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2|回复: 4

我為這一句鼓勵的話來了羅馬也很值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1 13: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為這一句鼓勵的話來了羅馬也很值得
作者  陈日君枢机

大禮彌撒結束後,教宗方濟各就在祭台前除下了祭衣,這表示他將要問候許多人。他首先問候了榮休教宗本篤(他在彌撒開始前已問候了他),然後開始問候幾位樞機。我明白他不可能問候所有的樞機,保安大臣也鼓勵樞機們「不要等他的問候」,但我正排在一行等待著教宗來問候的樞機們的後面,如果離去的話就好像是「不稀罕」教宗的問候了,我祇有繼續排隊等下去,同時心裡想著怎麼快快地跟教宗說一句話,不要浪費他的時間,最後我預備好要說的話:『教宗,我來自香港的「戰場」,你大概也知道吧!請為我們祈禱,不要讓暴力發生。』終於到了教宗的面前,我還未開口說話,教宗就大聲笑著說:『啊!啊!這就是用「投石器」去打仗的那位。』我匆匆的講了那句預備好的說話,再親他的手,便離開了,免得阻礙排在後面的樞機們。聽來好像教宗是在引述別人的話,他在譏笑我嗎?絕不可能,他知道達味是用投石戰勝了巨人哥肋雅的。那天他就是在鼓勵了我:「不要害怕,以色列的天主在達味身邊。」再反省一回,達味那時正是個少年,他不是更象徵我們的學生嗎?但希望他們記住:不是他們的青春,不是那塊滑石,而是天主的助佑使達味戰勝了巨人!羅馬十月十九日下午二時

发表于 2014-10-22 17: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人如何看「雨伞运动」

作者: 博德

  
执笔之际,香港的雨伞运动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天,过程中学生和集会人士和平的表现令外国传媒报导和一些外国政要赞赏,然而讽刺的是不少香港人只看片面和偏颇的电视新闻报导,或因交通受影响而对集会人士有不少怨怼。可惜,特首梁振英和香港政府官员久久不肯有诚意的与集会人士对话,激化警民矛盾。在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等几位高官终于肯与学生代表会面,局势会再有所改变。那么,没有享有集会自由的大陆人又怎么看这场运动?

当然在消息封锁的情况下,大陆人更无法全面了解这场运动。笔者所能接触的大陆人也只限于维权人士和使用微博和推特的大陆人,有些更勇敢地亲身在香港感受这个行动,所以也只能从能够接触到的大陆人去理解他们对这场运动的看法。至于,那些到香港来买名牌的大陆人,我不确定他们有多了解和关心。在抗议现场,特别是旺角,有不少人怀疑有不明背景操普通话的大陆人在煽动反对集会人士,甚至有维权人士透露有公安向他们承认,有公安来了香港参与处理集会情况,令人担心大陆黑白两道藉机渗入影响香港执法。

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已有超过七十名维权人士和艺术家因为饭聚举牌拍照、诗歌会或行为艺术来表达支持香港的佔领行动,被公安拘禁,部份更以「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其中以北京的打压情况最为严重,近六十人被拘禁,当中十多人是在北京宋庄区的艺术家(包括诗人王藏)和一名德国週刊北京办公室的助理;其他被拘禁的人士分别在广州、山东、安徽、上海、江西、重庆、江苏和湖北。另外,逾六十位人士被公安「喝茶」被警告不要去香港。

其他维权人士除了唿吁关注这些被拘禁人士,他们每天都紧密关注香港的事态发展,无不十分羡慕我们香港人还能享有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也对香港学生们挺身无所畏惧地走出来表达清晰的诉求表示十分支持和赞赏,也对香港警察以催泪弹、胡椒喷雾、警棍来对待手中只有雨伞的学生和集会人士表示震惊,纷纷认为香港警察已赤化,并说若香港也失守,那么中国的民主发展前境更堪虞。



香港有些人荒谬地认为,因为我们享有太多自由所以才出现佔领行动,并大力赞扬警察强行清场。当大陆这些嚮往自由和民主的人士也为我们香港的前境而担忧,我们确切地感受到如果香港也不能保住这些自由,大陆情况将更惨淡,香港有些人却更关心甚么时候交通正常,只想继续过着前景模煳的生活,却对将来漠不关心。这样的差异,莫不教人心急如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16: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shimama 发表于 2014-10-24 11:56
大陆人如何看「雨伞运动」

作者: 博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2: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鏡泉 - 神父VS主教 | 晴報Sky Post
16/10/2014
網上傳來一篇謂是《公教報》特稿,筆者沒有去印證是否真有此文,因為在今時網絡上,有不少謊話,有說是A的話,有說是B的話,反之就不理話是否有理。
一個理性的判斷是,不論是A話,還是B話,其話是否有理?有理可聽,冇理可不理。下文這位自稱為徐錦堯神父的文章。
《公教報》特稿,文章題為《對佔中和爭取民主的反思》,撰文的是徐錦堯神父。
回顧過去個多月來的佔中罷課等事件,有幾個概念需要澄清:

篩選只是取決多與少

一、真正爭拗的,不是「真普選」對「假普選」;而是X%的普選對Y%的普選(即不同程度的普選)。世上沒有100%的普選,因為在所有現存普選制度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限制。佔中初期,香港政府要市民「袋住先」的那個普選,連美國政府也曾經承認是「真普選」。
二、不是「有篩選」對「無篩選」;而是篩多篩少的問題。由激進泛民選出的三個方案,便是篩選出來的,而負責「篩選」的委員會只是由二千多人選出,結果是連學者們的溫和方案都被篩掉了。
三、不是「符合國際標準」與「不符合國際標準」的爭論,因為根本沒有「絕對的國際標準」,所有民主國家的普選方案,都不盡相同。個中道理報紙已曾詳細論證,但總是有人堅持自己主張的才符合「國際標準」。這是典型的自以為是的「真理霸」。
四、不是「有良心的示威者」對「沒良心的政府」。回歸以來市民安居樂業,香港在全球的各種排行指標,都比不少城市優越,裏面決少不了中國和香港政府的善良因素。說他們沒良心,是否過分了?
五、不是「和平的示威者」對「暴力警察」。香港警察只是盡忠職守、維持治安、疏導交通而已,比起港英時代警察的專橫和今天美國警察對待黑人的暴力,香港警察基本是斯文的。星期六(編按:應為9月28日晚衝擊政府總部前的公民廣場)晚黃之鋒一句:「衝呀」,才是一連串躁動的開始。何況,即使用微笑來堵塞交通,致其他人利益受損,也是一種暴力。
六、不是「民主」對「不民主」之爭,而是人人口頭上都說民主,行為上卻變為追逐權力。「我犯法,你奈何不了我」的囂張,也是一種權力,結果是愈激烈愈多掌聲。
從「人大不代表我」這句話開始,發展到街頭陷入「無王管」狀態;有人不聽佔中三子的、不聽學聯的,也不聽政府的,因為「無人能代表我」。學者方案倡議人之一宋恩榮教授說:「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另一倡議人雷鼎鳴教授更曾清楚論證:「只要特首有固定的任期,再加上一人一票,選民下一次便可以踢走不稱職的特首(即所謂票債票償)。這是民主的核心,其他的都是次要。」

沉默的大多數最受傷

霍韜晦曾於國慶日在《信報》感嘆「香港知識分子何在?」我認為,在香港敢於和群情洶湧的群眾對抗的人,不會很多。知識分子不敢,怕受圍攻;大學教授不敢,怕被學生評審;大眾傳媒不敢,怕流失讀者。有人敢「橫眉冷對千夫指」或「雖千萬人,吾往矣」嗎?難啊!反之,「有千萬人,吾從之」的「埋堆」,才是今日香港的現狀。受傷的,只是沉默的大多數和香港的未來。
(此是原文,《公教報》略有刪節)
「徐神父」所要澄清的概念,似乎跟陳日君前主教所一直表達的意見、概念明顯有不同,在面對同一環境下,為甚麼「神父」與前主教認識會有大差異?我不知,你知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21 23: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