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和美国的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教堂的功用是什么?”赵晓开始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后来他得出了与从欧洲巡游美洲大陆的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和法国学者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同样的答案,“西方的市场经济植根于他们的宗教精神(伦理)之上,他们的宪政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同样也是建立在基督文明的基础上”。
最令赵晓信服的是,《圣经》中有大量的预言并且居然被应验。他发现,圣经是一本充满预言的书,其中包含对个人(如亚伯拉罕)、城市(如耶利哥,推罗)、民族(如犹太人)和国家(如以色列)以及全人类的许多预言,有的预言时间跨度超过千年,这与只教人讲道德的书是完全不同的。奇特的是,这些预言居然一一应验。美国柏赛第纳大学(Pasadena City College)数学系与天文学系的主任史东纳博士(Peter Stoner)就做过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圣经的可靠性。赵晓也不得不惊叹《圣经》的权威性与准确性。因为他深知,证伪仍然是号称“社会科学”的经济学难以吞咽的苦药,经济学家们就连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准确预测都很难。例如,2007年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中国经济将继续过热,为此提出“双防”政策并首次提出紧缩的货币紧缩,其实这个判断是完全错误的,所以后来政策不得不一年内三次大变。以多年宏观经济预测的经验,赵晓深知预测的困难,并且完全相信凯恩斯(John M. Keynes)所说的长期预测根本超出人类智慧,因为长期只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人会死,至于其他从预测的角度来讲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当赵晓看到圣经700多处大的预言跨越几千年都实现了,他开始产生敬畏,相信上帝真的存在,相信《圣经》的确是来自上帝的启示而不是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