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0|回复: 10

言论自由应受限 勿辱宗教信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1: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理周刊》以及连串袭击事件发生后,西方政府和民众纷纷表示要捍卫言论自由,然而天主教教宗并没有简单下结论。据《凤凰卫视》报道,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15号结束在斯里兰卡访问后,随即转抵菲律宾,开展他对当地为期五天的访问行程。方济各在飞往菲律宾的航班上,谈及法国的恐怖袭击以及言论自由。教皇指出捍卫言论自由是基本人权,但言论自由要有限制,而侮辱他人的宗教信仰,或拿别人的信仰开玩笑,就属于挑衅行为。观察者网此前报道,《查理周刊》不是一个以开涮伊斯兰教为主业的刊物,天主教和教宗都曾被开涮过。


    在法国,造成17人死亡的《查理周刊》以及连串袭击事件发生后,全球多个国家的民众都站出来表示捍卫言论自由。不过,梵蒂冈以及法国四名著名的伊斯兰宗教领袖,就发表联署声明谴责袭击事件,但同时敦促媒体要尊重不同的宗教。

这一次,方济各再表明态度,称言论自由要有限制,而侮辱他人的宗教信仰,或拿别人的信仰开玩笑,就属于挑衅行为。教宗还拿身边替他计划外访行程的加斯帕里为例说明,方济各说,“我认为不能以暴力回应,但如果我的朋友加斯帕里说了一句诅咒我母亲的话,他就要预期会挨一拳,这是正常的,你不能挑衅,你不能侮辱他人的信仰,你不能嘲弄信仰。”

据媒体报道,方济各在抵达菲律宾时,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总统阿基诺三世以及教会的多名神职人员,在马尼拉的比利亚莫尔空军基地迎接教宗的到来。方济各是近二十年来首名访菲律宾的罗马天主教教宗,他访菲期间会到前年遭强台风海燕吹袭的塔克洛班,探访当地的灾民,并在当地举行大型的露天弥撒。

发表于 2015-1-18 09: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英国《卫报》报道,阿拉伯国家的漫画家以颇具讽刺意味的辛辣作品,予以回应查理事件。其漫画除质疑言论自由在西方的意义,还对一些阿拉伯国家及以色列领导人的“伪善”做法进行了抨击。




半岛电视台15日播出的一幅漫画描述了此番场景:一位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正泪流满面地赶往法国巴黎,他手中举着一块标语牌“我是查理”。但是,就在其身后,一大群记者和摄像师却被锁于囚笼之中,面带倦意,而他的脚下横着一具尸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5: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流氓多次侮辱罗马公教(论坛帖子可查),伪君子臭流氓无赖在字典里查询会发现刘幼民符合上述的典型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5: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流氓注意我的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7: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懂事的枕头,他舒服了,枕头得到了满足,床单吃了豆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06: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不打闹了,人类就成熟了、和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09: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那女婴 发表于 2015-1-19 06:58
他们不打闹了,人类就成熟了、和谐了。

译名答疑:《沙尔利周刊》还是《查理周刊》?
新华社参考消息译名室李学军
核心提示:新华社和《参考消息》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将杂志名译为《沙尔利周刊》,而其他一些媒体则译为《查理周刊》。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 1月7日,法国《沙尔利周刊》的巴黎办公室发生血腥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2人死亡,震惊全世界。
人们在关注这一新闻事件的同时,也会注意到:新华社和《参考消息》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将杂志名译为《沙尔利周刊》,而其他一些媒体则译为《查理周刊》。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遭到袭击的这家法国周刊社的法文名为Charlie Hebdo,是法国的一家讽刺漫画杂志。Charlie按照法文名字译音,应译为“沙尔利”,Hebdo在法文里是周刊的意思,因此,经新华社参考消息译名室审定,法国这家周刊准确的译法是:《沙尔利周刊》。至于其他一些媒体翻译成《查理周刊》,则是把法文的Charlie当成了英文的Charlie来译名。根据英文和法文不同的发音规则,英文里的Charlie译为“查理”,但法文里的Charlie按照读音就应译为“沙尔利”。因此,法国周刊Charlie Hebdo应译为《沙尔利周刊》而非《查理周刊》。
新华社参考消息译名室是上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成立的全国唯一的官方新闻译名审定机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0: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禄若瑟 发表于 2015-1-19 09:13
译名答疑:《沙尔利周刊》还是《查理周刊》?
新华社参考消息译名室李学军
核心提示:新华社和《参考消息 ...

我们都是穆罕默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那女婴 发表于 2015-1-19 06:58
他们不打闹了,人类就成熟了、和谐了。

澳大利亚禁售《查理周刊》 拒绝废除反歧视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周旭】据澳大利亚新快网1月14日援引澳联社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拒绝针对废除反种族歧视法律的最新呼吁,该法案也保证了《查理周刊》不能在澳大利亚发行。

  据悉,最新一期的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14日出版,又以先知穆罕默德作为杂志封面。尽管本期封面因敢于抗争而在部分地区受到赞赏,但西方世俗和穆斯林早已剑拔弩张,有人批评该封面是一次不必要的挑衅。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称,澳方不会重复去年试图整改反种族歧视法案第18C章节的举动。尽管有人警告,第18C章节的存在意味着《查理周刊》也许不能在澳发行,如若发行也至少被删减内容。“我不确定是否喜欢《查理周刊》的一切内容,我希望第18C章节能改变,我们也尝试做出改变。但显然修改第18c章节加剧社会分化。”

  阿博特也指出,在“这个时候”,政府保持不修改反种族歧视法案的立场。“我认为不能随便辱骂他人。但我承认,在建立强健民主制度的过程中,许多人会被冒犯和辱骂。”  

  人权委员威尔森本周表示,反种族歧视法案第18C章节规定,不能根据种族、肤色、国籍和民族而冒犯、辱骂、羞辱或恐吓他人。这将保证《查理周刊》不能在澳发行。其他专家则对威尔森的说法提出质疑,称穆斯林是一个宗教而非种族,因此不受到第18C章节的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5: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那女婴 发表于 2015-1-19 06:58
他们不打闹了,人类就成熟了、和谐了。

澳大利亚禁售《查理周刊》 拒绝废除反歧视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周旭】据澳大利亚新快网1月14日援引澳联社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拒绝针对废除反种族歧视法律的最新呼吁,该法案也保证了《查理周刊》不能在澳大利亚发行。
————————————————————————

宗教问题,还是听老刘发表意见,我有想法,但还在酝酿中,待以后当说的时候再说。
  我只觉得天主在时刻的看着人们怎样对待这件事,是给当今的人类所上的一堂功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11: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那女婴 发表于 2015-1-22 23:45
“人子‘曾经让我在她那感受生活,一日与姊妹谈及他们如何做生意,说”没有敌人’。我深启发。我看与其反恐 ...

与其反恐,为何不注重当初就不滋生恐怖?当今的恐怖其实正是他们以前酿成的。
-----------------------------------------------------------------------------------------------------------------------------------------------
环球时报社评:用五个“不怕”打掉暴恐分子嚣张
  新疆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被迅速打了下去,但它今后还会再次抬头吗?这不取决于暴恐分子,而更多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暴恐分子为什么会嚣张?因为他们认为周围的社会“怕”他们闹事。他们人很少,但觉得如今的社会很脆弱,只要他们敢“玩命”,就能带来社会无法承受的震动。因此社会要看他们的脸色,他们自以为“很牛”。

  现在我们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新疆社会和整个中国社会一点都不怕他们。我们没有新疆稳定得不出任何事的追求,在全中国更没有这样的政治设计。暴恐分子敢以身试法,我们就坚决消灭他们。新疆和中国都将继续前进。

  我们“不怕”的第一个内涵是,我们在乎新疆的真实稳定,但我们并不在乎新疆“很稳定”这个形象。新疆的暴力恐怖主义势力并未得到根除,它们隔一段时间就会跳出来制造事端,并同国外反华势力遥相呼应,这些都是明摆着的现实。我们接受新疆的这个形象,并不准备对其进行化妆。

  然而世界有很多遭恐怖主义困扰的国家和地区,但新疆与它们不一样。新疆暴恐分子的本事并不大,他们几乎得不到制式武器和威力强大的爆炸物,他们的主要作案工具就是砍刀。他们动摇不了新疆社会稳定的根基,新疆大局可控、经济发展如常进行都是真实的,暴恐分子的作案得逞总体上仍是极低概率事件。新疆的这一现实和形象在现代世界是“达标的”,它是偶尔出现暴恐事件的现代繁荣社会。

  “不怕”的第二个内涵是,新疆各地的官员不必怕担责。新疆各地干警都尽了他们的最大努力,新疆的各种政策也是在国家参与下制定的。由于暴力恐怖主义有游动性和传染性,某个地方出暴恐事件,的确不全是当地官员和干警的责任,中国社会不会一味抱怨他们,我们理解他们的难处。

  “不怕”的第三个内涵是,每个人都会怕自己遭遇不幸,但中国社会决不怕暴恐分子能成为带来某种政治威胁的力量。他们就是一群刑事犯罪分子,是群政治上找不着北的愚昧之徒。只要他们露出头来作案,将他们绳之以法是这个强大国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不怕”的第四个内涵是,与新疆暴恐分子坚决斗争不会引发中国社会的争议和分裂,即使一些人对新疆的社会治理有不同看法,对向恐怖分子强硬出手也不存疑义。反恐越坚决,中国社会只会越团结。

  “不怕”的第五个内涵是,应当把西方对我们打击暴恐势力的指责当成耳旁风,我们才不会为了西方的“好评价”而对暴恐分子手软。中国正越来越坚定、清醒地做到这一点。

  把这五个“不怕”都讲得清清楚楚,做得明明白白,新疆暴恐分子就将失去要挟社会的全部资本。他们将更绝望,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确就是些非常孤独、甚至彼此难以呼应的刑事犯,他们影响不了新疆以及中国的大政治,他们将重新咀嚼自己的渺小。

  我们认为新疆重点地区的街头应长期保留军警的存在,这不会损害新疆的形象,只会维持对暴恐分子的震慑,增加各族群众的安全感。

  暴恐分子最想在某种特殊氛围里实现自己的“超值影响力”,只要让实事求是深深嵌入新疆局势的所有细节,暴恐分子的原形就将无遮无掩。他们将被迫以数得过来的人数对付2300万新疆各族人民,对付全国的13亿大众。他们如何嚣张?他们将失去所有精神避难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21 19: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