年的佛罗棱斯大公会议;一五四六年的特利腾大公会议;以及一八七○年的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中为教会隆重地钦定。所谓旧约,是指天主与以色列民族立约的记录。「约」是指「盟约」?即以爱情与忠诚的邀约。整个旧约记录的中心是:天主是以色列民族唯一无二的天主,而以色列民则是天主的选民。新约与旧约不同,新约是耶稣基督与全人类立约的记录。这个爱情的盟约是新而永久的;是由耶稣为全人类所流的血而立的新盟约(路十二,20)。耶稣基督是新约和旧约的分界点,凡在耶稣基督降生以前所写成的圣经,我们称之为「旧约」,在耶稣基督降生以后所写成的则称为「新约」 1.正典圣经的分类: 就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全部圣经可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份: A.旧约:包括梅瑟五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训诲文学。 a.梅瑟五书︰创世纪(创)、出谷纪(出)、肋末纪(肋)、户籍纪(户)、申命纪(申)。 b.历史书:若苏厄书(苏)、民长纪(民)、卢得传(卢)、撒慕尔纪上(撒上)、撒慕尔纪下(撒下)、列王纪上(列上)、列王纪下(列下)、编年纪上(编上)、编年纪下(编下)、厄斯德拉上(厄上)、厄斯穗拉下(厄下)、多俾亚传(多)、友弟得传(友)、艾所德尔传(艾)、玛加伯上(加上)、玛加伯下(加下)。共十六卷。 先知书︰包括四大先知︰依撒意亚(依)、耶肋末亚(耶)【耶肋米亚哀歌(哀)和巴路克(巴)】、厄则克耳(则)、达尼尔(达);和十二小先知︰欧瑟亚(欧)、岳厄尔(岳)、亚毛斯(亚)、亚比底亚(比)、约纳(纳)、米该亚(米)、纳鸿(鸿)、哈巴谷(哈)、索福尼亚(索)、哈盖(盖)、匝加利亚(匝)、玛拉基亚(拉)。 训诲文学︰约伯传(约)、圣咏集(咏)、箴言(箴)、训道 篇(训)、雅歌(歌)、智能篇(智)、德训篇(德)。 B.新约:包括四福音、宗徒大事录、书信、和默示录。 a.四福音:玛窦福音(玛)、马尔谷福音(谷)、路加福音(路)、若望福音(若)。 b.宗徒大事录(宗)。 c.书信:包括保禄的十四封书信和七封公函,共廿一封。 ① 保禄书信:罗马人书(罗)、格休多前书(格前)、格休多后书(格后)、迦拉达书(迦)、厄弗所书(弗)、斐理伯书(斐)哥罗森书(哥)、得撒洛尼前书(得前)、得撒洛尼后书(得后)、弟茂德前书(弟前)、弟茂德后书(弟后)、弟铎书(铎)、费肋孟书(费)、希伯来书(希)。 ② 公函:雅各伯书(雅),伯多禄前书(伯前)、伯多禄后书(伯后)、若望一书(若一)、若望二书(若二)、若望三书(若三)、犹达书(犹)。 d.默示录(默) 以上的七十三卷书,就是我们所说的圣经纲目。 2.圣经钢目的问题: ①犹太人的圣经纲目:很早以前,犹太人即把旧约分为三大部份。第一部份称为“托辣”(Torah)即梅瑟五书(法律书):第二部份称为先知书即苏、民、撒上、撒下、列上、列下、以及三大先知(依、耶、则)和十二小先知:第三部份就是所谓的杂集或经书,其中包括圣咏、箴言、达尼尔书………等。传说犹太人曾有两个地力性的圣经纲目︰一个较短、一个较长。较短的称为“巴勒斯坦纲目”,公元前一百年在巴勒斯坦编定,其中只包含卅九卷用希伯来文写成的书本,而没有把多、友、智、德、巴、加上、加下等七卷藉希腊文传下来的作品列入纲目之中:这卅九卷圣经现通称之为“主经”。另一个较长的纲目称为“亚历山大纲目”,这纲目是出巴勒斯坦以外的犹太侨民所编,编定的时间不详,但在宗徒时代这纲目已经存在,它包含四十六卷书,即承认上述的七卷希腊文圣经以及(艾十,4~16)(达三,24-~80)(达十三,14)等片段是由天主以灵感推动人写成的文献。至于这七卷书和那些希腊文的圣经片段,我们现称之为“次经”,主要是因为它较晚才编入圣经纲目内。对天主教徒来说,“主经”和“次经”有同等的价值,因为都是在天主的灵感下撰写而成的。 ②天主教对旧约纲目的态度:天主教对旧约纲目的态度可分三个时期来说:1在第一、二世纪时,对旧约里的四十六卷书并未发生问题。2由第四到第十四世纪,曾一度怀疑“次经”的正确性,但怀疑的人只是教会内的少数学者。(3)由十五世纪到现在︰自从佛罗棱斯、特利腾、以及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后,对旧约四十六卷书的疑惑已完全消失。 ③天主教对新约纲目的态度:天主教对新约纲目的态度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在第一、二世纪虽没有明文的新约纲目,但在宗徒时代的教父著作里,除费肋孟书,若望二、三书以外,其余廿四卷著作都曾被当作圣经来引述。2从第三到第六世纪时,东方和西方教会内都会对希伯来书、伯多禄后书,若望二、三书、雅各伯书、犹达书、和默示录等七卷称为新约次经的晚期作品有所怀疑。马丁路德否认前六卷为圣经;然而,今日的基督教徒大部份都承认了它们是正典圣经。3十六世纪以后,特利腾大公会议郑重地宣布新约约廿七卷著作为正典圣经。直到今日,新旧约共有七十三卷已成毫无疑问的事实。 二、各书的内容简介 各位读者,为使您们对圣经的各书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在此我们把每部书的中心思想和内容大要略为介绍;如果您想更详细地知道各书约写作背景和结构,我们将在第七讲和第九讲(旧约和新约的形成过程)里堤供给您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按新旧约的分类来逐一简单介绍: (一)旧 约 1.梅瑟五书: 梅瑟五书又称为“五书”,因为它是梅瑟给选民所宣布的法律,所以又称为“法律书”,希伯来文称为“托辣”(Torah)。梅瑟五书的第一卷是《创世纪》,它可分为两个不等的部份。从一到十一章是第一部份,称为“史前史”或“太古史”,是人类救恩史实的开端,描写天主创造万物,人类的成就,堕落、以及罪的后果。由于人类的祖先日渐趋向邪恶,卒使天主以洪水罚世,幸得义人诺厄,方舟浮生,人类得免全部覆灭。创世纪的第二部份是“族长史”,由第十二章到五十章,描写以色列民诸位族长的生平事迹。选民之父亚巴郎是以色列民的第一位族长,蒙天主召叩而离开故乡乌耳及哈兰,最后到达了迦南地。依撒格是亚巴郎之子,他所生的儿子雅各伯是以色列民十二支派的祖先。在雅各伯的十二个儿子当中,若瑟要算是最显赫的人物,从创世纪卅七章到五十章,差不多全是叙述若瑟的事迹,他会被嫉妒的兄长们卖到埃及为奴,后蒙冤入狱,因替法郎王解梦而官居爵位,直到若瑟逝世,创世纪亦全书告终。 梅瑟五书的第二卷?《出谷纪》的两大主题是︰出离埃及(一,1~十五,21),与西乃盟约(十九,1四十,38);其中亦顺便叙述以色列民的穿越旷野(十五,22~十八,27)。出谷纪全书叙述梅瑟如何冒着出生入死的危险,带领以色列民族逃出埃及法郎王的统治,奔向自由的福地。这个逾越的奥迹成为了耶稣死亡复活的预象,只有在耶稣的苦难和光荣复活中,我们才能更深更广地了解出谷的意义。其实,我们领过洗的信友,每天都应当度着一个巴斯卦奥迹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死于自己,脱离罪恶而活于基督。《肋末纪》是创世纪的第三卷著作,全书共廿六章及一个附录。主要是叙述司祭之职及祭祀的礼仪法规。这一切礼规都渊源于梅瑟在西乃山下给民众所宣布的法律,但这一些法律仍未臻完满,直等到新的爱的法律诞生,旧的去律在耶稣身上才得到圆满。耶稣说:“我来不是为废除法律而是完成”(玛五,17)。《户籍纪》又名《民数纪》。本书是以色列民四十年漂泊旷野的大事录,其中记载了户口调查及士兵登记的事。 梅瑟五书最后的一卷称为《申命纪》,它是一卷民事与宗教法律的记录。本书包含梅瑟在摩阿布的三篇演讲词,内容除重申梅瑟在西乃山下给以色列民所订立的法律以外,还回顾了四十年在旷野中的经历,劝戒以色列民务要格守盟约,忠于天主。申命纪全书共卅四章,是一部影响以色列民生活极大的著作,它的特点在说出天主与人民之间的爱情为宗教和盟约的基础。 2.历史书: 若苏厄书、民长纪、卢德传、撒慕尔纪、以及列王纪诸史书,可以说是五书的续集。五书的最后一卷申命纪之末,记载梅瑟立若苏厄为继承人,而若苏厄书即以此为全书叙述的出发点。在史书与五昼之间除了有某种文学上的统一以外,其余不论在教义方面或用字上都有相当的连贯性。若苏厄书证实了天主如何贯践诺言,以奇迹异事援助选民获得了福地,若苏厄按照上主的训示把土地分给了十二支派。可是,在他去世后不久,十二支派各自为政,崇拜偶像,道德沦落,天主为惩罚他们便便外邦民族迫害他们,等他们回头呼求天主时,天主就在他们当中兴起一位英雄勇士援救他们,而《民长纪》就是这些英雄民长与以民之间的事迹的报告。《卢德传》是一部极幽美的作品,它记述一位外邦女子卢德嫁给一个犹太人的儿子为妻,婚后不久,丈夫去世,与婆婆相依为命,后经婆婆的苦劝才再嫁给波哈次,生下了达味的祖父敖贝德。这个故事发生在民长时期,而卢德与达味又有血亲关系,因此,虑德传被列于民长纪与撤慕尔纪中间。 说到撒慕尔,他是民长行列中的顶尖人物,从他开始,以色列人民由民长时期转变而为君国时代,撒慕尔应百姓之要求,立撒乌耳为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君王,后来撒乌耳因不听天主的命而被废,撒慕尔又立达味为玉,撒乌耳嫉妒达味,对他常加迫害,结果,撒乌耳去世,达味正式继位。但不久,达味因国富民安,四境升平,一时狂妄,犯了重罪,杀人夺妻,触怒了天主,受到天主的惩罚,以上这些事情就是《撒慕尔纪》的记录。《列王纪》的叙述,由撒洛满王登极开始,直到南国灭亡,其中经历四百余年。撒洛满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君王,他以极高的智能使以色列各支派统一,成为一个前所末有的兴盛国家,可惜,他死了以后,大好江山分裂为南北两国,而两国都因某君王违背上主的诫命,导致了两回先后相继灭亡,北国较早,亡于公元前七三一年;南国较晚,亡国后臣民被充军到巴比伦,其时为公元前五八七年。《编年纪》是以色列民在充军回国以后,对其过去的历史所做的一个反省。本书上编的一至九章记述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和以色列民十二支派的渊源,其中特别详细记录达味的家谐,十至廿九章是达味丰功伟业的叙述。本书下编的一到九章耿颂撒洛满的建设,特别是他建造圣殿的功绩,十到卅六章是南国自分裂后,直至充军时期的历史。 《厄斯德拉书》是回国后一百年的复兴史,主要在叙述回国后选民的社会情况及宗教背景,并叙述厄斯德拉与乃赫米雅两位领袖所倡导的革新,本书记录两人的事迹并未按历史的先后次序。至于《艾斯德尔》及《友弟德传》都是模范小说,是叙述天主如何藉两位女子来拯救犹太人的故事。艾斯德尔是一位皇后,而友弟德则是一位民族的女英雄,她们都曾被教父们视为是圣母的预象。 《多俾亚传》的内容,是述说一个充军亚述的犹太家族的传奇故事,老多俾亚圣德不凡,为爱人而变为瞎子。故事中的另一位人物是撒辣,她与老多俾亚都遭到严厉的打击,结果二人因信赖天主而获得了善果的赏报。 《玛加伯书》的主角是犹大,玛加伯是他的别号,公元前第二世纪这别号成了为宗教自由而作战的犹太人的征号。全书叙述犹太人如何抵抗叙利亚君王以希腊文化来改变他们的宗教和法律的事。为保护民族的信仰,犹大玛加伯弟兄三人先后集合忠于信仰的人士,发动圣战,血战了三十多年,才恢复了祖国的政治和信仰的自由。 3.先知书: 自从天主在西乃山与以色列民立约以后,以色列人就成为了天主的选民,天主亲自给他们订立了法律,划定了人民应尽的义务和所有的权利,从此,天主不断地派遣祂的代言人?先知来提醒、督导百姓,尤其在君国时代,先知的责任最为重大,因为富时常有暴君施行惠政,使百姓背离天主。自撒慕尔开始已有先知在以色列民族中活动,著名的有厄里亚,厄里叟……等,但他们都没有把自己的事迹记录下来,所以在公元前第八世纪以前的先知,我们称为“非著述先知”。 到了公元前第八世纪及第八世纪以后,先知开始把自己的神谕和蒙召经过由自己或弟子记录成书,所以我们称这些先知为“著述先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四大先知和十二小先知。先知的大小之别,不在他们的职务或蒙召的迟早上,而是因为他们的记录较长和较重要之故。 在著述先知当中,亚毛斯是最早开始写作的一位,他是一位牧羊人,文笔朴实无华,言词理直气壮。不论在放逐以前,放逐时期以及放逐以后在以色列民当中部有先知的出现(详见第七讲先知书形成的经过),但在这三个时期中,先知的著作各有其特色:放逐以前,先知的任务主要在宣布天主的救恩和审判;放逐时期则在安慰和鼓励百姓;放逐以后回国多着重在圣殿重建的事务上和在新建立的团体上。 4.训诲文学: 学者对训诲文学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人把约伯传、圣咏、箴言、训道篇、雅歌、智能篇、德训篇等七卷书称为诗集,也有人只称约伯传及圣咏两卷为诗集。其实,真正的训诲文学是:箴、约、训、德、智五卷。称这些书为训诲文学乃是因为书中含东方智能文学色彩甚浓,而且各书的内容均在教人寻求智能、了解智能、行善避恶等。 在训诲文学中,《约伯传》是一部相当优秀的作品,它以反复辩论的方式来讨论一个人生最困扰的问题:为何善人受苦而恶人却消遥法外?问题虽末彻底解决,但却较人知道应当信赖天主的照顾。谈到《圣咏》,它是我们在礼仪中最常用的一部书,耶稣在世时也常用圣咏来向天父祈祷。 (二)新 约 1.四福音: “福音”本有“好消息”和“喜讯”的含义,新约的作者用它来指基督完成救赎工程的大喜讯。这个喜讯原先由口头传授,稍后才记录成书,当时,写耶稣的行实和事迹的人很多,但教会承认的只有四部;初期教曾为抵抗“伪福音”甚至把这四卷书称之为“圣四”。福音虽有四卷,但所传报的喜讯却只有一个,四福音是四圣史(福音的作者)在不同的角度下所报导的耶稣的言行录。前三部福音因为在材料和用字上有很多相同,可以互相对照,故此称为“对观福音”。若望福音成书较晚,当若望福音开始编着时,对观福音已流传于世,所以在第四福音内有些事迹没有记录,因为没有重述之必要,若望福音一方面保存了传统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有它独具的风格。 四部福音,除玛窦和路加以外,其余两部都没有记载耶稣的童年史,若望和马尔谷都以耶稣的传教生活为传述的出发点。耶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是祂生命的高潮,在四部福音中占有很重的份量。福音不是一部《耶稣传》,因此不可能是耶稣生活的全部报导,但为认识耶稣基督而言,舍福音以外别无其它更可靠更充实的文献了。 2.宗徒大事录: 本书与第三福音同出于圣史路加之手,路加是一位医生,颇有文学修养,文词表达流畅。本书可称为路加福音的续篇,内容记述耶稣升天后诸徒的传教活动;叙述宗徒们如何从耶路撒冷出发而进入外邦地域开教。由一到十二章可以说是怕多禄的大事录,而由十三章到廿八章则是保禄言行的记载。书中叙述宗徒在圣神的诱导下,到处为基督作证,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许多困难,努力达成训育万民的使命。本书的特点在显扬圣神的能力,说出初期教会是一个充满圣神的团体,满被圣神的恩惠。 3.书信: ①保禄书信:保禄原名扫禄,父母是犹太人,出生即为罗马公民,因为他的出生地是罗马帝国的自由城虩葛薄。他曾迫害教会,在大马士革途中被基督所归化,后来成了著名的外邦宗徒。 保禄自幼曾受良好教育,熟悉犹太法律,神学造谐亦极深厚,在他传教期间曾在外邦地域建立了不少地方教会,当他无法亲自领导各教会时,他使以书信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疑难和纠纷,可惜,他的书信没有全部被保存下来,现存只有十四封。 保禄最初的两封书信是得撒洛尼前后书。与格林多前后书、迦拉达书和罗马书合称为“六大书信”。斐理伯书、厄弗所书、哥罗森书、费肋孟书等是保禄被监禁时所写的,故又称为“监狱书信”。至于弟茂德前后书以及弟铎书,因为是保禄对两位忠实弟子善尽牧职的训诲,所以称之为《牧函》。最后一封是希伯来书,内容阖述耶稣基督是大司祭,祂高于旧约及一切其它的司祭,本书信在新约话书中,颇占重要之地位。 ②公函:除保禄书信以外,尚有七封公函。这些书信并非加保禄书信一样,写给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团体,而是写给整个教会的。在七封书信中,有三封是若望的,两封归给伯多禄,一封是雅各伯书,另一封是犹达书。 《雅各伯书》是写给散居于海外的十二支派的,目的为纠正侨居的犹太基督徒对道德的错误观念,并劝勉他们该在各种困苦中表现出坚忍的精神。《犹达书》的对象与雅各伯书同,目的在揭发那些危害基督信仰的假教师,保卫信德,指斥异端。《伯多禄前书》的内容主要在劝勉信友应保持信德、效法基督,信中多为伦理教训,较少谈及教义问题。《伯多禄后书》目的则在鼓励当时的信友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政治上的迫害,特别驳斥假教师的谬论。 《若望三书》成书比其它两封若望书信较早,若望二书和三书都很短,前者目的在驳斥那些公开否认天主降生成人这个事实的人;后者的目的则在劝勉一位名叫加约的信友,因为在他所处的教会中,教长妄用神权,毁谤宗徒,所以,若望写信给加约,一方面嘉奖他的行为,另一方面责斥当地的教长。与若望福音的风格最相近的是《若望一书》,它不断发挥“爱”、“正义”、“生命”、“光明”、“真理”等主题,本书信.一方面攻斥异端,一方面劝免教友善渡基督徒生活。 4.默示录: 它是一部先知性的作品,作者藉神见把启示用书写的方式传授给人。本书的对象明显是小亚细亚有的“七个教会”、而这七个教会也就是全教会的象征;书中所说的人物、地方、事物等莫不含有象征的意义。本书的目的在以基督的光荣和胜利来坚固那些信德动摇的教友,并鼓励为义而受迫害的人群。 三、天主教和基督教圣经的异同 基督教十分重视圣经,甚至奉它为教会内唯一的权威,他们对圣经的熟练,值得我们钦羡和效法。但据我们所知,他们的圣经缺少了旧约的多、友、智、德、巴、加上、加下等七卷,即否认“次经”为正典圣经。基督教介乎希伯来人与天主教之间:希伯来人否认全部新约为圣经,对旧约也只承认称为“主经”的卅九卷;天主教则承认全部主经和次经为正典圣经;基督教不否认新约的廿七卷书,但对旧约只承认希伯来人所承认的卅九卷。 基督教否认七卷书的原因,始自马丁路德。最初他只是否认“炼狱”的道理,但因天主教用玛加伯书来讲解这端道理,所以地想推翻玛加伯书的正典性,但他即又无法否认玛加伯书是正典圣经,因此,最后只好否认教会有权规定何者为圣经。在一五三四年,他将圣经译成德文时,把次经分开,并视之为“伪经”,直到现在,基督教的大部份学者仍坚持“次经”不是圣经。其次、马丁路德亦会否认新约的希、伯前、伯后、若一、若二、若三等六卷书为圣经;然而,经过研究后,今天的基督教徒都承认了以上诸新约经书为正典圣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