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57|回复: 4

扫盲贴之三:梵二会议与世界其他宗教的客观救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4 08: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发现很多保守的天主教徒不啻梵二大公会议的真精神,竟然盲目维护一些梵二并不提倡的东西,比如打击异端、异教思想,唯我独尊思想等。发几个扫盲贴,让大家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一下梵二大公会议的真面貌。
先从pdf上抓一段文字,里面有些错字,但大家可以阅读pdf文本http://www.slideshare.net/ccccn/1-11028241
××××××××××××××××××××××××

Eamonn 0' Brien 著赵建敏译

一、前言

本文试图在梵二会议框架内探讨下面的问题:世界其他宗教是否具
有救赎的客观中介因素?如果有的话,此中介如何工作?此问题对许多
传教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①此问题的提出不仅源自世界其他
宗教在主流神学思想中的背景位置,同时也关联到传统基督宗教文化的
新多元化精神。由此两方面为背景,我提出此问题并且予以先期讨论。
-~、今日的宗教多元化
罗纳根(Bernard Lonergan) 认为,多元化源自文化的新概念,是今
日人们良知的一种重要特征。②多元化归属于意义与价值的一种整体,
呈现出生活的某种共同方式。它与传统文化相对立,并且试图取代后者
的形式化价值。更积极而言,它表达了一种进程。在此进程中人类意识
到自我存在是在不断变化以及不同文化方式中获得表达的。传统文化将
自己限定在广泛适用、恒久不变的原则规程中,而多元化却更加具有经
验性,更加关注特殊性甚于普遍性。多元化以归纳方式指向特殊性,并
试图揭示其意义与价值。此意义与价值包含了超验性价值。此超验性价
值同样可以诸多形式获得表达。
多元化的广泛现象反映出神学背景中的多元化。此现象借着所谓
"与时俱进" (aggiornamento) 对神学产生冲击。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始自
新士林学派CNeo-Scholasticism) 固执僵化时期。它以神学院的教科书
的消失为标志。新时代的神学多元化开始了,它以相异有时相冲突的假
设为基础,涉及到不同的基督论以及巳尔塔萨(V on Bal thazar )的高雅
美学①和阿撒盟(Assamann) 的同业解放论。③这一切都标志着那种静
止不变、千篇一律之历史的寿终正寝。传统的划一模式被以经验性和差
异性为标志的方法论及思考范式所取代。
梵二会议的《大公主义法令)) (1 7 节)确认了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
神学与教义的合法差异性。《法令》如此声称道,他们"曾使用了不同方
式参悟与承认天主的事理"。③同时《法令》也强调了神学形式的多样
性,"这些不同的神学解释与其视为冲突,不如视为相辅相成"。④由此
可见,此文件积极肯定了东西方教会按照其特有传统表达信仰对象的
尝试。
另外一个对今日世界多元化问题持开放赞同精神的文件是《教会在
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0 <<宪章》第5 节认为由现代科学精神所引发的"对
文化的态度及思想的方式,已经和往日不同"。⑤一种更加整体性的世界
观开始占据上风,致使人类"由比较静态的处事观念,而过踵于比较活
动及进化的观念。因而产生了至为复杂的新问题,这新问题需要新的分
析和综合飞⑥必须注意到的是,梵二会议在积极肯定多元化的同时,也
意识到"综合"的需要。
在上述文化新概念以及神学层面多元化对其回应发展背景之下,世
界其他宗教问题被以新的方式提出。宗教多元化是否引发我们由基督中
心论C Christocentric) 倒向神中心论C Theocentric) 的世界观?这样的
话,借其他宗教为中介的救赎论是否排除了基督为唯一中介的救赎论?
在特殊时空借着某个特殊之人带来的救赎如何具有某种普遍性?在新的
文化与神学范式下,我们必须找到宗教多元化的适当位置。
同样,必须找到信仰共融中心论并维护或推进"综合"的适当方法。
对后者的关注使杜必武CDupius) 意识到,我们不仅仅关注其他宗教的
神学,而且必须留意"宗教的基督化神学" C Christian theology of reli
gions) 以及其最根本的基督论问题。①
二、基督宗教对宗教多元化的主要看法②
上文所述的文化或宗教多元化构成了下文的背景。此第二背景是基
督徒在过去百年历史中对宗教多元化问题的回应。对此提要性的介绍元
疑会有助于廓清梵二会议的回应。
四、保守性福传模式
对此模式的持守主要来自基督新教派别。当然,也同样有着相当数
量的天主教信徒支持此模式。以因信称义原则和圣经唯一权威原则为基
础,此模式有着多种面孔和模式。严格按照圣经字面意义的解释带来某
种基要主义思想。毋庸置疑,他们坚持垄断真理论,并且以前置性方式
予以表达。
此模式以卡尔巴特CKarl Barth) 为代表。他坚决反对其他的任何宗
教,包括基督宗教和基督信仰。任何有关神的真实知识只能来自在耶稣
基督内对启示的完全接受。因此,明确表达对耶稣基督的相信是获得救
赎的唯一必要条件。对巳特而言,自然宗教不能导向神,而且它是一个
对终极意义毫无价值的探求。其原因在于人类处于罪恶的中心因此元法
自我超验C self transcendence) ,而自我超验引领人与神合一从而获得救
赎。巴特认为世界其他宗教不可能充当救赎中介的角色。1974 年的洛桑
会议CLausanne Covenant) 正是此,思想的温和表述。"我们认同,所有人
借着大自然的一般性启示拥有对神的某种知识。但是,我们拒绝承认这
足以使人由其罪孽中获得真理。同样,我们也摸弃有损基督和福音的任
何形式的调和与对话。这种调和与对话暗示着基督借着所有宗教和意识
形态发言......宣称耶稣是"世界的救主"不是要肯定所有宗教都在基督
内给予救赎。相反,这是要肯定神对罪人世界的爱并且邀请所有人对救
主做出回应。这种回应必须是个人的全心悔改与相信。"①以此为基础,
世界其他宗教不含也不可能成为神救赎的工具。此救赎只能在那些于其
教会内对基督给予明确信仰回应的人身上实现。
五、主流基督新教模式
此模式拒绝了巴特在耶稣内神的特殊启示和自然宗教间所作的断然
区别。此模式认为,神可以也确实借着耶稣基督之外的声音与人进行了
交流。"所有宗教内的首要推动者都是神的不可抗拒力。"②虽然没有否
认神借着其他宗教与人交流,但此模式同意巴特的观点,否认借着其他
宗教的救赎。救赎因着众多原因"或者完全不可能或者彻底元资格"。③
此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卡勒布拉腾CCarl Braaten) 。他如此清楚地表
述道"我的左翼朋友坚持,适应一个多元化世界存在着许多救主。我的
右翼朋友坚持只有那些与他们有着同样信仰的人可以在末日获救。他们
全错了。他们并不拥有福音。"④
特洛埃释(Troeltsch) 坚持借着唯一耶稣基督救赎成为可能,而并
非有着许多救主。布拉腾对此予以反对。布拉腾坚持认为神不仅仅在耶
稣基督内而且也借着其他方法得以被启示。当然,这必须回归到基督宗
教的最初起源。这正是以犹太人方式所表达的复活后团体的信仰体验。
此后,是在希腊犹太化Oude。一Helenestic) 背景中的表达。而最后是
在希腊( Helenestic) 文化中得以表述的。基督学的命题是在与此背景相
遇而得以发展的。如此而言,如果说唯一基督"仍然在其他宗教内借着
与福音的相遇而获得启示",①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了。此含括性基督学
的宣认并未使他得出世界其他宗教的救赎可能性。如果如此结论的话,
"基督徒的信仰基础将被削弱,因为基督及其教会是神所爱世界的纽
带。"②他诉求于神之方法以期坚持基督及其教会的必要性。"基督宗教
必须坚定果断地接受并坚持这种似非而是的说法:神将借着其所选择的
特殊方法(即基督及其教会)达致救赎的普遍目的,虽然逻辑上在方法
与目的间存在着无法桥连的鸿沟。"③
总之,此模式借着坚持基督的唯一性接纳了世界其他宗教。它有着
一种含括性的基督论,也因此而认同了与神沟通的可能性。然而,由于
人的罪过,这在实际上永远无法实现。
六、天主教模式
在梵二会议的论题下,我们将讨论此模式的一些基本问题:天主普
遍救赎的意愿,基督的中心性,以及教会。限于篇幅,此处我将只涉及
"匿名基督徒"的概念以及此模式的纲要。
卡尔拉内(Karl Rahner) 提出了"匿名基督徒"神学。拉内将自己
的论点建立在人类的"超性存在" (supernatural existential)基础上。除
非存在信仰的普遍可能性,否则承认救赎的普遍赋予就是无聊的。故此,
从本体上而言,所有人都被指向无限性。他们拥有自我超验的能力。此
能力事实上并未被意识到,相反却在良知层面被否认甚至被拒绝。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事实上,基于此能力或此本能开放性,信仰的
行为可以成为对天主自我启示的一种回应。
由此根由,拉内获得两个结论。首先,无论谁,只要他自由地加入
超验性价值内,就因恩宠而生活并分享救赎。另外,因为除耶稣基督外
没有其他天生礼物,此人则生活于基督徒境地。虽然他并未借着正常渠
道与基督相遇,此人可以被认为是一位"匿名基督徒"。其次,假定人类
超性存在为接受世界其他宗教作为救赎的真实方法铺了路。此论点的根
据将在讨论梵工会议的论题下详细介绍。
虽然拉内的论点遭到强烈批驳,仍然有许多天主教神学家接纳了他
的思想。海克(Hick) 对此总结道"天主教理论认可基督和基督宗教外
的启示和救赎。她承认,基督不必然被视为结构性成因,天主在此世救
赎之爱的唯一载体。然而,她同样认为,基督必须被宣认为完整的启示,
确然的救主,所有宗教规范之上的规范。这些被认为是基督宗教的
底线。"①
七、神中心论模式
神中心论模式被标记为"哥白尼革命"。此模式动议将救赎模式由基
督中心论转向神中心论。②
此模式既不将教会又不将耶稣基督视为救赎的核心。神被视为核心
内容。神为人类带来救赎。对于基督的传统特性有着不同的意见。最激
进的意见以海克(Hick) 为代表。此意见认为基督不需要具备规范性特
性。海克建议,"基督宗教固守基督唯一救主的身份,但没必要坚持他是
必然性的唯一或他人的唯一。"③此意见以所谓"耶稣奥秘"为根据。这
意味着,基督宗教有其"耶稣奥秘飞而印度教则有自己的"黑天奥秘"。
每一个奥秘对自己信仰的宣认以及其他信仰的宣认而言都有着同样的普
遍意义。神中心论模式中次激进的意见则认为,获得救赎的道路很多,
每一条都是独自有效的,而基督仍然是其他宗教路径导向救赎的规范,
这也必须被认可。此意见尚待澄清的是,这个架构中基督规范特性如何
得以实现。
神中心论模式的效果在于,非规范性基督论为与世界其他宗教的现
代宗教间对话提供了最为适宜的途径。
世界其他宗教问题必须面对现代的多元化世界。前述的各种意见显
然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在关系到基督在救赎工程中地位时尤其如此。
这些意见均由基督徒所提出。以此限度而论,对世界其他宗教而言,它
们都是基督宗教神学。为获得建基于天主教传统内的奠基石,我们现在
转向梵二会议。
八、梵二会议和关于其他宗教的基督宗教神学
在大会闭幕十四年后,拉内认为会议有着他所给予的神学解释的隐
含根据。他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神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教会
"实现了自我确言的世界宗教"理想。①《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
CNostra Aetate) 以宣言方式明确表达了这种新的自我认知。②拉内如此
结论道"在教会教义历史上,她第一次给予了对其他伟大宗教的积极肯
定、真实确然的评估。"③
《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最初是想以关于基督徒与犹太人关系
之声明发布的,但是后来被延伸至其他主要宗教。其重要性在于,它指
出了与其他主要宗教对话新途径的方向。作为相当简短的一篇会议声明,
它需要与会议的其他重要文件参考阅读。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其意
义。会议的其他重要文件有《启示宪章)) CDei Verbum) 3 、14 节, ((教
会宪章)) (Lumen Gentium) 16 、17 节, <<教会传教工作法令)) (Ad Gen
tes) 3 、7 、8 、9 、11 节, <<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Gaudium et
Spes) 22 、45 节以及《信仰自由宣言)) (Dignitas Humanae) 3 节。这里
我将不全面讨论梵二会议关于教会与世界其他宗教的关系问题。然而,
应该审视一下在这些文件中是否存在世界其他宗教与客观救赎因素的根
据基础,以期将其救赎中介形式视为有效与合法。
在《教会宪章)) 16 节,教会以其从未有过的方式如此清楚明确予以
训导:天主的意愿是普遍救赎。文件在此后的段落完整表述7 其思想。
它不仅认可天主救赎意愿关联到善意生活的个别人,而且认为这是教会
自身的传统。文件17 节如此写道"教会的工作,就是要使人心灵中与
各民族的礼教文化中所蕴藏的美善,不仅不受损失,反而得到医治、提
高而达于极致,使天主受光荣。" <<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3 节在论及天
主普遍救赎计划时对此予以了重申。此普遍救赎计划"不独以奥秘方式"
实现,而且还借着人们的宗教,借着人们的努力来实现。这种努力"固
然由于天主慈爱的圣意安排,往往可以视为走向真天主的向导或福音的
前奏,但仍需要开导和矫正飞①此处暗示着救赎特性的某种形式可以归
功于世界其他宗教的社会中介性。《信仰自由宣言Y 对此予以了更深刻的
瞪清。虽然此处并未论及世界其他宗教,然而其文意指向宗教的本质属
性以及人类社会属性在公共朝拜中的正当假定。"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人
借外在形式表达内在的信仰行为,在宗教信仰上与他人相通,并以团体
方式宣示自己的宗教。"②借着此处所言的内在的信仰行为"人自我地走
向天主"。③显然这不仅被视为社会性的,而且不是单纯孤立的内在事件。
作为内在的宗教行为的社会表达,世界其他宗教成为人类得以与神合一
的有效方式。自然地,它们应该具备某种救赎因素。
虽然声明并不明显清楚,会议的思想仍然显示出:所有这些救赎的
方式都以某种形式最终与耶稣基督的奥秘相连。独立于基督恩宠之外就
无救赎可言。杜必武将《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3 节与《教会宪章》第7
节联系起来看认为"教会的传教活动释放并且恢复基督的真理和恩宠。
这些真理与恩宠已然存在于民族、人类心灵的善意或其礼教文明中。"①
此断言的根据可以囱两个象征中获得,会议用此象征来表示基督恩宠在
世界其他宗教中的临在。
第一个象征是复活奥秘中的圣神降临。此象征将世界其他宗教的特
性与基督相连。下文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圣神的普遍性活动将它们与
基督联系在一起。"基督为所有的人受死,而人的最后使命事实上又只是
一个,亦即天主的召叫。我们必须说,圣神替所有的人提供参加逾越节
奥秘的可能性,虽然其方式只有天主知道。"②此段落清楚表明,谁建立
了基督与宗教的联系。此联系的内涵是对复活奥秘的参与。然而,此联
系如何得以建立却没有申明。"以天主知道的方式"揭示出会议对社会中
介的认同。
第二个象征是传播恩宠与真理之种子的圣道(Logos) 。会议以此表
示了基督在世界其他宗教中的临在。《教会传教工作法令)) 11 节对此种
子进行了描述。"应该熟悉地方的风俗及宗教传统,应该以欣然起敬的态
度,去发掘蕴藏在这些事物中的圣道的种子。"这些种子已然被种植于宗
教传统中。基督宗教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在各民族和宗教传统中所蕴藏的
这种子。同时在其生活中"以欣然起敬的态度,去发掘蕴藏在这些事物
中的圣道的种子"。
此后,文件的这个段落继续鼓励基督徒要有意识地"唤起人们渴望
天主所启示的真理和爱。……使这些人知道宽宏的天主分施给万民何等
的财富。" ((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更深刻地予以了重申。它引用
《若望福音》阐明了世界其他宗教的救赎因素与基督相连"天主公教绝
刻不槟弃这些宗教里的真的圣的因素,并且怀着诚恳的敬意,考虑他们的
做事与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规诫与教理。这一切虽然在许多方面与天
主公教所坚持、所教导的有所不同,但往往反映这普照全人类的真理
之光。"③
通过宣读大公会议的这些文件,我试图揭示我们可以在其内找到根
据。这根据就是世界其他宗教的客观救赎因素的理论基础。由此而论,
"以某种中介方式,救赎达致其他宗教的成员"。故此,无关乎其宗教传
统,救赎是可以以其为中介的。然而,这中介却是与基督相连的。世界
其他宗教的成员也与基督相连,因为基督已经借着圣道和圣神在其他宗
教中临在并工作。这些宗教成为与基督相连的可能性社会历史途径。
九、教会以及其他宗教的角色
直到目前,我们的探讨仍然着重于基督学,并且只涉及到世界其他
宗教的救赎问题以及与天人相遇之圣事的基督的联系。现在我试图审视
教会在此问题上的功能。鉴于主要神学思想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这种
廓清显然很有必要。
巴特的基督唯一论显然需要对基督的教会更加明确的坚信,因为只
有这个教会拥有救赎。此外,神中心论模式几乎看不到教会中介的任何
需要,然而却给予了世界其他宗教如同教会一样的救赎中介身份。包括
基督学在内的主要思想在于对教会中介功用的贡献。但是,这些思想也
坚持认为救赎的礼物并不仅仅局限于基督的教会。
《教会宪章》对教会的中介角色给予了明确申明。在此,教会被描述
为"以基督为首领的默西亚民族"。基督如此建立了教会,使她成为"生
命、爱和真理的共融体"。在此段落内基督的教会担当着所有人类中介的
角色。教会是"整个人类彼此团结充满希望的救赎标记"。她是"所有人
获得救恩的工具"。最后,更加清楚明确的是,教会这个救赎性团体是
"每一个人获救的可见圣事飞在此段落内,教会被描述为普遍性标记和
救赎的工具。作为标记和工具,她是一件"圣事"。社必武由《教会宪
章》以及大公会议其他文件得出结论道"故此,教会是救赎的普遍圣
事、一般方法和工具。她超越时间和空间分施基督的奥秘。此奥秘由他
所建立的完全可见的标记来实现。基督奥秘的这种中介性借着教会来完
成。教会则主要借着宣讲天主圣言和举行以感恩祭为主的圣事来完成。
天主圣言包含在《新约》内。圣事则是由耶稣基督所建立。"大公会议如
此坚持:教会是普遍圣事并担当工具性角色。如此而言,我们似乎要面
对某种困境。当特别考虑到教会并不存在的地区或者并没有其自己宗教
作为教会的社会中介的人群时,教会的这种中介角色如何得以实现?此
外,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与天主的合一以及其他宗教借着其历史传统的救
赎问题。那么,作为基督救赎的社会标记,教会的普遍中介性是否会使
我们否认这一切?
为深刻理解大公会议所描述的教会的普遍救赎角色,有必要澄清几
个问题。教会不仅仅具有历史性,从而成为可见的标记,她也有其神性
因素。教会是一个"复合性实体",而且"可以与降生成人的圣言相比
拟"。以基督中介角色的普遍性相比拟为基础,可以说教会被拣选以"基
督之名" (in persona Christi) 来行动,扮演着整个人类代表的角色。更
进一步讲,教会因圣神而存在,也继续临在于圣神所l陷在之处。
对此观点也存有不同意见。基督确然是普遍中介,然而基督的中介
角色在层次上高于教会的中介角色。由此而言,假设信仰的首要对象基
督等同于其扩展的教会似乎并不适宜。基督中介所启示的真理并不必然
需要一个类似的教会普遍中介。其原因在于,与教会普遍救赎相关联的
并不必然与基督相关联。
此外,坚持独一无二的普遍中介角色是否确然让我们认真对待世界
其他宗教所持有的客观恩宠因素?一般而论,后者几乎与教会没有任何
关联。
在关于教会与世界其他宗教和救赎的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两个理论
假设。第一个称为实行模式(the Fulfil盯阳11 Model)。此模式多少与上述
第一个观点相关联,认为教会的普遍中介角色是必要的。第二个称为基
督临在模式。此模式认为这种角色并不必要。
十、实行模式
此理论辩解道,世界其他宗教是人类与神合一的自然渴求的表达。
此天赋渴求源自人类本性并且带来"自然宗教"的表达。但是,人类根
本无能力与神合一。只有神能够对此高贵渴求予以回应。神借着启示宗
教给予了回应,并且以显然确定的方式在耶稣基督内如此做了。如此而
言.基督宗教正是自然宗教以及大多数世界其他宗教所追求的实现与完
成。此理论引发出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世界其他宗教堪得我们
的尊敬,因为它们代表着人类对神的探求,而且确实可以成为福音的先
期准备。其次,它们在救赎工程中没有角色可扮演。这正如《在新世界
中福传》通谕所言"换言之,我们的宗教有效地与天主建立起真正的及
生活的关系,而其他宗教则无能为力,虽然它们也向上天伸出双手。"①
泾渭分明的启示宗教与自然宗教假定了天主救赎礼物的单独唯→中心论。
在探讨此论点时,杜必武争辩说,假如"单独唯→集合点是必要的飞那
么它就是由耶稣基督所给予,而非基督宗教或教会。
十一、基督临在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前提是:根本不存在自然宗教。今日所存在的宗教传
统代表着天主在人类历史中的诸多介入。因此,这些宗教中所固有的是
一种积极性力量。此力量关系到并指向特殊启示历史中的核心事件:耶
稣基督。基督的能力在这些宗教中隐含地产生作用。如此一来,正如梵
二会议的上述文件所言,客观救赎因素必然归属于它们。故此,存在着
没有福音的救赎,但是不存在没有基督或基督外的救赎。
这两个模式均认为,基督是救赎的不二法门( sinaquanon) 。第一个
模式考虑的是保持基督和教会的必要联系。第二个模式则更加细腻精确,
促使我们考虑到现代神学的发展。在第二个模式的框架内,我们可以找
到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关系到教会的救赎中介与世界其他宗教中的角
色。杜必武给予了关键性辩驳:更好并不否定好。他建议教会作为"普
遍圣事并不排除个别圣事"。他如此解释其论点说"在教会内,存在着
完善的全部的奥秘中介。在教会外,其他宗教传统有着不完善的部分的
中介,而此事实本质上就指向教会的中介。自然地,基督的奥秘只在教
会生活中达致其全部可见性。然而,也可以在其他宗教团体生活内找到
部分的表达。"
结论
此论文所关注的是关于世界其他宗教的基督宗教神学。我们看到,
这种神学不可能在传统文化的限定性规则和傲慢自负的划一世界中产生。
这样的世界已成为历史。世界已经在全部层面上向多元化时代开放。这
理所当然包括宗教层面。此多元化已经在基督宗教神学关于宗教的诸多
冲突性理论上反映出来。对梵二会议的研究清楚表明了天主普遍救赎的
意愿、基督的中心性以及教会的角色。天主教对此三个困难问题的理解
使我们肯定:其他宗教有着客观救赎因素,因为基督以我们上面所表述
的某种方式临在于它们内。
( ((天主教研究论辑)) 2005 第二辑,宗教文化出版社, 51-67 页)

摘自《二十世纪天主教百科丛书》Christopher Hollis 著 赵建敏译 57-69页



该帖已经同步到天主教微博 admin的微博
发表于 2012-1-14 17:5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有意义。
譬如:佛教的救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06:1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茶黄 发表于 2012-1-14 17:50
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有意义。
譬如:佛教的救赎。

信佛能客观救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22: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23: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信神,遵循神的道,就得救赎!不管是宗教人士,或非宗教人士都一样。信神,遵循神的道则聚集正能量,灵命升天,得救;反之,聚集负能量,堕地狱被烧;都出自各人。

宗教徒往往以为自己信神,就信神了,其实往往并非如此!因为往往并非遵循的是神的道,而是人的,权威权势的人的,包括资深的信徒,甚至教宗!

                神学其实就是一元,怎么多元呢?若多元,必有属假神的,即还是属人的!
                但神学知识是广范围的,人们认识的方面不同,就以为神学多元了。
                当人们认识到神学的同一方面时,只是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则变为通融!比如,世界三大宗教都是神创建的、兴起的,所以各宗教教义很多方面就表现出通融的特性。
              其实并非单单宗教,世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神赐予的,所以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诸多方面也表现出通融特征。
       而人们却把这说成了宗教、人们文化的多样性,这就遗忘了知识、智慧都是神赐给人类的这一《圣经》的教诲。
     当然,宗教也好,或人们也好,当认识到神学的属平衡的不同领域时,自然就没有交汇之处,但人们不能否认别人的就不是神学,或就不神赐予的!
    所以,真正的神学,是一元的,不是多元的!所以,当人们所认识到的是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时,内容自然不同是当然的;但当人们认识同一对象时,或同一领域时,属神的真理只有一个!当然,人更多的时候人们之间却是存在差异的,这很正常!但是,最终必须统一到属神的真理中,哪怕是争论、斗争,甚至争战!
    但从人类的历史看,人们往往都以为自己才是代表属神的真理一方,但其实未然!而往往是谁都具有神的真理,谁都带有偏离神的真理之处,只是看人们哪个更接近神的一点,神就更喜悦谁一点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23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