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格,又称之为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来指演戏时戴的面具。有人可能要问,老修啊,汉语中有“假面具”一说,人戴了面具还是真实的自我吗?洋鬼子的的想法跟我们的想法恰好相反,他们认为面具恰好反映这个角色的真实本性。想想也有道理,比如我国戏剧中虽不戴面具,但是画脸谱。我们看到白脸的上场,那一定是位大奸佞臣;看到红脸的上场,肯定是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士;看到黑脸的上场,八成是位铁面无私的清官;看到鼻尖掸上一小撮白粉的人,一定是刘幼民一类的跳梁小丑。不是有那么一首歌吗:“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得甲肝了?)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脸谱(面具、位格)反映人的地位、角色、性格等等。所以圣多玛斯.阿奎那说:“位格是在理性内,有区别的个别自立体。(Persona est in natura intellectuali distinctum subsistens)”
拉丁文的Persona,在英语中是Person,我自幼生活在农村,初中才有英语课,当时知道这个词是“人”的意思。大概八零后的网友在小学二年级就学习这个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