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2|回复: 3

清朝统治下的300年,中国到底失去了什么?(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 08: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用质疑,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自由的朝代。


01
满族人以一个部落的力量在东北兴起。
在满族人内部,传统部落军事民主制度逐渐被努尔哈赤的独裁代替;在八旗设立以后,每一个旗的旗民都是旗主的奴隶,而所有的八旗都是努尔哈赤和他子孙的奴隶。
汉军和包衣,都是奴隶之下的奴隶;汉人和百姓,甚至还不够资格做奴隶。
中国从秦始皇以后,政府和内廷,基本上是平行的内外两个单位。
政府官员并不是皇帝的私人奴仆。
汉唐朝廷都坐而论道,大臣们都有座位;宋朝以后,宰相必须站着回话;明朝十分专制,朝廷之上动辄以廷杖惩罚官员——但是,大臣还是坐着和皇帝对话的。
只有在清朝廷上,举朝匍匐跪拜,人人口称“奴才”——这是一个皇权最凌辱官员的时代,更不要说凌辱一般的百姓了。
三百年来,在这种统治气氛之下,一般百姓,甚至士大夫,其自尊心都已经被斫丧殆尽。
清兵入关以后,八旗的作战能力有很大的改变。
在关外时,他们是部落兵的编制,王子们是将帅,所有的部落男丁都是战士,旗营的战斗力相当强。
入关以后,打了几次内外战争,旗营能征善战的战士们折损不少。
更重要的是,八旗男丁出生以后就有粮饷,一辈子由国家养着;在作战时,八旗的精锐先让汉兵冲锋陷阵,打得差不多的时候,旗营才出动。
到了这个地步,旗营战士相当于贵族,平时养尊处优,打仗时也不是在前线冒险,长久以后旗营战斗力当然衰弱了。
八旗子弟犹如富贵纨绔,训练也并不严格,两三代以后,到康熙晚年旗营的作战能力已经不足称道了。


02
清朝的建制军,号为绿营,大部分是继承明代的卫所体制,在各省各地设立提督、总兵等官制,分别率军戍守,有事出动,先从战事附近的提镇发兵,不足时才调动其他地方的绿营。
这些绿营将士身份上不如旗营,训练和装备也都不足,等于是二等部队。
康熙以后的战争,绿营扮演的角色却越来越重要。
到了乾嘉时代,几乎所有的重要战争都是由绿营出动。
绿营平时既是二等部队,再加上清皇室对于汉人并不信任,所以这些绿营的名额常常不足。
一旦有事,命将出师,带兵的军官不得不临时招募添补缺额,正所谓“驱市人为兵”,怎么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呢?
嘉庆、道光以后,绿营更不如以前。
所以,平定川楚教案和太平天国,有不少乡勇担任战斗任务,立了战功,才将他们编入绿营的编制。
清代过了一半,实际上已经没有真正可以作战的部队了。
湘军、淮军都是以乡勇为名招募的私人部队,国家根本指挥不动。
整体说来,清代中国人口从差不多两亿逐渐增加到四亿多,而旗营和绿营的编制,总数不过百万余众。
这么大的国家,有这么多的人口,而只有这么一丁点的常备军,而且训练装备都很不足。
等到清代晚期,内乱外患纷至沓来,那时的中国根本是一个没有国防的国家。



03
清廷延续明朝的科举制度,也继承下明朝留下的传统。
科举制度以八股取士,只考“四书”,而且“四书”的解释以朱熹注为主体。
清政府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儒生的批判时政十分戒备。
他们一方面罗致人才,以高官厚禄收买人心;另一方面又兴起文字狱,压制汉人的民族主义。
于是,一切检讨政治制度,或者对当时事务的议论,都不是皇室所愿见的。
吕留良、金圣叹等案件,都是杀头的罪名。
在压力之下,虽然还有些人不求仕进,仍旧致力于经世济时的讨论,但大多数的儒生都慢慢退缩到安全地带,有的从事于经学的研究,有的专心做八股文章。
有人问:如果乾隆能够多活50年,中国还会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吗?强人回答,感触颇多。
但一定要回答,我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可以说,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
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
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
孔子也成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



04
了解一下康乾盛世的真相。
康熙前面的,实在没什么可说。
除了杀还是杀。
所以,咱们就从康熙开始。
康熙是个了不起的人: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战雅克萨,打败葛尔丹,治理黄河淮河,学习近代科技。
咋一看,战功赫赫,成绩斐然,俨然一位伟大的君主了。
真的是这样吗?
君主伟大与否谁说了算呢?
衡量君主的标准是什么呢?
这个标准选不好,结果就会出问题。
我认为君主伟大与否要看:君主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而不是君主的个人能力。
咱们来逐一分析康熙做的大事,了解了解真相。
智擒鳌拜,说明康熙很能干。
不过,这和伟大没有一点关系。
不过是清政府内部的皇权争夺战,变更的仅仅是国家实际领导人。
这是康熙为自己而战,没有涉及到国家民族的贡献,和百姓也无多大关系。
平定三藩,更是为了维护满清皇权。
康熙和吴三桂争着当老大,结果大打出手。
而且还是康熙挑起的战争。
这不过是一场地方与中央的夺权战争,和贡献沾不上边。
战争中,不知道多少老百姓遭了殃丧命了。
康熙最终胜了,也只因为他的手段比吴三桂高明,说明他确实能干。
没有涉及到贡献,自然也和伟大没有关系。
也许会有人会说:至少康熙维护了领土的完整,难道不算贡献?好问题,赞一个。
我还是要说:这和伟大不沾边。
不是我固执或偏见。
你想想:吴三桂如果胜了,他会允许分裂吗?肯定不会的。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不管谁胜,国土都是完整的,不存在分裂的可能。



05
接着是雅克萨之战。
此战发生在康熙年间,清政府战力最强的时期。
沙俄投入的兵力也就800多人,还是远征。
弹药和粮食都有限。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规模巨大和惨烈。
清军数倍于沙俄军,还享受着不错的装备,水陆两军同时进攻,打了大半年才了事。
这种战斗(根本算不上战争)和结果有什么自豪的?哼!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把西伯利亚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送给俄国,才换来百年的安定。
这就是大家引以为荣的康熙和雅克萨之战。
康乾对漠北蒙古的准葛尔部进行了种族灭绝,残忍得罕见,不说了,无非也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而服务的。
黄河淮河,隔若干年就会出点事。
哪个朝代没治理过呢?赶上了,顺便就治理了嘛。
此等分内之事,哪能和伟大扯上关系呢?明朝那个30年不上朝的万历帝在位时,还治理过黄淮河的水患,而且治理得不错。
不知道了吧?所以说,有些事根本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06
接着是康熙的勤奋好学。
康熙和同时代的彼得大帝,几乎一样的好学。
不过,彼得将自己对科技的兴趣推广到全国,使俄国迅速走向强盛。
康熙对科技仅仅是个人兴趣,而这种兴趣还有政治动机。
他要让汉族大臣看到:他是一位多么能干和智慧的皇帝,满人并非蛮裔。
这就是康熙学习科技的动机。
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28连发的、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康熙弃之不用。
还说: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
后来,天才级人物戴梓被充军关外。
这就是康熙打压科技的手段。
他了解到科技的可怕,故而禁之。
清朝后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看到没?这就是康熙造的孽。
不仅不发展科技,反而打压科技;不仅不进步,反而退步。
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的本质。



07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顺便比较一下康熙和同时代的路易十四。
先看看个人情况。
路易十四奢靡无度,热衷芭蕾,没有兴趣参与任何科学活动,却期望成为亚历山大那样的欧洲霸主。
咋一看,有点荒唐,不学无术之人还爱做梦。
康熙一生节俭勤政,对西学颇有研究,以大禹为自己的治国偶像。
很不错的样子。
接着是两人的作为。
路易十四大力支持国家普及科学。
他接受大臣的建议,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喜剧院,其成员享受国王的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
同时代的康熙,则忙着进行文字狱,以维护满族统治的合法性。
路易十四发动了大量的对外战争,打造了一个鼎盛一时的法国。
康熙热衷打内仗建功立业。
对外只和俄国发生过冲突,面对俄罗斯一股小小的远东军,康熙煞费苦心。
路易十四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将国门大开。
加强法国与欧洲及世界的联系;而康熙在开海禁海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最后以禁海告终。
禁海不仅使中国造船技术一路滑坡,也导致离奇事情的发生:明末对世界地理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清末竟没人知道欧洲在哪(还有其他原因:销毁相关地理和科技书籍等)。
有人会说:明朝也禁海,为什么只说清朝的不是?好问题。
我回答的是,明朝禁海,始于朱元璋,其后代并不想禁海,但碍于祖宗之制,不好推翻,所以大多数情况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即便后期官方从海洋退出,海洋世界也不是权力真空。
海商和海盗成为海上的统治者。
但是清朝不同,康熙禁海的原因是担心汉人造反——实际上,在成功收复台湾后,康熙确曾一度解除“海禁”。
但开海之后,沿海居民与海外交往日益频繁,而在南洋生活、经商的华人群体不断壮大,这引起了满清政府恐慌——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掌权者,这种恐惧心理甚至比“穷小子皇帝”朱元璋更甚——他们担心这些人如当年郑成功一样,在海外建立抗清基地,聚集反清队伍。
于是,1716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清廷再次下令各省商船禁止前往南洋贸易,严防定居南洋的华人返回国内。
已到晚年的康熙皇帝,在禁海上谕中说:“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海外有吕宋、噶喇吧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代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
不难理解,一个少数民族皇帝统治汉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其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消释猜忌与防范的心理。
康熙在开海与禁海问题上的思考模式,继续影响到雍正、乾隆及其朝中的官员,甚至更远。
康熙和路易十四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皇帝的个人能力和成就并不成正比。
皇帝的个人能力,似乎也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眼光和优秀的辅佐人才。



08
康熙晚年,禁止公开讨论天文预兆和历法研究。
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到清朝的合法性。
1715年,康熙在科举考试中也禁止了相关内容。
此前两年,乡试和会试的策问,都已禁止涉及天文、乐律和计算方法。
就这样,文字狱成了清朝的一项基本国策。
以一人之力,成功改变考官及书生的兴趣几百年,真是能干至极。
清朝后期无知无能的种子,就是康熙一粒粒播下的。
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突然明白:皇帝能干未必就是好事。
有时,甚至会成为某些民族的灾难。
我们知道,明朝自朱元璋起废除宰相,大兴集权之制,然而,事实上,由于其后皇帝的平庸,明朝的皇权是有限的,内阁是很成熟的。
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内阁处理了。
内阁的老大称为首辅,类似与现在的总理或者首相。
这些内阁成员大都是学时渊博,德高望重,聪明绝顶之人(当然有时也会有些混蛋)。
这些人的努力,成了大明皇帝懒散的资本。
这就是明朝的很多皇帝不勤政,机构却能一直正常运行的原因。
但清朝不同,完全屏除所谓的内阁,全部集权于皇帝一身。
此外,以往的各个朝代,包括明朝,皇帝的"治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道统"。
明朝的官员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因而经常和皇帝争执。
官员常常不以皇帝的标准看问题,动辄在朝堂与皇帝发生争执而据理力争。
有时皇帝气得没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
即便这样,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
因为,被皇帝处罚的同时,却获得了另一种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文化界,都认为大臣是对的,而皇帝错了。
清朝吸取了这个教训,通过种种努力,把道统收到皇帝手中。



09
实现道统和治统统一的王朝,历史上,只有满清一个。
清朝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皇帝大力提倡程朱理学。
这个不新鲜,其大力推广始于朱元璋,只是程度加重了很多和太多。
读书人熟读八股,只为科考得中,两耳不闻窗外事。
富国强兵的技术和思想却鲜有涉及,极大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读书人的智慧和良心都没了,国家怎么能好?清朝后期无能愚昧的种子,又播种了一些。
(明朝虽然也提倡程朱理学,但终究有王阳明的心学,甚至宦官集团等相抗衡,大大削弱了其影响力。
思想上相对唐宋较为严苛的明朝,思想家也是层出不穷:王守仁、李贽、王廷相、顾宪成、吕坤、顾炎武、黄宗羲等。
伟大人物的诞生,必然伴随着伟大的智慧。
而近三百年的满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竟没有一个思想家。
满清本没有思想,却压制汉人,使中国,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思想上处于一片空白。)
其次,侮辱和痛贬名儒的人格,使他们颜面扫地,根本没资格以名儒自居。
更别指望他们像明朝官员那样和皇帝争高下了。
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召集翰林官员作文。
题目:理学真伪论。
自己做考官,翰林官员当考生。
羞辱这帮以才学自居的文人,包括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和一些已经过世的名儒。
骂这些人是假道学,同时以皇帝的威严痛斥当世名儒。
告诉人们:真正懂道学的是皇帝,真理在皇帝手中!
大臣失去道统,就失去了制衡皇权的王牌。
治统与道统的统一,使得清王朝成为历史上最为专制的王朝。
清朝的文武百官,自称奴才,口称主子,开口闭口皇上圣明,就这样出来了。
没人敢和皇上争高下了,皇上能不圣明?奴才也顺便出来了。
奴才需要的是听话,不是才干。
最后,当然就是杀头了。
明朝能容一个骂皇帝的海瑞,清朝不能容一个哭庙的金圣叹。
专制与否,在这里表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康熙初年,庄廷龙修《明史》,庄家被灭族。
这样的事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找相关资料吧。
有思想的人几乎被杀尽,事情做到这份儿,能不愚昧不落后?
此外,满清律规定:凡汉人三十人以上集会者,以谋反罪论处。
这可是古往今来第一次,满清真是有开拓精神呢!
一句话:康熙是一个能干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好皇帝。
甚至可以说:康熙是个很糟糕的皇帝!



10
看了康熙,再来看看乾隆。
乾隆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发生了160多起。
少则牵涉百人,多则牵涉万人。
思想被禁锢得连文化科技都无法正常发展。
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甚至一些疯子的言语也被定为逆案而处死,荒唐至极。
刘三元,本疯癫,某日对人说:我是汉室后裔,要众官扶持。
结果被杀。一个疯子,一句疯话,就掉了脑袋。
王锡侯,因不满《康熙字典》为一家之言。
用了十七年时间,编成一部新颖的字典:《字贯》。
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全家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
尹嘉铨,自称古稀老人。
乾隆说:我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称古稀老人?绞死。
没一点点涵养和胸襟,还称十全老人!
徐骏,已过世,遗著《一柱楼诗》中有: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乾隆认为壶儿就是胡儿,诽谤朝廷,嘲讽满清没文化。
结果,徐骏被剖棺戮尸,儿孙和地方官员全部斩首。
这些是真实的事。
不是故事,而是事故,是悲剧。



11
这样的事还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查资料吧。
接着咱们来看看,乾隆朝修订的《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
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缴"诋毁本朝"之书,尽行销毁。
乾隆四十年,令四库馆臣对所收书籍"务须详慎决择,使群言悉归雅正"。
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
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部还多,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
(乾隆心想:秦始皇算什么,敢跟我比?)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
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等人的著作,都成为禁书。
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文字狱之彻底可见一斑。
唯一幸免于难的就是汉字。
满清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恶毒。
鲁迅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而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天工开物》、《物理小识》、《武备志》、《明将军传》等非常有用的,记录中国明朝科学成就的书籍也被清朝列为禁书。
吴三桂的《反满檄文》、《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在中华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
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
满清就是这样阉割了中华的光辉科技和灿烂文化,使中国回到了欧洲中世纪黑暗蒙昧的境地。
思想没了,文化没了,科技没了,后来钱也没了。
发展了几千年,又被打到原始社会,怎能不愚昧不落后?难怪小日本嘲笑:中国发展5000年不如日本发展50年。



12
人格和气节方面,中国的文化从来都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来都是教育人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从来都是要人以礼义仁智信廉耻来自律;从来不乏铁骨铮铮之人。
且不说:蒙恬——教尔等尝尝帝国铁骑的滋味儿;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苏武——牧羊;
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冉闵——力挽狂澜,拯救华夏于危亡之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杨坚——重建中华文明和秩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岳飞——还我河山;
虞允文——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就是明朝也不乏: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海瑞——不畏强权,刚直不阿;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台湾等高节之士。而满清却盛产奴才。奴才从来都是卑躬屈膝的,哪来的人格和气节?
所以,中华文明被毁灭的同时,清王朝也就失去了强盛和进步的基石。
清朝的皇帝据说个个勤政,却落了个丧权辱国的结局,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恐怕是满清前期的统治者始料未及的。
没过多少年,整个清王朝就成了,鸦片战争中,人们看到的,愚昧、麻木、扭曲和奴性叠加起来的德性了。
《四库全书》名义上是为了综合古今典籍,实际上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彻底的清洗。
乾隆统治的六十多年,是中国文化最可悲最黑暗的年代。
现在清朝宫廷戏颇多,都是赞美和称颂之词。
每每看到这里,心里就泛起悲凉。
多少人因此对历史造成错觉!唉……
欲灭其国,先去其史。
满清对中华文化进行的彻底而细致的清洗与篡改,为的就是不让明朝的真实记录留传下来。
一些可以丑化明朝的东西却被全面渲染,以妖魔化明朝。
这就是大家误解明朝的原因。
假作真时真亦假。



13
几百年后的今天,很多人仍然相信,清朝是明朝不可企及的盛世,清朝很多皇帝也是不可多得的圣君。
满清篡改捏造历史的本领,实在是前无古人。
汗一个。
抗战期间,日本在我国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和满清如出一辙。
日本人说过:征服中国不必在乎手段残酷。
因为征服中国后,东条英机就不再是屠杀者,而是另一个的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
看来日本人确实深入的研究过中国的历史,再汗一个。
满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女真族民不过百万还是野蛮民族(没自己的文明)。
面对泱泱中华时,心理弱势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就从汉人的文化和民族自信下手,打掉汉人自信和能干的基石。
汉人变得愚昧和奴性,才便于他们统治。
这就是满清极力丑化扭曲汉人政权及历史的目的,也是文字狱的目的。
汉人习惯了当奴才,他们才能放心做主子。
国人的愚昧和奴性,就是这样被满清种植的。
而满清后期的屡战屡败,除了落后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满清不愿胜。
鸦片战争中,清廷重用琦善,诬陷林则徐,以及后来的中法之战"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已经把满清的意图显示的清清楚楚了。
三元里抗英,更是说明了英国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满清贵族说过,"汉人一强,满人必亡。"
即使国难当前,满清首先提防的还是汉人,而不是友邦。
于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至于康乾盛世,清朝国力居世界第一,则要归功于中国雄厚的基础。
以往各朝代,中国的国力都是世界第一,不是到了满清才第一的。
明朝经济总量占世界45%,清朝约占30%。
这说的还只是量,如果,涉及到质(科技、文化、思想等),那满清和明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明末崇祯年间,中国耕地总数783万顷。
而顺治16年,中国耕地总数是549万顷。
乾隆31年,达到741万顷,才接近明末。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
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
这就是康乾盛世的本质。



14
清朝这个专制残暴和扭曲都达到顶峰的朝代,骨气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中国传统的为官直言敢谏,为史秉笔直书的观念彻底被摧毁。
后来又被东西方列强欺负和蹂躏,国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顺便产生了。
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进了潜意识,形成了习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到了清朝末期,国势日衰,才有常州学派兴起,重视经世之学。
更后才有以“今文学派”的名义借古说今,例如康有为的《大同书》等。
当然,清朝晚年的洋务和维新之学大兴,终于将中国带入近代的世界。
乾隆晚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时,因为和珅的阻挡,他们许久没有得到觐见皇帝的机会,后来又延长了他们在华停留的时间。
这一个英国使团,包含了许多测量和调查人员,实际上是一个国情调查团。
他们回去以后,向英国政府报告:庞大的清帝国,实际上组织非常松弛,几乎没有国防,军队的装备只配称为仪仗队,而不是作战队伍。
到鸦片战争时,当年随团来华的一个儿童,此时已经是英国国会的议员了。
此人坚决主张英国应当对中国强硬,因为中国是没有国防的国家,而且中国的宫廷和官员,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完全懵懂无知。
到了清末,既有太平天国之乱,又有义和团运动,这两次老百姓的“起事”,都是在国家面临危亡之际。
他们提出一些自己的理想,希望用“民间的力量”改变中国的困局。
可是,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义和团,他们提出的诉求都不可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困局。
康有为提出的《大同书》,确实依据中国文化中的理想国,规划了一个大同之世,其内容和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有相当雷同之处。
可是,这一个思想的根源,还是从中国传统中引申出来的。
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着实努力进行的洋务运动,则是从器物上学习西方——这三人都没有提过,要从中国文化本身进行彻底的改造。
不少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努力推动君主立宪的改革;另一方面,孙中山等人提倡现代的革命。
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那一声枪声,断送了两千年的帝制,终于将中国带出了传统,带进了现代的世界。



15
相对于封闭而散漫的清帝国,欧洲的发展在17世纪以后,却是走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为欧洲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欧洲启蒙时代,许多学者开拓了现代科学的基础。
同时,也有许多技工借用新知识,发明了工业生产工具——蒸汽机的发明就是最重要的例证之一。
历史上,总以为瓦特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其实与他同时,已经出现了好几种不同模式的蒸汽机,瓦特只是作了最好的改良。
这些新的工业资源本身,既代表了无穷的财富,也代表了国家之间努力争夺的项目。
这个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掠夺力量,使欧洲的霸权处处横行。
在欧洲列强争夺资源和市场时,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也非常激烈。
战争的武器随着机器的发明,一天比一天更具有破坏性和杀伤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威尔逊总统提出“国际联盟”的观念,以其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组织,希望一切国际间的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在“国联”的架构下,经过国际公法的观念得到和平、合理的解决。
欧洲为主体的近代世界,在17世纪以来的三百年间,有了非常迅速而巨大的改变。
相对于清朝统治下中国将近三百年的闭关和停滞,西方国家却创造了现代文明,中国就远远地落在后面了。
最后再多说一句:满清已经成为历史,就让它过去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08: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中国古代的苦难是孔子过错,如同说欧洲中世界的苦难是天主教会造成的一样!参考历史,广泛传播的信仰和学说有哪个不被政治所利用!就有那么多无知无识的所谓“基督徒”,满血诋毁孔子云云。数典忘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3 17: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满清是一个大倒退的朝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0 17: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更操蛋。民国的黄金十年跟非洲比,中国仅仅比四个非洲国家的人均收入要高,其他的非洲国家的人均收入都比中国高,印度也比中国高。我们现在经常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代表贫穷,当时我们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赶不上,所以孙中山讲中国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不是没有根据的,这个今天很少有人知道,我们自己不知道,非洲人也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3-29 0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