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8|回复: 4

理解,为信得更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5 13: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古斯定说:“我信是为理解,我理解是为信得更好。”不理解而信叫盲信。盲信与迷信是同义词。迷信就是“对某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却又盲目地相信其说。”(《维基百科》)基督信仰不是迷信,也不应该被盲信。
基督徒所相信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位及其弟子对他的认识和宣讲。既然是一位,就更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来相信了。经验证明,那值得信赖和亲近的人总是我们所熟识的人;而对陌生人,我们往往会报以怀疑的态度。不但对人,对物亦如此。越是了解和掌握一个事物,我们就越能知道是该获得或利用,还是该躲避或丢弃它。
因此,若要相信基督及其启示,我们就得认识他。
可怎么去认识他呢?我们需要再次强调,耶稣基督不是学说,也不是历史资料,而是生活的一位,他“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希13:8)但他也不只是“一位”,还是宗徒们在教会里对他的宣讲。这种宣讲是基督信仰的根基(参罗10:14)。如此说来,有两个途径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基督:一个是交往,一个是学习。二者相辅相成:通过交往深入和他的个人关系有助于我们加强理解教会对他的宣讲,而通过学习深入理解教会对他的宣讲有助于我们加深和他的个人关系。
说到交往,我们也许会问这如何能够实现在信徒与基督之间。可以肯定的是,基督虽然升了天,却继续天天与我们同在(玛28:20),所以我们在今天仍然能够与他交往:从内在上,我们可通过祈祷、礼仪生活来与他接触;从外在上,我们可通过实践爱德来与他结合。圣史若望说:“那存留在爱内的,就存留在天主内,天主也存留在他内。”(若一4:16)
这种在灵修生活中与基督的交往会帮助我们从内在上认识基督,其基础是“信”。假如没有对基督预先的信赖,假如总报着怀疑的态度来与他接触,我们是不可能深入与他的关系的,更不可能成为他的知己。所以,“信是为理解”。圣人和神秘家们就是通过灵修,通过对基督的信、望和爱来从内在上认识基督的,并且他们的认识总是深刻的。
不过,个人的灵修需要随从教会的引导,不然就有可能走偏。通过灵修对基督的认识应该是对教会对基督之宣讲的肯定,并该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会对基督的宣讲。保禄说:“即使从天上降下的一位天使,若给你们宣讲的福音,与我们给你们所宣讲的福音不同,当受诅咒。”(迦1:8)
事实上,基督徒所相信的是宗徒们所宣讲的基督。这种宣讲一方面形成了文字,就是新约,另一方面流传在教会的传统中,二者都由宗徒的继承人所保证和继续。我们将这种保证称作教会的训导权。新约与旧约是分不开的,因为整部圣经都是对基督的启示。不管是圣经,还是教会传统,我们都只能通过学习来理解。
我们知道,圣经既是神言,也是人言。它的成书受制于特定的文化、历史和语言,天主的生活的话语就是由这三个因素来承载的。我们因此也只能通过学习或者研究这三个因素来理解天主的话。教父热罗尼莫说:“谁不认识圣经,就不认识基督。”所以,为认识,因而为相信基督,我们得读经和研经。
还需要清楚的是,个人对圣经的理解应该符合教会传统的解释和教会的训导,因为后者是对基督信仰的保证。既然教会的传统和教导也是基督信仰的载体,我们便可以进一步说,谁不够了解它们,就不够认识基督。而教会的传统和教导主要由被教会所认可的神学、灵修、教理、圣经学等著作,以及牧者们的宣讲所构成。因此,读圣书和听道理也是我们认识基督的必要途径。
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罪恶来自无知,所以要“爱智慧”(“爱智慧”的希腊文被译作“哲学”),要思考、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在《论语》的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先哲们清楚,为能够明白人生的道理,得思考、学习和研读。为能够明白信仰的奥秘,我们岂不更需要如此?
当然,基督信仰来自启示,不是我们自己学得的。但天主愿意人认识和接受祂的启示(参弗1:9)。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真理的光辉》通谕里指出:“因信而得的知识,看来像似不齐全的形式,需靠个人逐步澄清而臻于完善……由启示而来的真理需要用理智之光来理解。”(第32、35号)可以说,接受启示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领会的过程。只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白,“信仰比纯粹的证据要丰富得多,因为它包括一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的知识能力有关,更与彻底地信任别人的能力有关,好能进入与别人更稳定、更亲密的关系。”(同上,第32号)
是的,一个信徒之所以是信徒,不在于他所掌握的信仰知识,而在于他与基督的关系。但反过来讲,如果没有信仰的知识,我们就无法认识基督,因而也就无法与他建立起关系来。再说一次,不理解而信,是盲信。真正的信徒是信并理解的人,因而不只是祈祷和参加敬礼的人,还是读经、读书和听道的人。这当然不意味着文盲不可以成为信徒,因为文盲也有能力听道和学习。
发表于 2014-6-30 1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 09: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言极是。再不要说,“”信仰是不需要去理解的,只管去信就是了”这样的话,我根本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我为什么就要去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 09: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多默的庆日,如果本人生于那个年代,估计就是多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0 01: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2-22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