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27|回复: 55

义和团毁了永乐大典,CCTV和教科书嫁祸八国联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2 18: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museum.cctv.com/20091214/101883.shtml(CCTV官网)

最后一段记载:

《永乐大典》只有抄本而无刻本。原本只抄一部,明世宗嘉靖年间又抄录正副两本,原本移回南京,正本存放于文渊阁,副本存放于皇史宬。明朝末年,原本、副本俱毁,仅存正本一部抄本。乾隆年间,已残缺不全,后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两次对此书抢劫、焚毁,光绪年间仅剩64册。后经多方搜求、各方捐赠 、归还,再加上复制本,共得730余卷,1959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所印仅为原书的3%强。之后,中华书局又陆续收到60多卷,相继影印出版。

http://www.pep.com.cn/czlssy/jsz ... 20061211_275106.htm(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

在阐述“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的暴行时记载: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犯下滔天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劫后残余的《永乐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册”。此外遗失的珍贵图书“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

而根据史料记载,《永乐大典》毁于1900年6月23日,我们再来看看此时的八国联军的动向:

资料源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712.htm

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万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在廊坊受义和团围攻,(史称廊坊大捷)兵败后加大兵力一举占领廊坊,8月14日凌晨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至16日晚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鸿章与联军谈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联军陆续增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内。此间,俄国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其余撤兵回国。

由此看来,八国联军是1900年8月16日才占领北京城,请问这前后多达两个月的时间差是怎么回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8: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当年的北京地图来看,外国使馆是紧挨着翰林院的。若翰林院着火,外国使馆也必然遭殃,洋人都是傻子,放火烧自己玩自焚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9: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事不对人,用事实说话,这是我们当有的辩论之风。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哪个史料记载可以断定是义和团毁了永乐大典?

本帖最后由 刘幼民 于 2010-7-22 20:07 编辑
根据当年的北京地图来看,外国使馆是紧挨着翰林院的。若翰林院着火,外国使馆也必然遭殃,洋人都是傻子,放 ...
牛有财 发表于 2010-7-22 18:21



    1900年6月23日——清政府对各国宣战后,命庄亲王载勋和刚毅统领京津义和团,指使手下在北京放火,目的是煽动更强烈的民族仇恨,这种做法历史上很多,如天主教徒希特勒火烧国会大厦就是最著名的案例。又据驻华外交官记述:“1900年6月23号,清朝甘军首领董福祥的部队(伊斯兰教徒)(注)在翰林院点燃了火,醉翁之意不在酒,很明显,他期待火势蔓延到毗邻的英国公使馆。”(In Search of Old Peking,by L·C·Arlington and William Lewisohn)。当时藏身使馆的一位美国女教士,安德鲁斯小姐(MaryE·Andrews,中文名安美瑞)记述说:“明显地,煤油被浇到了树上,以便助长火势。”(转引自The Boxer Rebellion,by Diana Preston,p139)注:原文为“伊斯兰教徒士兵董福祥(清廷“甘军”首领——引者)


请问,你说根据史料记载,《永乐大典》毁于1900年6月23日,这是什么史料?又据哪个史料记载可以断定是义和团毁了永乐大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CCTV和教科书嫁祸八国联军,八国联军的灰孙子就嫁祸义和团!!在德行方面诸位有什么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0: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教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上记载:1900年6月23日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几乎全部遭到八国联军焚毁,所余无几。翰林院内仅存六十四册被陆润庠运回府中。

而事实上,此时的八国联军连天津都未占领,怎么会跑到北京来放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0: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匪纵火自毁:中国翰林院被焚真相  
[ 来源:新浪 | 点击:1001次 | 发布时间:2006-3-30 14:21:37 |  0 帖 ]  

北明

庚子国难前,座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剑桥、海德堡和巴黎。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举世罕见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就珍藏于此。以金黄色丝绸装订而成的万卷册的《永乐大典》,是明代由两千名学者参与编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经明末文渊阁大火,仅存副本;到了清代,这些副本已散佚两千余卷,其余都收藏于翰林院内(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另外,乾隆年间由纪昀、陆锡熊与众多清朝学者合编的七万九千卷的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丛书《四库全书》的各类底本,当时也珍藏于翰林院内。

  1900年间的翰林院大火,不仅将辉煌建筑焚毁,而且数千万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烧毁,其中包括当时仅存副本的《永乐大典》。同样惨重而无法弥补的损失是——据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考证——从全国各地搜聚的《四库全书》的大量底本,也在那次翰林院大火中被烧成灰烬(参见台北《联合报》副刊,马悦然专栏第45集)。翰林院大火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国人历来认为翰林院是八国联军所焚毁。但事实上,当八国联军破京城解救被围攻的公使馆时,翰林院已经在大火中和枪炮声中变为废墟将近两个月了。翰林院毁于1900年6月23日大火,八国联军抵达北京的时间是1900年8月14日。翰林院遭焚的时候,北京外国公使馆正陷于清兵与义和团的围攻之中,除了获清政府许可而先期抵京的340名外国公使馆警卫人员,八国联军尚未进京。一百年过去了,除了翰林院大火罪魁被“张冠李戴”,国人还众口一词认定:“翰林院的数万册经史典籍,包括《永乐大典》……均被(八国联军——引者)洗劫一空”
(《国耻事典》296页)。

  那场大火是谁放的?翰林院究竟毁于何人之手?那些“被洗劫一空”的古籍经典又是怎么回事?与此相关的西方人在这场浩劫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反省历史应当首先弄清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20: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教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上记载:1900年6月23日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几乎全部遭到八国联军焚毁, ...
牛有财 发表于 2010-7-22 20:32



   看清楚了:你说根据史料记载,《永乐大典》毁于1900年6月23日,哪是什么史料?又据哪个史料记载可以断定是义和团毁了永乐大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樂大典》的名氣很大,但在修《四庫全書》之前,它的價值沒有被充分利用。據我所知,早在明嘉靖末年,張四維參與重抄《永樂大典》,就從中輯出《名公書判清明集》、《折獄龜鑒》兩部法律名著,前者于隆慶三年由盛時選刻印,現僅存一部藍印本,在上海圖書館。後者于隆慶五年由淮安知府陳文燭刊行。清康熙中開館修書,徐乾學等曾借用過《永樂大典》。乾隆元年全祖望住在北京李紱家中,通過李紱借閱《大典》,每人每天讀二十卷,請四個人抄寫其中的佚書,輯出王安石《周官新義》60卷、高氏《春秋義宗》150卷等多種重要典籍。但這些對《大典》的利用都是少量的,所以知之者甚少,《大典》的影響還遠遠沒有擴大到一般知識分子中。

  自從修《四庫全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512種書,這些書均見于《四庫全書總目》,而《四庫總目》是流傳極廣的治學入門之書,這才使《永樂大典》的影響達到普及的程度。而《永樂大典》本身也作為一部書列入《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存目”部分。所以《四庫全書》和《永樂大典》有著極為特殊的關係。兩部書均保存于翰林院中,其命運當然緊緊捆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1900年“庚子事變”外在的表現是清軍和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的各國使館,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營救使館人員,迫使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等倉皇西逃(歷史上稱“庚子西狩”)。後經談判,簽訂了屈辱的《辛醜條約》,事情才算了結。

  八國聯軍進京的時間是1900年8月14日(《辭海》“八國聯軍”條),在此之前,使館被圍攻50多天。當時在英國使館被圍在內並參加戰鬥的普南特·威爾記下了每一天的情況,比較詳細。這本書叫《庚子使館被圍記》(冷汰、陳詒先譯)。根據威爾的記錄,當時英國使館最為安全,“英國使館藏于中央,不露于外”,“英使館之南及西方之半為美、俄使館所遮蔽,其東則為法、德、奧、日本、肅王府所遮蔽。唯其余兩方無蔽,但西方為上駟院,乃一大草地,只有五六幢黃頂之房,若自此方來攻,極易以槍彈掃之,故難施攻。北方則為翰林院,乃不至于毀者,故亦無慮其自此來攻。”所以首先受到攻擊的不是英國使館,而是別國使館,“意大利使館方失火,其防線自然廢棄,予等之仇敵用火炬拋進,以致比利時、奧大利、荷蘭及意大利四使館均已被焚”。在這種情況下,各使館公使及衛隊集中到英國使館,統一行動。英國大使因此也有了資本,“英使以嚴冷之態鵠立于中,各公使環繞之,而現恐懼推崇之意,以誠懇之辭,將最高司令之權交與英使”。“彼等蓋以英使館為藏避其身之地”。這是1900年6月23日的情境。

  就在這之前的6月20日,發生了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槍殺事件:“至九點鐘,公使十一人又會議于領袖公使之署。……此時克林德男爵起立,言曾先同總理衙門有約,定期十一點鐘聚會,現雖有哀的美敦書(即‘最後通牒’)之至,雖有戰事,仍願踐約而不失信。眾皆勸其勿去,以相形之下自覺太怯也。但克君言已說過,不願中國政府譏其因恐懼而破約。……少頃即坐其綠紅呢官轎出來,通事西君亦坐轎同行,復有騎馬之:中國人隨之。蓋克君不願帶其衛隊也。德使坐于轎內,口含煙卷,容態蕭閒,如赴宴然。予當時同俄使館阿爾男爵散步于防禦線外,均懸想克君不知幾時可回。然僅過十五分鐘,忽見騎馬之二中國人,力鞭其馬狂馳而返,……言彼跟隨克君轎後,忽聞槍聲,克君遂死。”

  此事在德國也引起軒然大波,據陳一《睇向齋秘錄》記載,當時中國駐德公使是呂海寰(後來升至外務部尚書)。克林德被殺消息傳到德國柏林,“全城人士大憤,集會演說,僉曰:‘華人戕我外交大臣,吾人亦何不可殺其使君?’”呂海寰因此“一夕數驚,臥榻屢遷,目不交睫,喃喃自語曰:‘吾命休矣!吾命休矣!’”不久德國外務大臣來訪,轉達德國皇帝之命:“克林德之死殊可惋惜,曷忍目睹貴使為彼第二!已嚴禁此種非法之集議矣。”緊張局面這才平息。

  且說中國北京使館區這邊,眾公使以為最安全的“避身之地”英使館,于眾公使“把最高司令之權交與英使”的當天(即6月23日),作為英國使館北面屏障的翰林院就被放火焚燒了。據《庚子使館被圍記》6月24日所記:“昨日有一放火者,伏行如貓,用其靈巧之手術,將火種拋入翰林院,只一點鐘,眾公使居住之英使館頓陷于危險之域。眾公使大驚。……予前已述過,英使館之東、南二面為別使館所掩護,不能直接受攻,除非外線之人失守而退,敵始能至耳。西邊因有上駟院之保護,亦不必十分設防,故敵人之能直接來攻者,唯餘二處:一為窄狹之北方,一為西南角,其間有中國矮小房子接于使館之墻,彼中國人奇異之攻擊,只能于此二處發展,初自西南角來攻,今則轉其鋒于北面,放火燒翰林院。”

  威爾對翰林院當時這樣評價:“翰林院者,乃中國十八省之牛津、劍橋、海德堡、巴黎也,中國讀書人最崇敬者厥維翰林。”

  由于翰林院為英使館北鄰,大火立即威脅英國使館。“未幾英國使館外面房子亦被焚,北風甚大,火舌將及于正室,無數男女老幼之人皆到井邊,以數百種不合用之器具汲水潑之”。“數公使夫人,竟取房內水缽,滿盛以水,跚跚而行。危險既臨,多時未見之面貌亦被煙薰出,予之首領亦在其內”。可見,當時英國使館人員驚慌救火之情形。

  至于翰林院裏的圖書文獻,威爾的印象是這樣的:“院中排積成行,皆前人苦心之文字,均手鈔本,凡數千萬卷,所有著作為累代之傳貽,不悉其年。又有未上漆之木架,一望無盡,皆堆置刻字之木板。”

  圖書文獻被焚情形則是:“數百年之梁柱爆裂作巨響,似欲傾于相連之使館中,無價之文字亦多被焚,龍式池及井中均書函狼藉,為人所拋棄”。“有綢而華麗之書,皆手訂者,又有善書人所書之字,皆被人隨意搬移。”

  使館中那些參加救火的文化人見此局面,怎不動心?“其在使館中研究中國文學者,見寶貴之書如此之多,皆在平時所決不能見者,心不能忍,皆欲揀選抱歸,自火光中覓一出路,抱之而奔。但路已為水手所阻,奉有嚴令,不許劫掠書籍。蓋此等書籍有與黃金等價者。然有數人仍陰竊之,將來中國遺失之文字或在歐洲出現,亦一異事也”。

  由于放火者大面積投火種,所以火越燒越大。“撲滅一處之火,又有一處發生,因中國放火人逃走之時,藉樹及房屋之掩蔽,一面逃走,一面拋棄澆油之火具,亦有且逃且放槍者”。

  翰林院經此大火,圖書文獻可稱滅頂之災。放火者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即對使館區的安全後方英國使館施火攻之術。放火者不可能是包圍圈裏的使館人員,他們不會在孤立無援、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雪上加霜,放火燒他們自己。

  6月25日威爾又描述過翰林院的情形:“英館之北,今已有人駐守,置有沙袋等防禦之物,阻隔敵人。此處毀壞荒涼之狀,儼如墳院。”在這種慘局之中,我們的《永樂大典》,我們的《四庫》採進本,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一排排書版,等等,遭遇還用設想嗎?

  從翰林院被縱火焚燒的6月23日,至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8月14日,相距54天之久,而且當聯軍先頭部隊來到使館區解救被圍人員時,清兵與義和團已提前撤退,慈禧和光緒皇帝在5個小時以前已從北門倉皇出逃,使館周圍沒再發生戰鬥,因此,翰林院被焚,與八國聯軍沒有直接關係,《永樂大典》與《四庫》底本毀于1900年八國聯軍之說難以成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 ... /content_748036.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幼 你的那些‘洋人’也算一家之言,但不是金口玉言。
PS.反感你借辩论之际,夹杂你自己的私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驻华记者、作家弗莱明(Peter Fleming)的《围城北京》(The Siege at Peking)
俺找的这个洋人,给了你很明确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維基百科
年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收藏在南京文淵閣的《永樂大典》原稿差點毀於大火。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令人抄寫一本副本,耗時六年。
明末清初:正本下落不明,疑毀於此時的戰火。
雍正年間:副本收藏在翰林院。
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發現《永樂大典》有千餘冊不知所終。
光緒元年(1875年):不足五千冊。
光緒二十年(1894年):翁同龢入翰林院查點,僅存八百餘冊。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外國使館,6月23日,位於英國使館北鄰的翰林院遭縱火,《永樂大典》幾乎全部遭到焚毀,所餘無幾。翰林院內僅存六十四冊被陸潤庠運回府中。(有說永樂大典為八國聯軍燒毀,此時八國聯軍剛剛登陸大沽,尚未進入北京) [4]
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國務院批准將翰林院所存《大典》殘本送歸教育部,60冊置於京師圖書館,4冊置於教育部圖書室展覽。
1934年,館藏《大典》達93冊。
1951年: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將11冊《永樂大典》歸還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董事會將原藏商務印書館所屬東方圖書館的二十一冊捐獻出來。顧子剛捐贈三冊,系北洋軍閥徐世昌所有,周叔弢、趙元方、張季薌、鄭廣權、王富晉、陳李藹如、趙玉林等先後各捐一冊。
1954年: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贈還原藏日本滿鐵圖書館的《永樂大典》52冊。
1955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贈還中國3冊。蘇聯科學院通過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移贈1冊。
1959年:收集《永樂大典》原本兩百一十五冊,加上副本、微縮膠片等,共七百三十卷,約佔全書總卷數的3%[5]。
1965年,趙萬里捐出所藏2冊《永樂大典》。
1983年:中國國家圖書館從山東入藏1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20: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幼 你的那些‘洋人’也算一家之言,但不是金口玉言。
PS.反感你借辩论之际,夹杂你自己的私货。 ...
牛有财 发表于 2010-7-22 20:41



  牛牛,你抄袭的八国联军灰孙子的那些嫁祸文章,不算私活,而是偷来的字句,所以都没有真正的署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爷的文章,没请你来看,愿辩,拿出你的证据,如在什么‘灰孙子’之类的脏话出现,牛爷送你一句话:请您以圆润的方式,离开牛爷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2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牛,英国驻华记者、作家弗莱明(Peter Fleming,中文名傅勒铭)在他的《围城北京》一书中说:“次日清晨,风从北面强劲吹来。外交官们的判断再次被证明是错的。中国人在翰林院点燃大火,他们有条不紊地一个庭院一个庭院地烧。当董福祥率领的回教徒们(指清廷“甘军“,其士兵大都来自甘肃青海一代——引者)从上方的窗户里透越浓烟,猛烈开火的时候,怒吼声淹没了持续的枪声。这座古老的建筑在这怒吼中燃烧起火,就象一个易燃物。“(The Siege at Peking,p121~122)当时躲在英国公使馆内的马丁(Lizzer Martin)也作了同样的记述:“翰林院是他们所珍贵的文学馆,我们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因为中国人没有必要摧毁它……。“不过这个传教士接下来就记述说,“我们相当耽心敌人会把我们烧死,因为他们自己在这个地方(翰林院)点燃了大火“(转引自The Boxer Rebellion,p383)。扑笛南姆.威尔在《庚子使馆被围记》中也写道:“如谓此地可以放火,吾欧人闻之,度未有不笑其妄者。然今竟何如?在枪声极猛之中,以火具抛入,人尚未知,而此神圣之地,已烟焰上腾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1: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可以去参考当时一位英国使馆人员写的《庚子使馆被围记》,那里面有原原本本的披露,不过要看完那本书,你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某些中国人确实是劣等,否则就无法解释他们怎么那副德性。
义和团想烧英国使馆,但又无法就近防火,于是就防火烧翰林院,因为翰林院和使馆是隔壁。这帮爱国脑残连续放了好几次火都被英国人灭了,最后才成功烧毁翰林院,当然使馆还是屁事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2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抄袭的文章,你不享有限制权!!

本帖最后由 刘幼民 于 2010-7-22 21:14 编辑
牛爷的文章,没请你来看,愿辩,拿出你的证据,如在什么‘灰孙子’之类的脏话出现,牛爷送你一句话:请您以 ...
牛有财 发表于 2010-7-22 21:03


牛牛,这里是学术论坛,非你家私邸,刘爷爱去何处就去何处!八国联军灰孙子不是脏话,而是对某些人的灰孙子身份的正确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1: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给你找到补个不是‘灰孙子’而是红孙子写的
《四庫》底本《永樂大典》遭焚探秘  


新華網 ( 2003-02-27 09:27:47 ) 稿件來源: 中華讀書報  
  


                    萬卷典籍毀于一場劫火,一本日記叩問世紀謎團

    編者按:“《永樂大典》22877卷、《目錄》60卷,自清朝初年至清朝末年,陸續散佚,最後于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毀于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役,這個通行的說法延用至今,幾乎家喻戶曉。”近日,文獻學者杜澤遜根據研究,提出一家之言:“《四庫》底本、《永樂大典》的確毀于1900年庚子事變,地點也的確在翰林院,但翰林院被焚卻與八國聯軍沒有直接關係。”中華讀書報首刊此文,以饗讀者。

  自從修《四庫全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512種書,這些書均見于《四庫全書總目》,而《四庫總目》是流傳極廣的治學入門之書,這才使《永樂大典》的影響達到普及的程度。《四庫全書》和《永樂大典》有著極為特殊的關係。兩部書均保存于翰林院中,其命運當然緊緊捆在一起。

  放火者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即對使館區的安全後方英國使館施火攻之術。放火者不可能是包圍圈裏的使館人員。

  從翰林院被縱火焚燒的6月23日,至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8月14日,相距54天之久,而且當聯軍先頭部隊來到使館區解救被圍人員時,清兵與義和團已提前撤退。

  
     現存國家圖書館的《四庫全書》 1900年8月4日,八國聯軍的司令們離津前的最後一張合影


文/杜澤遜     

問題的提出


  《永樂大典》22877卷、《目錄》60卷,自清朝初年至清朝末年,陸續散佚,最後于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毀于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役,這個通行的說法延用至今,幾乎家喻戶曉。

  清朝乾隆間大規模動用人力、財力纂修《四庫全書》79897卷(據文溯閣本),抄成七部,分藏皇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盛京(沈陽)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揚州大觀堂文匯閣、鎮江金山寺文宗閣、杭州西湖聖因寺文瀾閣。其中文源閣書毀于鹹豐十年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文匯、文宗二閣書毀于太平天國之役。文瀾閣書亦遭太平軍破壞,後經丁申、丁丙兄弟等陸續補抄而獲全。文淵閣書被攜往臺灣,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文溯閣書現存甘肅省,文津閣書現存北京圖書館。而賴以纂修《四庫全書》的“《四庫》底本”,包括“存目”書6793種以及重本、禁毀書,合計一萬數千種,其保存情況、被毀情況,向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全都毀于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之役,此說最通行,在學者中,尤其古籍研究界,大都知曉。二是《四庫全書》底本毀于八國聯軍,而“存目”書、重本等毀于同治八年武英殿大火。兩種說法也都與八國聯軍直接相關。

  至于與八國聯軍直接挂上關係的地點,則是與使館區比鄰的翰林院。

  筆者認為《四庫》底本、《永樂大典》的確毀于1900年庚子事變,地點也的確在翰林院,但翰林院被焚卻與八國聯軍沒有直接關係。

  
《四庫全書》與《永樂大典》的因緣


  “盛世修書”好像是一種傳統,北宋太宗時期修成的《太平禦覽》、《太平廣記》、《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四大書,明代永樂時修的《永樂大典》,清代乾隆時修的《四庫全書》,儼然成為一個時代“文治”之象徵。

  不過乾隆修《四庫全書》卻直接導源于《永樂大典》。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安徽學政大興人朱筠上奏,建議訪求遺書。當時建議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從《永樂大典》中輯集佚書。盡管在這之前,乾隆帝也下詔購訪遺書,但總有些例行公事的意思,各地總督、巡撫也不大認真對待,應付一下而已。這次朱筠上奏,則直接導致開館校書的結果。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乾隆帝即在朱筠奏折上批示:“原議大臣議奏。”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六日大學士劉統勳等將商議結果上奏,其中需要馬上辦理的實事是:清理《永樂大典》,並從中輯集佚書。由于翻檢工程浩大,當天乾隆帝即下詔:“著即派軍機大臣為總裁官,仍于翰林等官內選定員數,責令及時專司查校。”二月十一日又下詔添派王際華、裘曰修為總裁官,“會同遴簡分校各員,悉心酌定條例,將《永樂大典》分晰校核”。二月二十一日劉統勳上奏,要求把翰林院“迤西房屋一區”作辦事處,從翰林中“酌選三十員,專司查辦”。當天乾隆批示:“依議。將來辦理成編時,著名《四庫全書》。”從這些史實,我們完全可以看到,後來大規模纂修的《四庫全書》,最初是從輯集《永樂大典》中的佚書開始的。

  四庫館目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佚書385種,收入《四庫全書》,另有127種入《存目》,合計512種。其中的名著如《舊五代史》、《元和姓纂》、《直齋書錄解題》、《建炎以來係年要錄》、《宋景文集》等,早已是傳統學界的常用書了。還有些書用《永樂大典》本校勘,取得顯著成就,《水經注》即是典型例子。戴震在四庫館,發現《永樂大典》卷11127至卷11141“水”字頭下幾乎保存了一部完整的《水經注》,用來校通行的朱謀本,“凡補其闕漏者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刪其妄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月乙改者三千七百一十五字”,同時,經文、注文各本多混,戴氏據《大典》本理出頭緒。酈道元《水經注序》一篇,各本均佚,也賴《大典》保存。經過這樣的校勘之後,戴氏認為《水經注》“神明煥然,頓復舊觀”。

  由于《永樂大典》中的許多書已輯出來單獨收入《四庫全書》或入《四庫存目》,所以《永樂大典》本身就不宜再整部收入《四庫全書》,而僅僅入于《存目》。不過,《提要》稱“菁華已採,糟粕可捐”,則是欺世之語。嘉慶中修《全唐文》,仍然從中輯得大量唐文,參加《全唐文》纂修的學者徐松,借便輯出大部頭的《宋會要》500卷、《宋中興禮書》300卷《中興禮書續編》80卷等,為搜輯歷史文獻作出了傑出貢獻。直到今天,《大典》殘卷中的佚書仍有不少有待輯集,真可謂“殘膏剩馥,沾溉無窮”。

  《永樂大典》在《四庫全書》完成後一直存放翰林院中,嘉慶以後時時被翰林攜出院外,光緒元年查點,已不足5000冊,光緒二十年翁同入院查點,僅存800冊了。

  
《四庫》底本的數量及保存


  《四庫全書》的纂修是從《永樂大典》著手的,但其主體部分則來自全國各地獻來的圖書。當時乾隆命





各地督撫採購、借抄、勸私人藏書家進呈,同時清理武英殿庫房藏書,經各方努力,共收集到13176部書(據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十六日劉墉奏折),這些書最初都交送到翰林院敬一亭,在每部首頁蓋上“翰林院印”滿漢文大官印,外封皮上另蓋木印,填寫進書人、日期、部數、冊數,以便發還。例如北京圖書館藏《太易鉤玄》封面有木印:“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浙江巡撫三寶送到吳玉墀家藏《太易鉤元》壹部計書壹本。”共三行。各地交送時造有清單,這些清單後來匯集成了《四庫採進書目》,可以查閱。

  各地獻書集中于翰林院四庫館,先由四庫館臣分頭審閱,寫出內容提要,分出“著錄”與“存目”兩大塊。“著錄”即抄入《四庫全書》,“存目”即僅存目錄,不收其書。由于翰林院容不下這麼大攤子,所以把抄錄、裝訂這些事放在武英殿辦理。至于特別罕見的重要書籍,又挑出138種用木活字排印為《武英殿聚珍版書》(內有4種刻板)。所以在辦理《四庫全書》時,凡是要抄錄的“著錄”書,均送武英殿,其余大宗的“存目”書、重本、禁書則仍存翰林院。

  在《四庫全書》辦理過程中,乾隆帝曾于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三日兩次下旨,要求把已辦完的部分書和四庫存目書發還各省藏書之家。但由于當時謄錄、校勘工程極大,加之書籍清理困難,大臣缺乏責任心等原因,除發還兩淮300種外,其余發還工作沒有實施。

  在《四庫全書》謄抄完成後,“著錄”各書原本(即《四庫全書》底本)被收拾整齊,存放在翰林院,等于一部《四庫全書》,供士子查閱。其余“存目”書、重本等9000余種曾于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由永王容報請乾隆批準,“交與武英殿另行貯藏”。但不知何故,乾隆以後的許多記載,證明“存目”之書及重本9000余種仍存翰林院。是當初交武英殿後又移回翰林院,還是根本沒按計劃交武英殿,不得而知。例如嘉慶二十年福申從翰林院借抄“存目”書《掌錄》等多種,他在跋中明確說:“《四庫書》藍本,貯署之東西庫。其未入《四庫》而僅存目者,分藏講讀、編檢二廳。”同治十年孫詒讓從翰林院借抄“存目”書《黃文簡公介庵集》,載于《溫州經籍志》卷二十五。光緒十年王懿榮從翰林院借抄“存目”書《止止堂集》(戚繼光著)等等,都說明同治八年武英殿失火,殿內並無《四庫》採進圖書,所有《四庫》採進書都在翰林院。

  不過,正如《永樂大典》在翰林院有所丟失一樣,《四庫》採進本也有丟失現象。光緒初,楊晨從翰林院瀛洲亭得到天一閣進呈的抄本《葉海峰文》,光緒十七年返回家鄉浙江黃岩時,就把該書帶回家了。光緒二十七年葉海峰(良佩)的後人從楊晨那裏借抄一部,刻印出來,楊晨在序言中記述了這件事,毫不隱諱,可見當時翰林院管理很不嚴格。

  
《四庫》底本和《永樂大典》同時被焚


  《永樂大典》的名氣很大,但在修《四庫全書》之前,它的價值沒有被充分利用。據我所知,早在明嘉靖末年,張四維參與重抄《永樂大典》,就從中輯出《名公書判清明集》、《折獄龜鑒》兩部法律名著,前者于隆慶三年由盛時選刻印,現僅存一部藍印本,在上海圖書館。後者于隆慶五年由淮安知府陳文燭刊行。清康熙中開館修書,徐乾學等曾借用過《永樂大典》。乾隆元年全祖望住在北京李紱家中,通過李紱借閱《大典》,每人每天讀二十卷,請四個人抄寫其中的佚書,輯出王安石《周官新義》60卷、高氏《春秋義宗》150卷等多種重要典籍。但這些對《大典》的利用都是少量的,所以知之者甚少,《大典》的影響還遠遠沒有擴大到一般知識分子中。

  自從修《四庫全書》,從《永樂大典》中輯出512種書,這些書均見于《四庫全書總目》,而《四庫總目》是流傳極廣的治學入門之書,這才使《永樂大典》的影響達到普及的程度。而《永樂大典》本身也作為一部書列入《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存目”部分。所以《四庫全書》和《永樂大典》有著極為特殊的關係。兩部書均保存于翰林院中,其命運當然緊緊捆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1900年“庚子事變”外在的表現是清軍和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的各國使館,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營救使館人員,迫使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等倉皇西逃(歷史上稱“庚子西狩”)。後經談判,簽訂了屈辱的《辛醜條約》,事情才算了結。

  八國聯軍進京的時間是1900年8月14日(《辭海》“八國聯軍”條),在此之前,使館被圍攻50多天。當時在英國使館被圍在內並參加戰鬥的普南特·威爾記下了每一天的情況,比較詳細。這本書叫《庚子使館被圍記》(冷汰、陳詒先譯)。根據威爾的記錄,當時英國使館最為安全,“英國使館藏于中央,不露于外”,“英使館之南及西方之半為美、俄使館所遮蔽,其東則為法、德、奧、日本、肅王府所遮蔽。唯其余兩方無蔽,但西方為上駟院,乃一大草地,只有五六幢黃頂之房,若自此方來攻,極易以槍彈掃之,故難施攻。北方則為翰林院,乃不至于毀者,故亦無慮其自此來攻。”所以首先受到攻擊的不是英國使館,而是別國使館,“義大利使館方失火,其防線自然廢棄,予等之仇敵用火炬拋進,以致比利時、奧大利、荷蘭及義大利四使館均已被焚”。在這種情況下,各使館公使及衛隊集中到英國使館,統一行動。英國大使因此也有了資本,“英使以嚴冷之態鵠立于中,各公使環繞之,而現恐懼推崇之意,以誠懇之辭,將最高司令之權交與英使”。“彼等蓋以英使館為藏避其身之地”。這是1900年6月23日的情境。

  就在這之前的6月20日,發生了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槍殺事件:“至九點鐘,公使十一人又會議于領袖公使之署。……此時克林德男爵起立,言曾先同總理衙門有約,定期十一點鐘聚會,現雖有哀的美敦書(即‘最後通牒’)之至,雖有戰事,仍願踐約而不失信。眾皆勸其勿去,以相形之下自覺太怯也。但克君言已說過,不願中國政府譏其因恐懼而破約。……少頃即坐其綠紅呢官轎出來,通事西君亦坐轎同行,復有騎馬之:中國人隨之。蓋克君不願帶其衛隊也。德使坐于轎內,口含煙卷,容態蕭閒,如赴宴然。予當時同俄使館阿爾男爵散步于防禦線外,均懸想克君不知幾時可回。然僅過十五分鐘,忽見騎馬之二中國人,力鞭其馬狂馳而返,……言彼跟隨克君轎後,忽聞槍聲,克君遂死。”

  此事在德國也引起軒然大波,據陳一《睇向齋秘錄》記載,當時中國駐德公使是呂海寰(後來升至外務部尚書)。克林德被殺消息傳到德國柏林,“全城人士大憤,集會演說,僉曰:‘華人戕我外交大臣,吾人亦何不可殺其使君?’”呂海寰因此“一夕數驚,臥榻屢遷,目不交睫,喃喃自語曰:‘吾命休矣!吾命休矣!’”不久德國外務大臣來訪,轉達德國皇帝之命:“克林德之死殊可惋惜,曷忍目睹貴使為彼第二!已嚴禁此種非法之集議矣。”緊張局面這才平息。

  且說中國北京使館區這邊,眾公使以為最安全的“避身之地”英使館,于眾公使“把最高司令之權交與英使”的當天(即6月23日),作為英國使館北面屏障的翰林院就被放火焚燒了。據《庚子使館被圍記》6月24日所記:“昨日有一放火者,伏行如貓,用其靈巧之手術,將火種拋入翰林院,只一點鐘,眾公使居住之英使館頓陷于危險之域。眾公使大驚。……予前已述過,英使館之東、南二面為別使館所掩護,不能直接受攻,除非外線之人失守而退,敵始能至耳。西邊因有上駟院之保護,亦不必十分設防,故敵人之能直接來攻者,唯餘二處:一為窄狹之北方,一為西南角,其間有中國矮小房子接于使館之墻,彼中國人奇異之攻擊,只能于此二處發展,初自西南角來攻,今則轉其鋒于北面,放火燒翰林院。”

  威爾對翰林院當時這樣評價:“翰林院者,乃中國十八省之牛津、康橋、海德堡、巴黎也,中國讀書人最崇敬者厥維翰林。”

  由于翰林院為英使館北鄰,大火立即威脅英國使館。“未幾英國使館外面房子亦被焚,北風甚大,火舌將及于正室,無數男女老幼之人皆到井邊,以數百種不合用之器具汲水潑之”。“數公使夫人,竟取房內水缽,滿盛以水,跚跚而行。危險既臨,多時未見之面貌亦被煙薰出,予之首領亦在其內”。可見,當時英國使館人員驚慌救火之情形。

  至于翰林院裏的圖書文獻,威爾的印象是這樣的:“院中排積成行,皆前人苦心之文字,均手鈔本,凡數千萬卷,所有著作為累代之傳貽,不悉其年。又有未上漆之木架,一望無盡,皆堆置刻字之木板。”

  圖書文獻被焚情形則是:“數百年之梁柱爆裂作巨響,似欲傾于相連之使館中,無價之文字亦多被焚,龍式池及井中均書函狼藉,為人所拋棄”。“有綢而華麗之書,皆手訂者,又有善書人所書之字,皆被人隨意搬移。”

  使館中那些參加救火的文化人見此局面,怎不動心?“其在使館中研究中國文學者,見寶貴之書如此之多,皆在平時所決不能見者,心不能忍,皆欲揀選抱歸,自火光中覓一出路,抱之而奔。但路已為水手所阻,奉有嚴令,不許劫掠書籍。蓋此等書籍有與黃金等價者。然有數人仍陰竊之,將來中國遺失之文字或在歐洲出現,亦一異事也”。

  由于放火者大面積投火種,所以火越燒越大。“撲滅一處之火,又有一處發生,因中國放火人逃走之時,藉樹及房屋之掩蔽,一面逃走,一面拋棄澆油之火具,亦有且逃且放槍者”。

  翰林院經此大火,圖書文獻可稱滅頂之災。放火者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即對使館區的安全後方英國使館施火攻之術。放火者不可能是包圍圈裏的使館人員,他們不會在孤立無援、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雪上加霜,放火燒他們自己。

  6月25日威爾又描述過翰林院的情形:“英館之北,今已有人駐守,置有沙袋等防禦之物,阻隔敵人。此處毀壞荒涼之狀,儼如墳院。”在這種慘局之中,我們的《永樂大典》,我們的《四庫》採進本,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一排排書版,等等,遭遇還用設想嗎?

  從翰林院被縱火焚燒的6月23日,至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8月14日,相距54天之久,而且當聯軍先頭部隊來到使館區解救被圍人員時,清兵與義和團已提前撤退,慈禧和光緒皇帝在5個小時以前已從北門倉皇出逃,使館周圍沒再發生戰鬥,因此,翰林院被焚,與八國聯軍沒有直接關係,《永樂大典》與《四庫》底本毀于1900年八國聯軍之說難以成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 ... /content_748036.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2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牛,你四处抄袭,刘爷真是瞧不起你!红孙子也不敢说是义和团毁了永乐大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1: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灰孙子的答案 到此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24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