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于自己一种业余水平上的分析,不算很专业,但为求理性分析,按基本事实分析,可供对于中国经济有了解需求的人士参考。2015年12月同时发表在长青论坛和天涯论坛上面,如今已经过去一年有余,在大趋势上的分析预测结果符合于现实状态,基本面上保持正确。
今年2017,中国经济已经落入投资末路之中,一切泡沫资产都继续需要庞大的公共投资规模支撑,而整体投资收益率已经处于基本没有收益的无解状态,甚至还隐藏着大量的潜在亏损,因为所谓的收益也有一部分属于泡沫收益,而中国的经济结构又难以升级换代,整个世界经济市场的危机动荡也可能随时发生,接下来两三年的关键时间,将是中国经济发生明显衰退的时候。
(以下为2015年12月原文)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100248-1.shtml
分析一下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panpeter
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陷入一个极为困难和危险的局面之中,而政治上的巨大负面因素是造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根本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说政治只是负面原因之一,那就还有其它的主要原因,大概可以说还有一两点的主要原因,这两点主要并不是出于近代政治的演变因素,而是源于中国社会自身所固有的内在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继承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落后经济基础,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社会文化本身就落后而导致的整体劳动生产力效率低下,这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真相,而政治上的巨大负面错误又和这两个原有的负面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中国经济在曲折的不健康发展之后又陷入了今天的深度困境之中。多种负面因素的结合,造成中国经济的深重困境,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几年之前,我主要是依靠学习别人的经济分析,再结合自己初步的经济逻辑去做推断,当时已经认定中国经济正在走进长期的发展危机之中,所谓“走进”就不是指已经暴发,但是“走进”又意味着一个持续性的可预见的一个即定方向,它不是指在以后才可能会发生的多种不确实方向的偶然性变化,而是说经济会朝着一个即定的方向去发展,那个即定方向就是指“经济已经走进危机的方向”,这种方向性的判断又是通过一种逻辑上的系统观察和分析去发现的。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后,有各种重要原因在推动着经济体系本身发生变化,导致经济体变差的原因自然就是各种负面的因素,当负面因素无法改变并且越变越大时,以至于在实际作用上超过正面因素对经济发挥影响的时候,那时,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向是否变坏就是可预见的了,而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猜测了。
当然,那时的我也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整体判断和看法,我知道,一般人都不会随便去相信任何的某一个人的经济预测,当然包括我的预测也是这样,并没有很多人会轻易的相信和认同,虽然说少数人的认同还是会有的,而相反的,反过来我对别人的基本相同的判断也有会某种认同。在这里,我不是想强调自己或某些人的先见之明,只是想说明和分析一下人们的经济思维和逻辑经验。 其实呢,象这样一种对于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逻辑和依据,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角度,然后会做出符合自身思维逻辑的判断。有的时候,虽然判断结果可能一样,但判断本身所需要的依据和逻辑却可能完全是不一样的,甚至有可能是相反的。有的人的借用一种错误或者是非理性的逻辑过程,也能偶然或碰巧得到一个毫无意义的但是却和别人的合理判断一样的相同结果。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人所做的并不是同样的一种判断行为,只是在根本不同的判断行为之后偶然的得出一种相同的判断结果。
回归正题,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是属于各种内在因素的结合性变化,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各种经济要素的互相结合所导致的各种变化结果,所以说,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要研究构成一个经济体系的各种经济要素到底是什么,在经济体之中会有什么发展和变化,这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整体视角,才能够避免盲人摸象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当前各种经济学分析中的常见病),在一个整体结构之内去针对各个经济要素进行分析认识,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对于中国经济的研究和观察,我们也要这样去做,在这里,我虽然不是想做什么经济学专业学术上的讨论,但是为了达到一个最低必要的理性水平上的分析和探讨,我还是必须遵循一种严格的逻辑方法去进行分析和说明,不然就无法保证分析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
如果要观察中国经济,免不了要先观察整个世界经济的存在结构,对此先做一个初步的总体观察,然后进行分析。
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开始去观察,我们会发现,驱动整个世界经济体的需求中心是在西欧和美日这些发达地区上,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的总体经济需求并不强大。比如说中国的内需还相当小,中国,包括其它欠发达地区东南亚,西亚,东欧,俄罗斯,南美,和非洲在内的广大欠发达地区的人民所共同占有的经济需求在世界总体经济比重之中,也是较小的,这是一个世界总体经济需求上的基本面。 而从整个世界经济的供应环节和分工组织过程来看,整个世界经济的加工生产基地有一定规律的分散在世界各地,发达地区主要加工那些较高技术含量的经济生产活动,而欠发达地区主要加工较低技术含量的生产活动。比如说中国就是最宠大的中低端代工基地,其它欠发达地区也分担了很多的中低端代工活动。这是世界经济供应链分工组织上的另一个基本面。 从需求面和和供应面上去观察,然后总结一下,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世界经济分析结果:整个世界经济的中心需求活动主要存在于发达地区中,欠发达地区的需求量算是一个占比较小的补充部分;而在经济生产分工的供应链上,发达地区又和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一起分工和组织,但整个其生产中心仍然是存在于发达地区上,欠发达地区不过是一种辅助性的分工。
现在,经过粗略的世界经济总体观察之后,我再转回主题,主要去分析中国经济体的真相。
关于经济要素的构成,我按自己的观察分析分成三个主体要素: 1,基础资源=生产资料,这个主要观察经济产权的构成状态; 2,劳动力资源,这个主要观察劳动力总量和素质水平; 3,技术资源,这个主要指经济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从中国经济存在结构上来看,其中的一个具有主体影响的经济要素就是基础资源的产权构成,产权这个要素主要是对经济结构的存在产生根本影响。
在中国经济体中,生产资料的经济产权的很大部分是存在于一种公有的集体型经济组织当中,中国的经济产权的大部分,和最重要的部分,都主要集中存在于政府身上,所以中国经济在事实上是一个公共集体型经济为主的国家,私有经济产权的存在经过80年代改革后有所发展和壮大,但仍然只对总体经济产生着较小的影响。 现在的中国经济可以称为后计划经济时代,还远远没有进入到资本市场经济的过渡时代,因为资本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其产权主体以私有产权为主,经济资源的产权主要存在于私人业主手中,而不是说主要存在于集体性组织手中,比如说象中国存在于政府这种非私人业主性质的公共组织手中。 由此,可以给中国经济的产权结构做个简单总结:公有为主,私有为辅(只是很小的补充)。
初步观察基础资源的产权构成之后,现在再分析构成中国经济体的另外两个要素,一个是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另一个是工业技术的水平,这两个要素主要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中国的劳动力素质水平在总体上仍然是以中级和低级为主,高级的劳动力占比重较小,这个主要是教育水平的总体落后所造成的;而工业技术水平也是一样,高技术的工业生产占比重很小,中低技术的工业生产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活动部分。 造成劳动力水平和工业生产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低阶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继承了历史上原本就落后的社会文化和工业技术基础,而近代和当代中国政治的不够开明,社会文化的改良发展也还相当不够。在文化和政治上,继承于历史的落后和近现代的低效发展,这两个主要的负面因素一直制约着中国整体劳动力素质和工业技术的有效发展和提高。 现在关于这两个要素的总结是:劳动力素质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发展不足,总体落后。
综合起来分析,构成中国经济总体结构的三要素是这样:因为产权构上以公有为主导,导致经济分工上的组织和管理效率比较低,再加上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所以,中国经济是一个在生产效率发展上处于中低阶段的经济体。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经济近来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导致这个中低效率水平的经济体开始走进停滞,甚至可能是不断倒退的重大危机之中呢?
先说说中国经济的实质到底是正在发展还是已经停滞的问题,从逻辑上来说,这个判断必定是相对于总体经济而言,而不能是相对于某个局部的经济部分,中国经济在某一些局部中仍然有一定增长性的发展,这是其中一个真相,但在另一些局部也发生了一定减产性的倒退,也又是另一真相,两个真相互相抵消换算之后,中国经济可以说已经算得上是总体停滞,总体的经济生产量的发展是微小的,以后的长期发展趋势则是经济生产总量上开始小量倒退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以后世界总体经济环境是总需求停滞,和国际分工总量有一部分从中国转移到它国,这两个不利的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暗淡,再加上中国经济内部结构所积累下来的负面和矛盾问题,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面都是以负面因素为主,正面因素不足。
在官方媒体上不断有消息发布说中国经济还在不断的增长着多少个百分率,其实这些都只是掩人耳目的虚报行为,在实际上,中国经济在总体生产活动上已经发生很严重的停滞性现象,出现了一部分规模的工厂生产的减产停产,根本的原因是对于这些工厂生产能力的需求总量不足,而需求总量不足则是源于内需外需的原因,内需提高不振,外需减少,这两个都是中国经济体的需求因素,在外需减少的情况下,内需又提高不足,必然结果的就是生产活动总量的减少,在实质上已经发生经济生产总量的减少,这是必然的。只是由于还有着国家公共资金引导投资的拉动支撑,所以中国的经济才没有产生严重倒退,但是由于国家公共投资的效益严重降低,未来中国经济的公共投资前景已经无法乐观。
在基本面上去判断中国的经济生产活动和总量,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生产的增长在今年2015年已经很小,总体上是一种近于零增长的停滞。
经济生产的本质是满足需求,从长期和整体来说,内需才是经济生产活动的基本原因,特别是对于整个世界经济体来说,总的世界内需量决定了总的有效经济生产量,而一个经济体的内需来源则是出于这个经济体的总体生产效率所可能支撑的支付能力。
中国经济的内需之所以一直难以有效提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分配机制上的问题(公有产权为主的结果是政府低效的主导资源分配,导致大多数人最终获取经济分配权的实质困难),另一个是因为总体生产效率提高不够多(公有经济的低效,外加劳动力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总体偏低),这些原因一起导致了实际财富分配支撑上的居民消费总量总体长期偏低和提高缓慢,总体消费在经济生产总量上的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是中国经济内需的一个基本面。 以上主要是从整体结构上去分析中国经济的整体大局,而实际去分析一下中国经济的具体问题,还会发现更多现实问题,比如说房地产的投资过剩,政府公共投资的低效和风险,社会财富分配差距过大,原始资源过度开采,生活环境恶化,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这些因素已经决定了整体经济结构的长期落后局面。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总体外需转弱走低,国际分工的代工转移,从内外部的多种负面因素综合在一起分析,可以预测中国经济的严冬已经到来。现在还敢说中国经济可以变好的判断,基本上只是出于一种盲目的乐观,缺乏有效的逻辑支撑。
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这个国家的政治状态难以有效改善,所以整个经济结构的落后低效也难以有效改善,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一个无法自我改善的困境之中,将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会在各种负面因素的拖累中慢慢衰退,就是说经济会缓慢倒退,这样的估计已经算是一种比较好的预测了,其中的条件还必须是在一种较为稳定的环境中才是这样,如果中国社会发生大多严重的混乱和突发事件,情况还可能会更坏。从事实分析上来说,中国社会已经走进一个绝境,处于一个无法逆转的负发展方向。
2015.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