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修,这个名字在许多“文青”耳中十分熟悉。这是一个常在书店中被找到的印度哲学家,他的三十多本著作涉及世界各国数十种宗教、哲学、神秘学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系列奥修的独特思想体系。 然而,“文青”们被骗了,以上奥修的头衔、荣誉都是假的,甚至连名字都不是真的。 奥修原名阿恰里亚·拉杰尼希 ,是印度、美国著名的邪教组织头目。1931年出生于印度。1971年他声称自己是700年前的一位大圣人转世,改名为薄伽梵·室利·拉杰尼希。其后创立邪教“拉杰尼希静修会”,教义包括向他奉献“身外之物”、男女“同修”等等,基本是常见邪教套路,最著名的名号是“性交大师”。奥修口才很好,拿过全印度辩论冠军,所以洗脑能力极强,拉拢了一批忠实的信徒,聚集了巨额财富之后肆意挥霍享乐。1980年印度政府不承认其组织为宗教组织,并勒令拉杰尼希交出1000万卢比税款。1981年拉杰尼希为逃避逃税指控,以治病为名,带领一批忠实信徒前往美国。在美国指使其信徒犯下一系列包括操纵选举、谋杀、攻击、藏毒、纵火、盗窃、窃听等罪行,1985年被美国警方逮捕,通过“特殊手段”脱罪后被驱逐出境。其后试图在欧洲继续传播其邪教,但由于名声已臭,所以很快被取缔。1989年改名“奥修”,1990年去世。 奥修在中国不出名,准确的说是在整个东亚都不出名,因为他主要的邪教活动在印度和美国进行(大部分在美国),而且他进行邪教活动的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尚未十分频繁,他的邪教组织也没有犯下“人民圣殿教”那么滔天的恶行,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其真面目的不了解。 奥修死后,其弟子整理其许多言论,经包装炒作之后在中国、日本等国出版,包括《庄子心解》《奥修谈尼采》等一系列所谓“哲学”著作。其出版物上往往有所谓的印度总理评价“奥修是泰戈尔以后印度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根本没有出处可查,皆为其弟子门徒捏造。 以上全部对奥修的指控,以及奥修的所有斑斑劣迹,全部有据可查,足以证明他的身份、头衔皆为弄虚作假,“文青”们以及许多读者都是受到了欺骗而不自知。 而他的学说呢?那些看起来饱含智慧的言论、那些对许多深奥的哲学著作的分析和解读呢? ——都是错的。 仅举奥修中文网当中,“奥修电子报”所刊载奥修对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章的部分解读进行分析: (原文)「当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了他的家、离开了他家中的湖泊,然后到了山上。」 这是尼采有意模仿圣经开头的片段,意在强调其著作是“第五福音书”,并且也是通过“三十岁”这个和耶稣离开教导相同的年龄来讽刺基督教,其他并无深意。 然而奥修的解读是这样的: (奥修解读)【关于三十岁,或者三十岁左右,是有某种意义存在的,就像在十四岁时一个人会在性方面变得成熟一样……在十四到二十一岁的那七年当中,他们可以非常容易的体验到性高潮……然后从二十一到二十八岁,是另一个七年,一个人会去寻找,因为性高潮是生物性的。你很快的会失去能量,你将无法拥有性高潮……从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这些人——佛陀、查拉图斯特拉、老子、庄子、耶稣——都进入了存在更高的层面。只是为了不被打扰、不被人们妨碍、不分心,他们才进入山里——进入单独。以我的观点来看,那不是反对生命——他们只是在找一个不会分心的安静空间,然后他们就可以找到最伟大的高潮经验……那就是威廉詹姆斯说的“海洋般的高潮”,你完全消失在存在的海洋之中——就像露珠从莲叶上滑入了海洋一样。】 可以看到,奥修从一开始就不关注尼采的思想本身,而是在利用尼采的文字来解释自己有关“性高潮”的教义。奥修认定对满足性欲和寻找性行为之外的满足性欲方式是追求思想解脱的原因,因此提倡各种淫乱的、挑战道德的一夫多妻生活方式。而从尼采著作当中对于性欲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性欲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性高潮或者性冲动,而是其背后的美学价值,“性爱与同情感和崇拜之情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即一个人通过做使他自己愉快的事同时也给另一个人以快乐,这样一种仁慈的安排在自然中并不多见”(《权力意志》)。从价值观上,尼采思想就与奥修的解读不同,奥修夸大并歪曲了尼采的文字,用以宣扬自己的教义。 (原文)「查拉图斯特拉回答:“我要怎么说呢?我是要带礼物给人类。” (文中的“老圣人”)“什么也不要给他们。还不如从他们身上拿走东西,以及将负担加在他们身上——那样他们最高兴;就像只有那样才能让你高兴一样!如果你想给他们东西,只给他们急难救助就好,然后让他们去乞求!” 不,查拉图斯特拉回答:“我不会给予急难救助。我还没那么穷。” 这个老圣人对查拉图斯特拉大笑,然后说:“你看看他们会不会接受你的宝藏吧!他们不信任隐士,他们也不相信我们是来给予的。”」 这里是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与老圣人的对话,表现了尼采对人类的态度,一如前文查拉图斯特拉所言“我爱人类”,尼采是全心全意地希望去馈赠、去提升人类的,尽管他的哲学常常让人感觉他是个偏激、自大、封闭的人,但实际上根据瓦格纳、保尔·李、露·莎乐美等许多人对他的评价和追忆文字来看,尼采实际上在生活中是个谦逊有礼、和善可亲的学者。尼采对“馈赠”的态度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后文当中第一卷<馈赠者美德>当中有具体的论述,“而我们却总是猜想,哪里没有馈赠者的心灵,哪里就会有蜕化……让你们的精神和你们的美德服务于大地的意义吧,我的兄弟们:万物的价值将由你们来重新决定!所以你们应该是战士!所以你们应该是创造者!身体有意识地净化自己;它有意识地尝试着使自己崇高;认知者的一切本能都使自己神圣化;崇高者的灵魂变得快活。医生,你帮助自己吧:如此你也帮助了你的病人。让他亲眼看到一个自己恢复健康的人,这对他来说会是最佳帮助。有上千条没有人走过的小径,有上千种健康和上千个隐藏的生命之岛。人类和人类的大地始终是不能穷尽的、未知的。” 尼采认为,馈赠是创造者必须具备的品质,馈赠是无私的,又是自私的,馈赠不是目的,是手段,是一种走上创造者之路的手段,而这种手段又不应当是出于对提升自己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来进行的。尼采用查拉图斯特拉与老圣人的辩驳以及其后对老圣人的嘲讽,表明了一种纯粹的馈赠心理。 而在奥修这里,他是这样解释这段查拉图斯特拉与老圣人争辩的文字的:【这个老圣人是对的……他的忠告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深深的建立于心理学的事实之上。只要给他们急难救助。不要给他们太多东西。给他们够用的东西,好让他们开始要求更多东西。他们总是在你周围摇着尾巴。只在他们乞求时给予,然后他们就会对你很高兴,因为你没有把他们降为乞丐。是他们在乞讨。那不是你的错,他们无法对你生气…… 这个老人的忠告有伟大的智慧】 奥修直接否定了代表尼采想法的查拉图斯特拉的正确性,因为通过解释“老圣人”的话语更能凸显奥修提倡的个人享乐至上理论,为此他故意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中用以印证尼采思想的反面文字当做正面文字进行解读,极大地歪曲尼采的本意。如果说奥修的这些解读也算得上一种哲学,那也明显是厚黑学而非尼采的唯意志论,并且仅仅是初学者水准的厚黑学。 才疏学浅,仅通过以上两例对奥修及其对尼采思想的错误解读进行批判,从而使读者认清奥修的丑恶嘴脸。如果有人认为能从奥修著作当中真的学到些什么而不是被各种神棍言论带上歧路,那么请相信我:你读二三十本奥修的书学到的东西,别人大概读一本李宗吾的著作再加上一本弗洛伊德著作就能够学到,并且能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