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时论(中国传统文化)
第572篇
基督徒读《孟子》
《孟子》这本书记载了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其作者,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公孙丑写的。也有认为是在孟子去世后,由他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写的。
孟子(公元前372-289)名柯,山东邹县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402)门人的学生。子思去世后30年,孟子才出生。孟子得儒道的真传,他曾游事齐宣王,又曾到梁惠王那里,但都未听从他有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人的治国安邦的仁义大道。就退而授徒著书。孟子继往开来,使东方文化发扬光大,在中国历史上被尊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为乱世之秋,诸侯互相攻伐,杀人盈野,人民不得安事生产,受横征暴敛,死于刀兵、饥馑、虐政。孟子恻然忧之,欲救人民出水火。孟子反对为利的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孟子认为,仁义之行,责在君长;仁义之治,福在人民。他又认为,民为国之本,君为民而设,民贵君轻。
《孟子》这本书共七篇,每篇又分上下两个部分。这七篇的篇名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一篇按段可以分为若干章。每一章都有一个主题,言简意赅。孟子对一些问题的答复,分析辨证,释疑解惑,话语不多,但说理透彻,针对性强。
我们基督徒读《孟子》时,可以看到孟子对‘天’‘上帝’的认识。举例如下:
1,梁惠王下第3章中孟子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引自《诗经·周颂·我将》)
又引用《尚书·逸》中的一段话:“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译为白话文的意思是:“上天降生了下土的人民,替他们安排了君王和教师,要他们帮助上帝爱护人民,四方的人有罪无罪惟有上天要审判,天下谁胆敢违背上天的旨意来作乱呢?”
2,梁惠王下第14章中孟子说:“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
3,梁惠王下第16章中孟子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
4,公孙丑上第4章中孟子引用《诗经·大雅·文王》的话:“永言配命,自求多幅。”译为白话文的意思是:“人要念念不忘与天命配合,好求得更多福祉。”又引用《尚书·太甲》里的话:“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译为白话文的意思是:“上天降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祸害,是不可活的。”
5,公孙丑上第5章中孟子说:“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天吏指上天所派使者。
6,公孙丑上第7章中孟子说:“夫仁,天之尊爵也。”意思是:“仁是上天所赐的最尊贵的爵位。”
7,公孙丑下第13章中孟子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又说:“天未欲平治天下也。”
8,滕文公上第4章中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其中‘则之’的意思是‘效法他’。
9,离娄上第1章中孟子引用《诗经·大雅·板》的话:“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意思是“上天正要降祸,不要多嘴附和。”
10,离娄上第7章中孟子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又引用《诗经·大雅·文王》的话:“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意思是:“商朝的子孙,其数不少于亿;上帝既授命给周文王,商民就向周臣服。”
11,离娄上第12章中孟子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2,万章上第5章中万章问孟子:谁给舜有天下?孟子曰:“天与之。”万章又问:“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孟子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孟子又引用《尚书·周书·泰誓中》的一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13,万章上第6章中孟子曰:“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14,万章上第7章中孟子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孟子又引用《尚书·逸·伊训》的话:“天诛造攻自牧宫。”意思是:“上天的惩罚是住在牧宫里的夏桀自己造成的。”
15,告子上第15章中孟子说:“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16,告子下第15章中孟子曰:“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7,尽心上第1章中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18,尽心上第20章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之一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其中‘怍’的意思是‘憾’。
从以上引用的孟子的言论,可以看出他认识到‘天’‘上帝’是有位格的,上天爱人,能降大任于人,把政权赐给君王,能降福,也能降祸,惟天为大。人应该乐天,畏天,知天,事天,顺天,不可逆天,怨天。
从这里我们看到,我们基督徒学习《孟子》,可以知道上帝也把一般的启示赐给中国古代的圣贤。我们对志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传福音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语言。
2008,11,26 |
|